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铭赫专利>正文

一种道路建设风景道线路选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221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建设风景道线路选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快进出入:风景道线路通过高速出入口的位置进行选线,并且在高速出入口的位置提供游客服务与导览设计;S2.慢游避堵:风景道线路的出入口不与国省干道重叠,同时风景道线路为慢游线路,慢游线路的线路变化多,风景道线路通过主廊进入支线,且风景道选线避开镇区路段;S3.串联核心:风景道选线串联区域内核心吸引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风景道规划以选线为基础,考虑各类综合因素的影响,同时进行方法上的优化和总结,从线路上保障风景道主要功能的实现,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选线在出入口位置,能够吸引过境游客停留,风景道选线尽量避开镇区路段,减少了线路的拥堵。减少了线路的拥堵。减少了线路的拥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建设风景道线路选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景道线路规划
,具体涉及一种道路建设风景道线路选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风景道研究始于实践需求,为满足自驾观光需求的道路系统开始出现,涉及到了游客行为、旅游产业和交通设计等多方面,风景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尤其对偏远地区的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风景道的选线是建设的第一步,如何寻找合适的风景道线路既是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也是影响下一步节点布局和区域发展的重中之重。
[0003]现有技术中的风景道线路选线有时没有及时考虑到游客客源的方向,风景道线路中经常拥堵且不能很好的保障出游风景的观览,线路选线时需要考虑到特色乡村及景观资源,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道路建设风景道线路选线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建设风景道线路选线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道路建设风景道线路选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快进出入:风景道线路通过高速出入口的位置进行选线,并且在高速出入口的位置提供游客服务与导览设计;
[0008]S2.慢游避堵:风景道线路的出入口不与国省干道重叠,同时风景道线路为慢游线路,慢游线路的线路变化多,风景道线路通过主廊进入支线,且风景道选线避开镇区路段;
[0009]S3.串联核心:风景道选线串联区域内核心吸引物,且核心吸引物设置在主廊延伸的支线周围;
[0010]S4.联动乡村:风景道选线串联美丽乡村与扶贫村,且主廊延伸的支线设置在美丽乡村与扶贫村周围;
[0011]S5.景观多样:风景道的选线在风景道的主廊和支线之间串联沿线山水景观资源;
[0012]S6.国土融合:风景道在选线时,风景道的选线与国土空间规划融合。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例,所述S1中,出入口的位置选线面向主要客源的进入方向,选线中的衔接位置包括高铁站(落地自驾)、高速口和国省干道交叉口,且主廊通过衔接位置向外延伸支线。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例,所述S2中,风景道线路的出入口不与国省干道重叠,但部分国省干道连接线除外。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例,所述S3中,风景道选线串联区域内核心吸引物包括4A景区、5A景区、旅游度假区及风景名胜区。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例,所述S5中,风景道串联沿线的山水景观资源为山地景观、水域景观和森林景观。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例,所述S6中,风景道选线时沿线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以及城镇开发边界。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生态保护红线为水域生态红线、森林生态红线及山地生态红线。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例,所述S6中,风景道的选线避开水域生态红线/镇区,风景道的选线入森林生态红线但不毁坏森林,风景道的选线借用山地生态红线道路而不建路。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道路建设风景道线路选线方法,风景道规划以选线为基础,考虑各类综合因素的影响,同时进行方法上的优化和总结,从线路上保障风景道主要功能的实现,在本专利技术中选线在出入口位置,能够吸引过境游客停留;风景道选线尽量避开镇区路段,减少了线路的拥堵;风景道线路上设置景区吸引点,保障游客出行的目的;在风景道线路上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不断推动乡村振兴;风景道自驾游的线路上沿线设置山水景观,能够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且在线路经过的土地上进行生态保障的合理规划。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道路建设风景道线路选线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出入口位置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道路建设风景道线路选线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避堵线路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道路建设风景道线路选线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风景区线路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道路建设风景道线路选线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基础设施线路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道路建设风景道线路选线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景观线路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道路建设风景道线路选线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线路融合规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9]如图1

6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建设风景道线路选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S1.快进出入:风景道线路通过高速出入口的位置进行选线,并且在高速出入口的位置提供游客服务与导览设计,以此来吸引过境游客停留,做好游客服务工作;
[0031]S2.慢游避堵:风景道线路的出入口不与国省干道重叠,国省干道车流量大、车速快和道路平直,决定了风景道的线路一般不会与国省干道重叠,同时风景道线路为慢游线路,慢游线路的线路变化多,风景道线路通过主廊进入支线,镇区作为人员集中活动场所,机动车、非机动车与人流交织,交通情况复杂,且风景道选线避开镇区路段;
[0032]S3.串联核心:风景道选线串联区域内核心吸引物,且核心吸引物设置5在主廊延伸的支线周围,用来保障风景道游客量和游客出行的基本目的;
[0033]S4.联动乡村:风景道选线串联美丽乡村与扶贫村,且主廊延伸的支线设置在美丽乡村与扶贫村周围,带动交通运输、旅游等方面发展,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
[0034]S5.景观多样:风景道的选线在风景道的主廊和支线之间串联沿线山水0景观资源,能够进行自驾游和全域旅游;
[0035]S6.国土融合:风景道在选线时,风景道的选线与国土空间规划融合。
[003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的,S1中,出入口的位置选线面向主要客源的进入方向,选线中的衔接位置包括高铁站(落地自驾)、高速口和国省干道交叉口,且主廊通过衔接位置向外延伸支线。
[0037]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的,S2中,风景道线路的出入口不与国省干道重叠,但部分国省干道连接线除外。
[003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S3中,风景道选线串联区域内核心吸引物包括4A景区、5A景区、旅游度假区及风景名胜区。
[003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的,S5中,风景道串联沿0线的山水景观资源为山地景观、水域景观和森林景观。
[004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的,S6中,风景道选线时沿线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建设风景道线路选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快进出入:风景道线路通过高速出入口的位置进行选线,并且在高速出入口的位置提供游客服务与导览设计;S2.慢游避堵:风景道线路的出入口不与国省干道重叠,同时风景道线路为慢游线路,慢游线路的线路变化多,风景道线路通过主廊进入支线,且风景道选线避开镇区路段;S3.串联核心:风景道选线串联区域内核心吸引物,且核心吸引物设置在主廊延伸的支线周围;S4.联动乡村:风景道选线串联美丽乡村与扶贫村,且主廊延伸的支线设置在美丽乡村与扶贫村周围;S5.景观多样:风景道的选线在风景道的主廊和支线之间串联沿线山水景观资源;S6.国土融合:风景道在选线时,风景道的选线与国土空间规划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建设风景道线路选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出入口的位置选线面向主要客源的进入方向,选线中的衔接位置包括高铁站(落地自驾)、高速口和国省干道交叉口,且主廊通过衔接位置向外延伸支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建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铭赫
申请(专利权)人:张铭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