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增稠的聚氨酯或聚氨酯
‑
脲水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性聚氨酯分散体
,具体涉及一种易增稠的聚氨酯或聚氨酯
‑
脲水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由于机械性能优良、环境友好、价格低廉等特点而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胶黏剂、工业漆、合成革等。
[0003]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是将聚氨酯通过使用乳化剂将其分散在水相中,但是这并非十分稳定的状态。为了延长稳定时间,常常需要在其中加入大量的乳化剂,然而乳化剂的加入量增大会使得乳液在后期增稠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增稠剂来达到需要的黏度范围,这无疑提升了使用成本。
[0004]专利文件WO 2011/128382公开了通过在乳液分散过程中,一边分散一边除去溶剂丙酮,提升了增稠能力;然而,这样的操作往往使得乳液的粒径分布宽且相转变困难。
[0005]专利文件CN101848952A公开了在制备乳液中去除了单官能聚醚的引入,这样的操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乳液增稠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增稠的聚氨酯或聚氨酯
‑
脲水分散体,其特征在于,该聚氨酯或聚氨酯
‑
脲是通过以下各组分反应得到的:(a)官能度为2~4的聚合物多元醇;(b)异氰酸酯;(c)单官能度的聚醚,该聚醚是由组分c1、组分c2和组分c2经反应制得的嵌段共聚物;其中,组分c1为醇;组分c2为C3及以上的环氧烷烃;组分c3为环氧乙烷;以及,该嵌段共聚物中所含的三种不同的聚合物链段排列顺序为c1
‑
c2
‑
c3;(d)含有2~3个NCO反应基团的亲水化合物,其还包括离子基团和/或潜离子基团;(e)官能度为1~3的含有氨基和/或羟基的小分子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或聚氨酯
‑
脲水分散体,其特征在于,以各组分的总重量计,各组分的用量如下:组分(a)的用量为50~90wt%,优选为75~90wt%;组分(b)的用量为5~40wt%,优选为10~30wt%;组分(c)的用量为0.5~5wt%,优选为0.8~3.0wt%;组分(d)的用量为0.2~20wt%,优选为1~5wt%;组分(e)的用量为0.05~5wt%,优选为0.5~3w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或聚氨酯
‑
脲水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多元醇选自数均分子量在600
‑
4000的聚合物二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选自脂肪族直链或轻微支链的聚酯多元醇或聚碳酸酯多元醇,更优选选自由1,4
‑
丁二醇、1,5
‑
戊二醇、1,6
‑
己二醇、新戊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与己二酸进行反应制得的聚酯二元醇;和/或所述异氰酸酯为二异氰酸酯,优选选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十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4
‑
环己烷二异氰酸酯、4,4
’‑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4
’‑
二环己基丙烷二异氰酸酯、1,4
‑
甲苯二异氰酸酯、2,4
‑
甲苯二异氰酸酯、2,6
‑
甲苯二异氰酸酯、4,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2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四甲基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和对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选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2,6
‑
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或聚氨酯
‑
脲水分散体,其特征在于,组分(c)的嵌段共聚物中:组分c1选自甲醇、乙醇、丙醇、丁醇、戊醇、己醇、辛醇、壬醇、癸醇和十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丁醇;组分c2选自环氧丙烷、环氧丁烷和1,2
‑
二甲基环氧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环氧丙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或聚氨酯
‑
脲水分散体,其特征在于,组分(c)的嵌段共聚物中,组分c3与组分c2的质量比为(50
‑
100):(50
‑
10),优选为(75
‑
100):(25
‑
10),更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建,宋泽峰,张传敏,董晓运,王远勇,张延成,纪学顺,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