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端实现的变电站智能操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275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操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端实现的变电站智能操作系统,其用于控制变电站内的电气设备并实现巡维,所述变电站智能操作系统包括变电站端、调度端、巡维中心端和辅助判断端,所述变电站端和所述巡维中心端还设置有独立的程序化操作服务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按变电站端、调度端、巡维中心端模式进行变电站智能操作系统的部署应用,并通过一致性的操作平台,在站端及巡维中心端独立部署程序化操作服务器,分别在站端、巡维中心端及调度主站实现变电站远程程序化操作,在实现变电站智能化的同时,提高了操作的防误率。提高了操作的防误率。提高了操作的防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端实现的变电站智能操作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操作
,尤其涉及一种多端实现的变电站智能操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变电站无法满足智能变电站的要求,变电站隔离开关仍需人工操作,造成断路器控制准确率较低。同时,现在的电网公司也在持续推进智能变电站建设,以实现站内常规巡视、操作业务的机器替代,基本实现线路停复电操作程序化。因此,为更好适应电网高速发展,解决变电运维人员传统倒闸操作任务重以及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软压板投退困难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快应用变电站的智能操作技术。
[0003]智能变电站智能操作是指遵循自动化系统下达的操作命令,根据预先规定的操作逻辑并在五防闭锁规则校核通过的前提下,变电站电气设备自动完成运行、热备用、冷备用三种状态之间的转换的一种操作模式。智能操作将传统的操作票转变成任务票,实现操作单键启动、自动校核、顺序完成,缩短人工停、送电时间,大幅提高操作效率;同时操作过程无需或极少需要人工干预,有效规避人为误操作风险,降低人身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地提高倒闸操作的安全性。
[0004]然而现有的变电站智能操作系统,根据变电站生产环境的不同,其系统部署模式和规格也会不同,不同的部署方式直接影响了智能操作系统的性能,因此,如何针对变电站的环境部署一种智能操作系统,是行业里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端实现的变电站智能操作系统,旨在根据现有的变电站环境提供一种性能更好的变电站智能操作方式,以满足变电站的复杂操作需求。
[0006]具体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端实现的变电站智能操作系统,所述变电站智能操作系统用于控制变电站内的电气设备并实现巡维,所述变电站智能操作系统包括变电站端、调度端、巡维中心端和辅助判断端,所述变电站端和所述巡维中心端还设置有独立的程序化操作服务器,其中:
[0007]所述变电站端用于远程操控所述电气设备,并与所述调度端形成防误机制;
[0008]所述调度端用于远程操控所述电气设备,并与所述变电站端形成防误机制;
[0009]所述巡维中心端用于远程操控所述电气设备,并获取所述辅助判断端的反馈信息;
[0010]所述辅助判断端用于采集所述变电站端、所述调度端、所述巡维中心端通过远程操控所述电气设备的反馈信息,并发送给所述巡维中心端。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变电站端、所述调度端、所述巡维中心端、所述辅助判断端与所述电气设备之间通过MMS网络实现通信连接。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运行、热备用和冷备用,所述电气设备
通过被远程操控,在三种所述工作状态间切换。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防误机制包括:
[0014]在所述变电站端远程操控所述电气设备时,需要进行预操作验证,并将所述预操作验证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调度端进行验证;
[0015]在所述调度端远程操控所述电气设备时,需要进行预操作验证,并将所述预操作验证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变电站端进行验证;
[0016]所述变电站端、所述调度端的远程操作满足预设防误规则。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判断端包括:
[0018]微动开关传感器,用于识别所述电气设备的开关状态;
[0019]姿态传感器,用于识别所述电气设备的运动器件的运动状态;
[0020]磁感应传感器,用于识别所述电气设备的运动器件的运动状态;
[0021]视频图像识别传感器,用于识别所述电气设备的开关状态和运动器件的运动状态。
