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传动轴的预紧力测量装置及预紧量标定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2399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20
本申请提出一种变速器传动轴预紧力的测量装置及预紧量标定方法,该方法基于将测量装置替换变速器传动轴安装至变速器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执行,包括:将测量装置的第一端面安装至第一壳体后,测量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第一高度为测量装置的第二端面至第一壳体的合箱面之间的距离,第二高度为第二壳体轴承孔的深度;选配一个调整垫片,获取调整垫片的厚度后装配至测量装置的第二端面与第二壳体之间,再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合装;根据调整垫片的厚度、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计算得到预紧量;读取测量装置中的传感器组件检测到的预紧力,作为标定预紧量对应的预紧力值。能够直接测量变速器传动轴的预紧力,进而能够对预紧量进行标定,且准确率高。且准确率高。且准确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器传动轴的预紧力测量装置及预紧量标定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变速器
,尤其涉及一种变速器传动轴预紧力的测量装置及预紧量标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变速器中,传动轴的轴向预紧力与轴承的寿命、整机效率、NVH有直接的关系,适当的预紧力可以提高轴承寿命,过大的预紧力会导致传动效率较低,而过小的预紧力,会造成传动轴工作时窜动大,导致异响、零件磨损等质量问题,所以,适当的预紧力大小设定尤为关键。
[0003]在变速器的大批量生产中,受成本、生产效率的影响,无法对每台变速器传动轴进行预紧力实测,业内目前常使用的工艺方案是控制预紧量来间接控制目标预紧力。所以,找到预紧力与预紧量的对照关系(即预紧量标定)尤为重要。
[0004]但是,传动轴安装在变速器壳体内部,装配好后,预紧力难以直接测量,而为了确定预紧力与预紧量的对照关系,往往需要通过测量类似拖曳扭矩等数据,以此标定出预紧力与预紧量的对照关系,但是,用拖曳扭矩标定的方法本身受操作人员、旋转速度等细节因素干扰很大,测量精度较低,与预紧力相关性本身不高,故而,会导致预紧量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传动轴预紧力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与待测量变速器传动轴的高度相同、材料、尺寸、重量和形状相同或相似,所述测量装置包括:第一假轴、第一轴承、传感器组件、第二假轴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所述第一假轴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轴承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所述第二假轴的第一侧;所述传感器组件贴紧装配于所述第一假轴的第二侧和所述第二假轴的第二侧之间,用于测量所述变速器传动轴的轴向预紧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第二侧,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互不接触;所述第一支架紧贴于所述第一假轴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支架紧贴于所述第二假轴的第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传感器显示器;所述传感器显示器通过线束穿过变速器的壳体开孔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假轴包括一个第一轴体和一个紧贴于所述第一轴体的第一端面的第一方形凸体;所述第一轴承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所述第一轴体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方形凸体紧贴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轴体与所述待测量变速器传动轴对应轴体的材料、尺寸和形状相同或相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为所述待测量变速器传动轴对应使用的第一圆锥滚子轴承;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所述第一轴体的第二端面,且过盈配合的过盈量与所述待测量变速器传动轴的过盈量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待测量变速器传动轴对应部位的材料、外形尺寸相同或相似,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为第一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的第一圆面设置有第一方形凹槽;所述第一方形凹槽用于通过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方形凸体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圆柱体与所述第一轴体贴紧装配。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假轴包括一个第二轴体和一个紧贴于所述第二轴体的第一端面的第二方形凸体;所述第二轴承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所述第二轴体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方形凸体紧贴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二轴体与所述待测量变速器传动轴对应轴体的材料、尺寸和形状相同或相似。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为所述待测量变速器传动轴对应使用的第二圆锥滚子轴承;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所述第二轴体的第二端面,且过盈配合的过盈量与所述待测量变速器传动轴的过盈量一致。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张自立高宏邓杰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