一种钢栈桥的隔振桥面及隔振桥面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279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6
一种钢栈桥的隔振桥面及隔振桥面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振桥面及隔振桥面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桥面板用电焊点接,桥面变形大,拆卸不便,耗费人力和物力较大,每一块桥面板都要使用钢筋固定,给吊装工作带来极大限制的问题,相邻两个隔振桥面板通过多个连接榫头连接,外板体扣合安装在内板体上,U型肋固定安装在内板体下端面上,相邻两个外板体通过多个连接榫头连接固定,U型肋扣合安装在钢管桩上并与钢管桩固定连接。所述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将钢管桩上铺设多个U型肋,步骤二、使用吊车依次吊装隔振桥面板,步骤三、吊装完成一块隔振桥面板后,安放隔振桥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栈桥的隔振桥面及隔振桥面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振桥面及隔振桥面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钢栈桥的隔振桥面及隔振桥面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钢栈桥是主桥梁建造前搭建的一条便桥,用于主桥梁施工运送材料和行人,钢栈桥面上要承受混凝土车、汽车和施工材料的荷载重量,该工作通道的铺设既要考虑安全,又要考虑铺设效率,还要考虑制造成本。钢栈桥同钢筋混凝土桥相比,其自重和建筑高度较小,以改善结构使用的性能的结构形式称之为预应力结构,预先对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受拉区施加压应力:为了提高结构承载能力而针对性的人为对构件预先施加有利的力。
[0003]目前的钢支撑、钢结构桥架等通道基本上是采用钢架搭建完成后,在通道上铺设钢板,在钢板之间或用电焊点接,这种作业吊运安装都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使用的桥面变形也很大,拆卸较为不便,对于安装过程和拆卸过程耗时均较长,影响作业时间,耗费人力和物力较大;
[0004]抗震设计能够有效延长钢栈桥的整体服务寿命,抗震设计主要是指在桥梁设计过程当中,针对性增强桥梁结构抗震性的设计要素,这样的设计能够保证桥梁能够得到柔性支撑,现有的钢栈桥桥面板采用整块钢板或通过钢板与钢架进行连接,缺少对桥面的隔振设计,造成钢管桩对桥面的伤害,影响整体钢栈桥的抗震性和使用寿命。
[0005]现有钢栈桥桥面板是直接吊装在贝雷梁上,吊装精度要求较高。同时由于每一块桥面板都要使用钢筋固定,处于人工施工空间考虑,因此必须等到人工完成固定工作后才能吊装下一块,给吊装工作带来极大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桥面板用电焊点接,桥面变形大,拆卸不便,耗费人力和物力较大,缺少对桥面的隔振设计造成钢管桩对桥面的伤害,影响整体钢栈桥的抗震性和使用寿命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钢栈桥的隔振桥面及隔振桥面施工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钢栈桥的隔振桥面,它包括至少两个U型肋、至少两个隔振桥面板和多个连接榫头;两个隔振桥面板沿直线方向设置,且相邻两个隔振桥面板通过多个连接榫头连接,每个隔振桥面板下方安装有一个U型肋,隔振桥面板包括外板体和内板体;外板体扣合安装在内板体上,U型肋固定安装在内板体下端面上,相邻两个外板体通过多个连接榫头连接固定,U型肋扣合安装在钢管桩上并与钢管桩固定连接。
[0009]一种钢栈桥的隔振桥面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实现的:
[0010]步骤一:将钢管桩上铺设多个U型肋,U型肋上间隔距离为600mm