[0022]更进一步地,所述视频图像识别传感器的所在网络与所述微动开关传感器、所述姿态传感器和所述磁感应传感器的所在网络通过虚拟局域网隔离。
[0023]更进一步地,所述巡维中心端还用于:
[0024]判断所述辅助判断端发送的所述反馈信息中,对于同一所述电气设备是否包括至少两种传感器反馈的信息,若是,则确认所述电气设备的远程操作已到位。
[0025]更进一步地,所述变电站端、所述调度端和所述巡维中心端相互作为热备系统。
[0026]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按变电站端、调度端、巡维中心端模式进行变电站智能操作系统的部署应用,并通过一致性的操作平台,在站端及巡维中心端独立部署程序化操作服务器,分别在站端、巡维中心端及调度主站实现变电站远程程序化操作,在实现变电站智能化的同时,提高了操作的防误率。
附图说明
[0027][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端实现的变电站智能操作系统的实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端实现的变电站智能操作系统,所述变电站智能操作系统用于控制变电站内的电气设备并实现巡维,所述变电站智能操作系统包括变电站端、调度端、巡维中心端和辅助判断端,所述变电站端和所述巡维中心端还设置有独立的程序化操作服务器,程序化操作服务器可以通过模块调用给其他端的操作平台使用,多端服务器能够提高冗余度,其中:
[0031]所述变电站端用于远程操控所述电气设备,并与所述调度端形成防误机制;
[0032]所述调度端用于远程操控所述电气设备,并与所述变电站端形成防误机制;
[0033]所述巡维中心端用于远程操控所述电气设备,并获取所述辅助判断端的反馈信息;
[0034]所述辅助判断端用于采集所述变电站端、所述调度端、所述巡维中心端通过远程操控所述电气设备的反馈信息,并发送给所述巡维中心端。
[0035]更进一步地,所述变电站端、所述调度端、所述巡维中心端、所述辅助判断端与所述电气设备之间通过MMS网络实现通信连接。
[0036]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运行、热备用和冷备用,所述电气设备通过被远程操控,在三种所述工作状态间切换。
[0037]具体的,电气设备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智能操作系统的应用对象,例如对变电站内的所有10kV以上断路器、隔离开关、线路接地刀闸、开关柜开关小车等一次设备以及关联二次设备,通过智能操作,可实现单一电气间隔或跨间隔设备在运行、热备用、冷备用三种工作状态间的相互转换,也可实现线路检修态的智能转换。
[0038]更进一步地,所述防误机制包括:
[0039]在所述变电站端远程操控所述电气设备时,需要进行预操作验证,并将所述预操作验证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调度端进行验证;
[0040]在所述调度端远程操控所述电气设备时,需要进行预操作验证,并将所述预操作验证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变电站端进行验证;
[0041]所述变电站端、所述调度端的远程操作满足预设防误规则。
[0042]示例性的,所述预设防误规则是用于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端实现的变电站智能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智能操作系统用于控制变电站内的电气设备并实现巡维,所述变电站智能操作系统包括变电站端、调度端、巡维中心端和辅助判断端,所述变电站端和所述巡维中心端还设置有独立的程序化操作服务器,其中:所述变电站端用于远程操控所述电气设备,并与所述调度端形成防误机制;所述调度端用于远程操控所述电气设备,并与所述变电站端形成防误机制;所述巡维中心端用于远程操控所述电气设备,并获取所述辅助判断端的反馈信息;所述辅助判断端用于采集所述变电站端、所述调度端、所述巡维中心端通过远程操控所述电气设备的反馈信息,并发送给所述巡维中心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实现的变电站智能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端、所述调度端、所述巡维中心端、所述辅助判断端与所述电气设备之间通过MMS网络实现通信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实现的变电站智能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运行、热备用和冷备用,所述电气设备通过被远程操控,在三种所述工作状态间切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实现的变电站智能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机制包括:在所述变电站端远程操控所述电气设备时,需要进行预操作验证,并将所述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珂黎铭洪苏淑敏石敏梁元清李瑾覃剑段博罗喜黄晓明黄甄张光资聂小勇陶丁涛杨长森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