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部外固定肩肘吊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264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部外固定肩肘吊带装置,属于上肢固定技术领域,包括肩带、连接结构、手臂固定带和腰部固定带,手臂固定带包括底部加强布、上部加强布和透气网兜,上部加强布环绕在大臂外,底部加强布贴合小臂和手肘的弯曲形状,底部加强布的上端与上部加强布的弯曲面连接,上部加强布与底部加强布之间设有透气网兜,且位于手肘位置的上部加强布与底部加强布之间镂空,肩带的一端固定在上部加强布的弯曲面上,肩带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在上部加强布的两端头,连接结构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在肩带上,连接结构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在手臂固定带上,腰部固定带的前端面通过固定带与底部加强布的底面连接。带与底部加强布的底面连接。带与底部加强布的底面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部外固定肩肘吊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上肢固定
,具体涉及一种手部外固定肩肘吊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上肢损伤的发生率不断上升,上肢损伤如尺桡骨骨折、肘关节脱位、肱骨骨折、肩关节脱位、锁骨骨折等时有发生。保守治疗或者术前、术后固定时均需将前臂悬吊,以便保持上肢处于一定的治疗功能,使患肢处于半免荷状态,减轻患肢负担,促进损伤部位的康复。
[0003]前臂悬臂吊是一种常用的外固定方法,传统的上肢悬吊是使用三角巾或简易型前臂吊带,但是传统的上肢悬吊支具稳定性差固定效果差,不能让前臂处于功能位,舒适性差,容易造成肩部皮肤磨损等问题。
[0004]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专利CN202121050658.5一种用于手臂动静脉内瘘术的康复肩带,用于悬挂患者的手臂,但患者的手肘弯曲处为最易出汗位置,其提供的支撑套为一体结构,不能为手肘处透气,增加患者的痛苦,且仅设有肩带,患者的手臂仍会摆动,稳定性差,增大患者的痛苦。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固定装置,使其将患者的手臂充分固定在患者的身前,减少患者的痛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手部外固定肩肘吊带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悬挂手臂装置的稳定性差而导致的增大患者痛苦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手部外固定肩肘吊带装置,包括肩带、连接结构、手臂固定带和腰部固定带,所述手臂固定带包括底部加强布、上部加强布和透气网兜,所述上部加强布环绕在大臂外,所述底部加强布贴合小臂和手肘的弯曲形状,所述底部加强布的上端与所述上部加强布的弯曲面连接,所述上部加强布与所述底部加强布之间设有所述透气网兜,且位于手肘位置的所述上部加强布与所述底部加强布之间镂空,所述肩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上部加强布的弯曲面上,所述肩带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上部加强布的两端头,所述连接结构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肩带上,所述连接结构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手臂固定带上,所述腰部固定带的前端面通过固定带与所述底部加强布的底面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带、第一调节扣、第二调节扣和第三调节扣,所述连接带的下端设有所述第一调节扣、第二调节扣和第三调节扣,所述连接带的上端与所述肩带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扣、第二调节扣和第三调节扣与所述上部加强布可拆卸连接。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调节带、拇指吊带和第二调节带,所述上部加强布的两端头向上延伸设有所述第一调节带和所述第二调节带,所述上部加强布内设有所述拇指吊带,
所述拇指吊带弯曲并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调节带、拇指吊带和第二调节带分别缠绕在所述第一调节扣、第二调节扣和第三调节扣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肩带的前端面上设有第四调节扣,所述连接结构的上端缠绕在所述第四调节扣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加强布的自由端的底面设有伸缩板结构,所述伸缩板结构包括延长板和加长板,所述底部加强布底面的前后两侧向下延伸设有所述延长板,所述加长板滑设在所述延长板之间。
[0013]进一步地,所述腰部固定带的内侧面设有多个气囊结构。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加强布的前后两端的内侧面上设有按扣,所述上部加强布的敞口通过所述按扣收紧。
[0015]进一步地,所述肩带上开设有两条透气缝。
[0016]进一步地,所述腰部固定带的两端设有魔术贴。
[0017]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8]本申请通过肩带调节手臂固定带的高度,从而调节患者手肘的高低,通过腰部固定带将手臂固定带固定在患者身前的位置,从而使患者佩戴稳定且利于肢体处于功能位,避免患者手臂摆动引起疼痛。通过连接结构改变肩带与手臂固定带之间的距离,使患者佩戴舒适;本申请将手臂固定带分为底部加强布、上部加强布和透气网兜,底部加强布支撑患者的手臂,上部加强布环绕在患者的大臂外,通过将位于手肘位置的上部加强布与底部加强布之间镂空使手肘透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20]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带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
[0026]1肩带;2连接结构;201连接带;202第一调节扣;203第二调节扣;204第三调节扣;3手臂固定带;301底部加强布;302上部加强布;303透气网兜;4腰部固定带;5第一调节带;6拇指吊带;7第二调节带;8第四调节扣;9伸缩板结构;901延长板;902加长板;10气囊结构;11按扣;12透气缝;13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部外固定肩肘吊带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患者手臂晃动等问题,实现固定患者手臂的效果。如图1所示的,具体包括肩带1、连接结构2、手臂固定带3和腰部固定带4。手臂固定带3包括底部加强布301、上部加强布302和透气网兜303,上部加强布302环绕在大臂外,底部加强布301贴合小臂和手肘的弯曲形状,底部加强布301的上端与上部加强布302的弯曲面连接。底部加强布301和上部加强布302连接形成容纳患者手臂的空间,患者的小臂放置在底部加强布301上。上部加强布302与底部加强布301之间设有透气网兜303,且位于手肘位置的上部加强布302与底部加强布301之间镂空。通过透气网兜303实现患者手臂的内外通气,且通过镂空手肘位置处加大实现手肘处的通气,避免患者手臂出汗导致伤口疼痛或不适。
[0029]肩带1的一端固定在上部加强布302的弯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部外固定肩肘吊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肩带(1)、连接结构(2)、手臂固定带(3)和腰部固定带(4),所述手臂固定带(3)包括底部加强布(301)、上部加强布(302)和透气网兜(303),所述上部加强布(302)环绕在大臂外,所述底部加强布(301)贴合小臂和手肘的弯曲形状,所述底部加强布(301)的上端与所述上部加强布(302)的弯曲面连接,所述上部加强布(302)与所述底部加强布(301)之间设有所述透气网兜(303),且位于手肘位置的所述上部加强布(302)与所述底部加强布(301)之间镂空,所述肩带(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上部加强布(302)的弯曲面上,所述肩带(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结构(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上部加强布(302)的两端头,所述连接结构(2)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肩带(1)上,所述连接结构(2)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手臂固定带(3)上,所述腰部固定带(4)的前端面通过固定带与所述底部加强布(301)的底面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外固定肩肘吊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2)包括连接带(201)、第一调节扣(202)、第二调节扣(203)和第三调节扣(204),所述连接带(201)的下端设有所述第一调节扣(202)、第二调节扣(203)和第三调节扣(204),所述连接带(201)的上端与所述肩带(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扣(202)、第二调节扣(203)和第三调节扣(204)与所述上部加强布(302)可拆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部外固定肩肘吊带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好好郑元元张晓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积水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