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底面合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涂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聚天门冬氨酸酯树脂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面合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
,特别涉及一种底面合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高铁、轮船和风电叶片以及船舶的甲板、建筑物的地板、路标漆等,都受到高速气流、砂石和水流冲刷等机械力的作用,导致基材的磨损相当严重,为延长使用寿命,基材表面需要涂覆耐磨涂料。
[0003]现有技术中对基材涂覆涂料进行保护时,一般采用多层涂料的形式,即先对基材表面进行表面处理,使基材表面达到涂装要求,例如满足基材表面的表面清洁度、表面粗糙度等标准后,再在基材表面开始涂料涂覆,涂覆时,先在基材表面涂覆底漆,用来填平漆面,提供漆面厚度,并支撑面漆,待底漆固化后,再在底漆表面涂覆面漆,面漆一般涂层较薄,主要起到装饰和保护作用,通过底漆与面漆配合,达到对基材的保护作用。部分工艺在底漆与面漆之间还会有一道中间漆的工艺,以此加强底漆与面漆的结合能力。
[0004]但这种多层涂料工艺,一方面需要等待底漆固化后,方可进行面漆或者中间漆的涂覆,导致整个涂覆工艺的施工时间较长;其次,多层涂料施工也会导致涂料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量较大,对环境不友好;而且,多层涂层之间由于用料存在一定区别,导致层与层之间的结合能力无法达到最大,面漆容易开裂或脱落,达不到保护基材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面合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层涂料VOC排放高,面漆容易开裂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底面合一涂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
[0007]其中,所述A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0008][0009]所述B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0010]异氰酸酯树脂40%
‑
60%;
[0011]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0%
‑
60%。
[0012]进一步的,所述颜填料包括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0013]进一步的,所述颜填料还包括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和磷酸铝锌。
[0014]进一步的,所述颜填料中,各组分占所述A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芳香族聚酰胺纤维6%
‑
10%;二氧化硅2%
‑
3%;二氧化钛8%
‑
10%;磷酸铝锌5%
‑
6%
[0015]进一步的,所述助剂包括流平剂、消泡剂、防沉剂和稀释剂。
[0016]进一步的,所述助剂中,各组分占所述A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流平剂0.5%
‑
1%;消泡剂0.4%
‑
0.6%;防沉剂0.5%
‑
1%;稀释剂4%
‑
8%。
[0017]进一步的,所述溶剂选自醋酸丁酯。
[0018]进一步的,所述涂料在使用前,将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按照质量比3
‑
8:1的比例混合后使用。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底面合一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制备A组分
[0021]S1:制备低聚倍半硅氧烷改性六方氮化硼;
[0022]S2:量取溶剂,加入聚天门冬氨酸酯树脂、颜填料、防沉剂和部分稀释剂,分散均匀,得到改性填料浆料;
[0023]S3:将所述低聚倍半硅氧烷改性六方氮化硼加入到所述S2的改性填料浆料中,并加入剩余的稀释剂混合均匀,然后消泡剂和流平剂,分散均匀,得到所述A组分;
[0024]制备B组分:将异氰酸酯树脂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得到所述B组分。
[0025]进一步的,所述S1具体包括:
[0026]M1:将六方氮化硼溶于水中,得到六方氮化硼溶液;
[0027]M2:将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三乙氧基硅烷溶于无水乙醇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
[0028]M3:在搅拌状态下,向所述M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所述M1的六方氮化硼溶液;
[0029]M4:将所述M3处理后的溶液离心,取沉淀干燥,得到所述低聚倍半硅氧烷改性六方氮化硼。
[0030]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底面合一涂料不需要考虑底漆面漆的配套问题,可以大大的提高施工效率,由于只有单道涂层,同时也降低了涂料的VOC排放量。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涂料具有高耐磨性能,同时减少了后期的维护及修补过程,有利于控制涂层质量,从而达到防护及装饰两不误的效果。
[0031]涂料中采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3
‑
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协同进行改性,使六方氮化硼被低聚倍半硅氧烷吸附,同时也将甲基和3
‑
氨基丙基基团接枝上氮化硼片层,可以带来多方面的效果,一方面有机基团和分子链的接入降低了材料与树脂基体微观上的相分离,改善了氮化硼易吸潮的缺陷;另一方面,低聚倍半硅氧烷的吸附在六方氮化硼片层上沉积了硅氧烷结构,增强了六方氮化硼片层的耐磨损性能;此外,结构中接枝的氨基基团在与固化剂异氰酸酯聚合物混合时,会与异氰酸酯聚合物发生反应,使改性后的六方氮化硼片层原位接枝进入聚合物基体中,使涂层整体性能增强。
[0032]此外,本专利技术中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作为填料使用可使涂层中不同分布的改性氮化硼片层相互联系,形成类似于贻贝结构的无机片层与大分子聚合物的“砖
‑
泥”结构。同时,纤维中的聚酰胺结构与主体树脂中的仲胺结构相似,可通过氢键作用等较好融入树脂基体,加入固化剂后,芳香聚酰胺结构中的仲氨基也可与聚异氰酸酯形成交联,将聚合物、低聚倍半硅氧烷改性氮化硼片层和柔性纤维有机结合,可明显的提高涂层的耐候性、耐腐蚀性能及耐磨等机械性能。
[0033]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加入了磷酸铝锌作为填料,弥补了磷酸锌显效延时的缺点,在
无毒防锈颜料中,活性含铝磷酸锌随着环境碱性的增加,溶解力也迅速增加,从而与金属形成保护膜,延缓起泡和腐蚀的发生,克服并提高了正磷酸锌的防锈活性及早期防锈能力和中后期抗阴极剥离能力。同时,六方氮化硼为高片径比的纳米片层结构,具有优秀的屏蔽性能,当这些片层均匀分布于聚合物基体时,可以形成“迷宫”效应,延缓外界腐蚀性电解质的渗入,协同超细磷酸铝锌,达到长效防护效果。
[003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底面合一涂料应用于基材表面形成涂层时,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磨耗≤0.02g(1000g/1000r,CS17),落砂试验可以达到2.5L/μm,具有优秀的抗冲击和抗拉伸性能。涂层耐盐雾性能可达到2000小时,单边腐蚀蔓延≤2.0mm。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涂料还具有优秀的保光保色性,耐人工老化长达1000小时,粉化<0级,变色<1级,失光<1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底面合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003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面合一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所述B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异氰酸酯树脂
ꢀꢀꢀꢀꢀꢀꢀꢀꢀ
40%
‑
6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
40%
‑
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面合一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颜填料包括芳香族聚酰胺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面合一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颜填料还包括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和磷酸铝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面合一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颜填料中,各组分占所述A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芳香族聚酰胺纤维6%
‑
10%;二氧化硅2%
‑
3%;二氧化钛8%
‑
10%;磷酸铝锌5%
‑
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面合一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流平剂、消泡剂、防沉剂和稀释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底面合一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中,各组分占所述A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流平剂0.5%
‑
1%;消泡剂0.4%
‑
0.6%;防沉剂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孙天顺,张建,丁武斌,李云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隆赛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