800mm的横桥向布置直径为12mm的钢筋与贝雷梁进行绑定;
[0011]步骤二、使用吊车依次吊装隔振桥面板,根据横桥向方向进行对准后放入U型肋
上,对于位于横桥向边缘的隔振桥面板,边缘位置通过直径为12mm的钢筋固定,用于保证横桥向一排隔振桥面板在水平方向的固定;
[0012]步骤三、对于横桥向的一排隔振桥面板,在吊装完成一块隔振桥面板后,后续安装工作使用叉车进行,由于纵桥向位置已经施工U型肋固定,叉车可在吊装好的隔振桥面板上直接沿横桥向安放隔振桥面板。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一种隔振桥面的外板体和内板体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当桥面板受到竖直作用力时,通过减震弹簧能够转变为柔性的作用力,降低钢管桩对桥面板的伤害,同时能够提高整体桥面的纵向隔振缓冲性能,延长整体钢栈桥的使用寿命;隔振桥面板两端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与相邻隔振桥面板榫接的榫槽,代替了传统桥面利用电焊点接的方式,榫接结构能够使整体桥面结合牢固;
[0015]本专利技术一种隔振桥面若干个隔振桥面板呈矩形阵列分布,相邻两个隔振桥面板之间通过若干个榫头榫接,榫接结构使得桥面结合紧密牢固,拆装过程较为便捷,通过榫头即可搭建整个隔振桥面,构造简单,易于制造、运输和组装,可有效减少作业时间,提高工程效率,安全稳定,可满足车辆、行人正常的通行需求。
[0016]本专利技术铺设独立的U型肋4快速轻便,施工空间大,进行迅速;随后仅需要施工吊车吊装一个纵列桥面板即可,且能够同时使用叉车工作横列,横纵向同时进行,显著提升隔振桥面板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钢栈桥隔振桥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钢栈桥隔振桥的侧视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外板体12和内板体13通过多个螺栓3连接主视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外板体12和内板体13通过多个螺栓3连接侧视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两个隔振桥面板1通过连接榫头2连接前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多个隔振桥面板1通过连接榫头2连接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两个隔振桥面板1通过连接榫头2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

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钢栈桥的隔振桥面,它包括至少两个U型肋4、至少两个隔振桥面板1和多个连接榫头2;两个隔振桥面板1沿直线方向设置,且相邻两个隔振桥面板1通过多个连接榫头2连接,每个隔振桥面板1下方安装有一个U型肋4,隔振桥面板1包括外板体12和内板体13;外板体12扣合安装在内板体13上,U型肋4固定安装在内板体13下端面上,相邻两个外板体12通过多个连接榫头2连接固定,U型肋4扣合安装在钢管桩上并与钢管桩固定连接。
[0025]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

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钢栈桥的隔振桥面,隔振桥面板1还包括多个第一橡胶缓冲垫51、多个减震弹簧52和多个第二橡胶缓冲垫53;内板体13上端面上加工有多个减震槽54,每个减震槽54内设有一个减震弹簧52和一个第二橡胶缓冲垫53,每个减震弹簧52的顶端设有一个第一橡胶缓冲垫51,第一橡胶缓冲
垫51设置在外板体12上。其它方法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26]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橡胶缓冲垫51和第二橡胶缓冲垫53能够防止减震弹簧52对外板体12和内板体13的碰撞,另一方面还能为整体钢栈桥起到缓冲作用,再次提高桥面板的隔振作用。当桥面板受到竖直作用力时,通过减震弹簧52能够转变为柔性的作用力,降低钢管桩对桥面板的伤害,同时能够提高整体桥面的纵向隔振缓冲性能,延长整体钢栈桥的使用寿命。可提前对隔振桥面板1组装后,再集体运输至钢栈桥吊装拼接,减少作业时间。
[0027]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

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钢栈桥的隔振桥面,它还包括多个螺栓3;外板体12扣合在内板体13外部,且外板体12和内板体13通过多个螺栓3固定连接。其它方法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0028]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

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钢栈桥的隔振桥面,外板体12底部两侧的边缘加工有L形限位部6,L形限位部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栈桥的隔振桥面,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两个U型肋(4)、至少两个隔振桥面板(1)和多个连接榫头(2);两个隔振桥面板(1)沿直线方向设置,且相邻两个隔振桥面板(1)通过多个连接榫头(2)连接,每个隔振桥面板(1)下方安装有一个U型肋(4),隔振桥面板(1)包括外板体(12)和内板体(13);外板体(12)扣合安装在内板体(13)上,U型肋(4)固定安装在内板体(13)下端面上,相邻两个外板体(12)通过多个连接榫头(2)连接固定,U型肋(4)扣合安装在钢管桩上并与钢管桩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钢栈桥的隔振桥面,其特征在于:隔振桥面板(1)还包括多个第一橡胶缓冲垫(51)、多个减震弹簧(52)和多个第二橡胶缓冲垫(53);内板体(13)上端面上加工有多个减震槽(54),每个减震槽(54)内设有一个减震弹簧(52)和一个第二橡胶缓冲垫(53),每个减震弹簧(52)的顶端设有一个第一橡胶缓冲垫(51),第一橡胶缓冲垫(51)设置在外板体(1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钢栈桥的隔振桥面,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多个螺栓(3);外板体(12)扣合在内板体(13)外部,且外板体(12)和内板体(13)通过多个螺栓(3)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钢栈桥的隔振桥面,其特征在于:外板体(12)底部两侧的边缘加工有L形限位部(6),L形限位部(6)设置在内板体(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年泽于立谦赵健吴鹏程张伟宾孙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