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预埋锚杆防渗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276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预埋锚杆防渗水方法,涉及建筑防水技术领域,针对目前地下室预埋锚杆后,仅能起到加固主体的作用,常会因锚杆出现渗水的现象,渗水会严重影响住户的正常生活,使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水泥封盖,所述水泥封盖的底侧设有锚杆本体与套环,所述锚杆本体位于所述套环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锚杆不仅可以起到加固主体的效果,还能防止渗水的现象,不会对住户的生活造成影响,使用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值得推广使用。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预埋锚杆防渗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防水
,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预埋锚杆防渗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二分之一。多层和高层建筑物需要较深的基础,为利用这一高度,在建筑物底层下建造地下室,既可增加使用面积,又可省去房心回填土,还算比较经济。在房屋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地下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在水泥墙壁上预埋锚杆,锚杆作为深入地层的受拉构件可以对地下室结构主体进行加固,为能够在加固主体的同时防止地下室渗水,所以亟需一种地下室预埋锚杆防渗水方法。
[0003]但是,目前地下室预埋锚杆后,仅能起到加固主体的作用,常会因锚杆出现渗水的现象,渗水会严重影响住户的正常生活,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地下室预埋锚杆后,仅能起到加固主体的作用,常会因锚杆出现渗水的现象,渗水会严重影响住户的正常生活,使用效果不理想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下室预埋锚杆防渗水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地下室预埋锚杆,包括水泥封盖,所述水泥封盖的底侧设有锚杆本体与套环,所述锚杆本体位于所述套环内。
[000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一种地下室预埋锚杆防渗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在地下室墙壁上开设圆槽,将锚杆本体与套环放入圆槽内;
[0009]S2:通过水泥在套环的端部进行封闭,使水泥形成水泥封盖;
[0010]S3:在套环的外侧开设连通孔;
[0011]S4:在锚杆本体与套环之间注入防渗水材料。
[001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1中锚杆本体与所述套环的长度均大于圆槽的深度。
[001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2中水泥封盖与所述套环之间为密封状态。
[001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3中连通孔直径为1.5

3cm。
[001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4中防渗水材料包括水泥60

80份、PH调节剂4

10份、抗渗剂40

50份、消泡剂2

3份、防腐剂1

1.5份、乳液44

50份、增塑剂3

8份与适量清水,防渗水材料的PH值为7.5

9。
[001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锚杆本体与所述套环在使用前需要经过热浸除油与酸浸除锈工艺。
[0017]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锚杆不仅可以起到加固主体的效果,还能防止渗水的现象,不会对住户的生活造成影响,使用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地下室预埋锚杆的主视图。
[0019]图中:1、锚杆本体;2、套环;3、水泥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
[0021]实施例一
[002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地下室预埋锚杆,包括:
[0023]水泥封盖3,水泥封盖3的底侧设有锚杆本体1与套环2,锚杆本体1位于套环2内。
[0024]本实施例中,一种地下室预埋锚杆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5]S1:在地下室墙壁上开设圆槽,将锚杆本体1与套环2放入圆槽内;
[0026]S2:通过水泥在套环2的端部进行封闭,使水泥形成水泥封盖3;
[0027]S3:在套环2的外侧开设连通孔;
[0028]S4:在锚杆本体1与套环2之间注入防渗水材料。
[0029]本实施例中,S1中锚杆本体1与套环2的长度均大于圆槽的深度;S2中水泥封盖3与套环2之间为密封状态;S3中连通孔直径为1.5cm;S4中防渗水材料包括水泥60份、PH调节剂4份、抗渗剂40份、消泡剂2份、防腐剂1份、乳液44份、增塑剂3份与适量清水,防渗水材料的PH值为7.5;锚杆本体1与套环2在使用前需要经过热浸除油与酸浸除锈工艺,与现有的技术相比预埋锚杆不仅可以起到加固主体的效果,还能防止渗水的现象。
[0030]实施例一
[003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地下室预埋锚杆,包括:
[0032]水泥封盖3,水泥封盖3的底侧设有锚杆本体1与套环2,锚杆本体1位于套环2内。
[0033]本实施例中,一种地下室预埋锚杆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34]S1:在地下室墙壁上开设圆槽,将锚杆本体1与套环2放入圆槽内;
[0035]S2:通过水泥在套环2的端部进行封闭,使水泥形成水泥封盖3;
[0036]S3:在套环2的外侧开设连通孔;
[0037]S4:在锚杆本体1与套环2之间注入防渗水材料。
[0038]本实施例中,S1中锚杆本体1与套环2的长度均大于圆槽的深度;S2中水泥封盖3与套环2之间为密封状态;S3中连通孔直径为3cm;S4中防渗水材料包括水泥80份、PH调节剂10份、抗渗剂50份、消泡剂3份、防腐剂1.5份、乳液50份、增塑剂8份与适量清水,防渗水材料的PH值为9;锚杆本体1与套环2在使用前需要经过热浸除油与酸浸除锈工艺,与现有的技术相比预埋锚杆不仅可以起到加固主体的效果,还能防止渗水的现象。
[0039]实施例三
[0040]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地下室预埋锚杆,包括:
[0041]水泥封盖3,水泥封盖3的底侧设有锚杆本体1与套环2,锚杆本体1位于套环2内。
[0042]本实施例中,一种地下室预埋锚杆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43]S1:在地下室墙壁上开设圆槽,将锚杆本体1与套环2放入圆槽内;
[0044]S2:通过水泥在套环2的端部进行封闭,使水泥形成水泥封盖3;
[0045]S3:在套环2的外侧开设连通孔;
[0046]S4:在锚杆本体1与套环2之间注入防渗水材料。
[0047]本实施例中,S1中锚杆本体1与套环2的长度均大于圆槽的深度;S2中水泥封盖3与套环2之间为密封状态;S3中连通孔直径为2cm;S4中防渗水材料包括水泥70份、PH调节6份、抗渗剂45份、消泡剂2.5份、防腐剂1.2份、乳液46份、增塑剂5份与适量清水,防渗水材料的PH值为8;锚杆本体1与套环2在使用前需要经过热浸除油与酸浸除锈工艺,与现有的技术相比预埋锚杆不仅可以起到加固主体的效果,还能防止渗水的现象。
[0048]实施例四
[0049]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地下室预埋锚杆,包括:
[0050]水泥封盖3,水泥封盖3的底侧设有锚杆本体1与套环2,锚杆本体1位于套环2内。
[0051]本实施例中,一种地下室预埋锚杆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52]S1:在地下室墙壁上开设圆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预埋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封盖(3),所述水泥封盖(3)的底侧设有锚杆本体(1)与套环(2),所述锚杆本体(1)位于所述套环(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预埋锚杆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地下室墙壁上开设圆槽,将锚杆本体(1)与套环(2)放入圆槽内;S2:通过水泥在套环(2)的端部进行封闭,使水泥形成水泥封盖(3);S3:在套环(2)的外侧开设连通孔;S4:在锚杆本体(1)与套环(2)之间注入防渗水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预埋锚杆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锚杆本体(1)与所述套环(2)的长度均大于圆槽的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预埋锚杆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水泥封盖(3)与所述套环(2)之间为密封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旭兵许文军杨镇炜楼沁园余俊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百厦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