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网企业的减排方案优化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107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电网企业的减排方案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各类电站的碳排放量估计值;建立目标区域的电站碳排放模型;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年化碳排放量和年度碳排放配额之间的差值;获取目标区域的未来天气情况,分析是否符合第一减排路径;根据火电站的碳排放气体和废弃原材料回收装置的安装情况,分析是否符合第二减排路径;根据火电站的原材料采购点是否可变更,分析是否符合第三减排路径;据火电站的原材料采购点是否可变更,分析是否符合第四减排路径。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针对我国现有电站的能源结构特点及各自独特的碳排放环节,建立不同的碳排放模型,充分考虑传统发电站和新能源电站之间的碳排放环节的差距,并建立同等电力下的传统电站和新能源电站的碳排放差额计算方式,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减排路径,优先考虑通过发电站之间的出力协调来降低目标区域的碳排放量,从而降低电网企业的额外减排成本。额外减排成本。额外减排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网企业的减排方案优化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是用于电力行业节能减排优化方法,具体属于一种电网企业的减排方案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持续发展是当下全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全球都认识到主要经济体根据《巴黎协定》目标制定实现净零排放的具体目标和计划极具紧迫性和重要性。如PRI“必然的政策回应”项目分析显示,面对气候变化风险,滞后、混乱和无序的政策应对会破坏金融资产价值,并导致按所需速度减排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及时有力的行动可确保市场抓住未来可持续和低碳产业带来的发展和创造就业的机遇。基于上述原因,投资者不仅日益支持净零政策行动,也愿意投入资金,并与政策制定者合作设计和实施促进大规模低碳资本流动的政策。
[0003]而碳排放和碳管理的过程中,如何确定节能减排的路径是当前的难题之一,如何针对不同的企业发展情况,选择合理的减排路径,使得快速实现双碳目标,这是现有技术中缺乏的环节。
[0004]而对于电力行业而言,尽管暂未纳入控排行业,由于我国的矿藏和传统能源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网企业的减排方案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各类电站的碳排放量估计值;步骤2:建立目标区域的电站碳排放模型;步骤3: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年化碳排放量和年度碳排放配额之间的差值;步骤4:获取目标区域的未来天气情况,分析是否符合第一减排路径;步骤5:根据火电站的碳排放气体和废弃原材料回收装置的安装情况,分析是否符合第二减排路径;步骤6:根据火电站的原材料采购点是否可变更,分析是否符合第三或者第四减排路径;步骤7:记录当前全部数据和路径选择方式,输出减排路径选择日志并提供碳排放预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减排路径为提升新能源电站的发电量,包括但不限于启动备用机组、提升发电效率,或者提升并网功率;所述第二减排路径为增加安装碳排放气体回收装置和废弃原材料的回收装置,所述第三减排路径为重新规划火电站原材料采购点距离;所述第四减排路径为建筑、运维材料低碳化处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确定各类电站的碳排放量估计值过程如下:设目标区域为D区域,该区域内一共由N家发电站,其中有若干家家传统能源站,包括M家火电站和若干水电站,K家新能源电站,包括但不限于风力发电站、光伏发电站和地热电站,设共有M个火电站,某个火电站为M
i
,其中1≤i≤M,其当前装机量为G
i
,理论装机量为G
max,i
,该处电站单位装机量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均价为V
i
,平均运输距离为D
i
,运输车辆的单位距离碳排放量的U
i
,单位装机量的扩容平均周期为T
M,i
,该电站的原材料实际能量转换效率为ρ
i
,该电站所采用的原材料理论碳排放因子为E
i
,该电站安装的碳排放回收装置的回收效率为α
i
,若该电站没有碳排放回收装置,则α
i
=0,该电站对废弃原材料中的碳回收效率为θ
i
,以及正常建造、运维过程中的碳排放J
i
,所述J
i
能够通过目标区域的建筑材料和运维材料的品类、用量以及相应的碳排放实测值来综合计算,设共有K个新能源电站中,第k个新能源电站的实际装机量为S
k
,理论装机量为S
max,k
,该新能源电站的发电量与天气因素(比如光照强度、风力强度等)的函数为F
k
(w,S
k,t
),函数Fk可以根据往年数据统计获得,或通过当前的光照强度、风力强度测量当前的机组发电功率绘制而成,其中S
t
为实际投入使用的机组,w为当前天气因素,包括风力、光照、降雨等因素,在此统一用w代替,并网效率为β
k
,该电站安装的碳排放回收装置的回收效率为α
k
,若该电站没有碳排放回收装置,则α
k
=0,该电站对废弃原材料中的碳回收效率为θ
k
,同时,新能源电站以及正常建造、运维过程中的碳排放J
k
,其中,1≤k≤K;第i个火电站的总碳排放量Z
i
为:Z
i
=V
i
×
D
i
×
U
i
+(P
i
÷
ρ
i
)
×
E
i
×
(1

α
i
)+F
i
×
(1

θ
i
)+J
i
;上述公式中的P
i
为第i个火电站的当前统计周期内截止目前实际发电量,F
i
当前统计周期内截止目前的第i个火电站的废弃材料量,第k个新能源电站的碳排放量Y
k
为:Y
k
=F
k
(w,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保李楠李志青王康马雪郑颖杨帆王炜李芳赵嵬李显桃刘世篷张永鑫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