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域性识别企业能耗经济性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592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6
一种区域性识别企业能耗经济性的方法及系统,包括:统计区域内企业i当前的水、电、气、热对应的经济成本;统计区域内企业i当前的碳排放量,并折合为年化碳排放量;计算区域内企业i所述年化碳排放量和年度碳排放配额之间的差距Δ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域性识别企业能耗经济性的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是用于区域性企业能耗优化的方法,具体是一种区域性识别企业能耗经济性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可持续发展是当下全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全球性变暖的气候性问题是当前工业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是目前全世界各国所要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由于我国自身能源和矿产结构的特点,我国电力企业仍然以火电发力为主,虽然我国已经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电站,但距离能够我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仍有一定距离。
[0003]并且在能源管理的过程中,通常较多关注于能耗背后的技术改造成本,但是往往会忽略技术改造成本之外的隐性发展成本,比如为了发展经济带来的碳排放增量或者是采用了高能耗方案,或者单纯的从资源消耗的角度来评定为高能耗企业,比如根据月度、年度或者季度耗电量来认定是否为高耗能企业,从而在如何精准监测企业电量消耗上做出大量技术改进,比如CN203216529U,就是提供了一种企业能源在线平衡监视系统,用于采集企业生产过程中设备能源的供应、加工转换、终端使用情况等实时参数并传输给集中器的能源采集器以及用于对所述能源采集器收集的设备能源实时数据进行巡测、收集、储存、运算的集中器,从而实现了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水、电、气、热等各类能源的各级输入、消耗平衡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
[0004]单纯地对于水、电、气、热的监测已经无法及时有效地反映出企业当下的能源消耗结构是否合理,尤其是无法确保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地区的碳排放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对于进行如何实现区域化经济性与能耗行平衡的研究,是现有技术中亟需开展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区域性识别企业能耗经济性的方法及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同时平衡经济性和低碳性的问题,从而实现区域经济性和绿色低碳合理的平衡,保证企业能够长期在合理的经济能耗区间内发展。
[0006]一种区域性识别企业能耗经济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1:统计区域内企业i当前的水、电、气、热对应的经济成本。
[0008]步骤2:统计区域内企业当前的碳排放量,并折合为年化碳排放量:
[0009]步骤3:计算区域内企业i所述年化碳排放量和年度碳排放配额之间的差距ΔY
i

[0010]步骤4:计算该企业截止目前的能耗经济性指标Z
i
:
[0011]步骤5:统计该区域所有企业的能耗经济性指标均值Z
a
,并确定高于所述能耗经济性指标阈值的企业,设定为能耗低经济性企业。
[0012]步骤6:针对所述能耗低经济性企业,分析并提供提升能耗经济性技术方案用于改进。
[0013]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年化碳排放量计算方式为:企业i的当前碳排放量为D天内排放了C
i
吨二氧化碳,则可折合为年化碳排放量Y
i

[0014][0015]其中,1≤i≤N,N为所述区域内参与能耗经济性分析的企业总数。
[0016]优选地,能耗经济性指标Z
i
计算方式为:
[0017][0018]上述公式中,企业i的用电量E
i
,用水量为W
i
,用气量为G
i
,热力使用量为T
i
,P
i
为企业i的耗电量,B
E
为单位电量的电价,B
w
为单位水量的价格,B
G
为单位燃气的价格,B
T
为单位热力的价格,B
Y
为碳排放交易市场上单位碳排放量的交易价格。θ1为传统能源消耗的权重系数,θ2为碳排放经济性的权重系数。
[0019]优选地,所述传统能源消耗的权重系数θ1和为碳排放经济性的权重系数θ2为经验值。
[0020]优选地,所述传统能源消耗的权重系数θ1和为碳排放经济性的权重系数θ2计算方式如下:
[0021][0022][0023]上述公式中,E
L
为统计区域内上一年度的总耗电量,B
LE
为上一年度统计区域内单位电量的均价,W
L
为统计区域内上一年度的总用水量,B
LW
为上一年度统计区域内单位用水量的均价,G
L
为统计区域内上一年度的燃气用量,B
LG
为上一年度统计区域内单位燃气的均价,T
L
为统计区域内上一年度的热力用量,B
LT
为上一年度统计区域内单位热力的均价;G
l
为上一年度统计区域内的GDP总值;Y
L
为统计区域内上一年度的总碳排放量,Y
L0
为统计区域内上一年度的总碳排放量配额目标,B
LY
为上一年度统计区域内碳排放量交易均价。
[0024]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该区域所有企业的能耗经济性指标均值Z
a
计算方式如下:
[0025][0026]其中N为该区域参与能耗经济性分析的所有企业的数量,∑Z
i
为该区域参与能耗经济性分析的所有企业的能耗经济性指标总和。
[0027]优选地,所述能耗经济性指标阈值为:
[0028]M=μ
×
Z
a

[0029]其中M为能耗经济性指标阈值,μ为冗余系数,设为1.2

1.3之间。
[0030]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的所述提升能耗经济性的方案为降低企业在用电高峰的电力用量,提升波谷期的电力用量。
[0031]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的所述提升能耗经济性的方案为增加碳排放回收装置,捕获排放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通过精炼回收等手段完成减排处理和/或者通过在企业的排放装置上设立热量循环回收装置,进一步降低企业对外部供应热力的需求,从而降低热力使用
成本。
[003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单纯地依靠电力消耗量或者能量转换效率水平来评判企业的能耗水平,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引入碳排放水平作为衡量因素,充分考虑到企业的能耗成本和碳排放水平,从多个维度综合评判企业的能耗等级,同时,还充分利用待分析区域过往的碳排放水准,设立跟踪过往碳排放水准的碳排放权重系数,若过往碳排放水准不达标,则在当前考察周期中,碳排放权权重系数会增加,使得当前碳排放水平,成为重点考察因素从而进一步扩大当前企业碳排放水准对能耗经济性指标的影响,若过往碳排放水准达标,则在当前考察周期中,碳排放权重系数会相对变小,从而进一步减少当前企业碳排放水准对能耗经济性指标的影响,使得其他能耗水准成为重点考察因素,综合确定企业的能耗经济型水平,通过历史排放水平进一步杠杆化地凸显当下碳排放水准在能耗经济性指标中的占比,同时,还根据企业的能耗经济性指标,针对性的提供能耗经济性改进方案。凸显确定节能减排优化方向,实现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域性识别企业能耗经济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统计区域内企业i当前的水、电、气、热对应的经济成本;步骤2:统计区域内企业i当前的碳排放量,并折合为年化碳排放量;步骤3:计算区域内企业i所述年化碳排放量和年度碳排放配额之间的差距ΔY
i
;步骤4:计算该企业截止目前的能耗经济性指标Z
i
;步骤5:统计该区域所有企业的能耗经济性指标均值Z
a
,并确定高于所述能耗经济性指标的设定阈值的企业,标记为能耗低经济性企业;步骤6:针对所述能耗低经济性企业,分析并提供提升能耗经济性技术方案用于改进;其中,1≤i≤N,N为区域内参与能耗经济性分析的企业总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步骤2中所述年化碳排放量计算方式为:企业i的当前碳排放量为D天内排放了C
i
吨二氧化碳,则可折合为年化碳排放量Y
i
:其中,1≤i≤N,N为所述区域内参与能耗经济性分析的企业总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能耗经济性指标Z
i
计算方式为:上述公式中,企业i的用电量E
i
,用水量为W
i
,用气量为G
i
,热力使用量为T
i
,P
i
为企业i的耗电量,B
E
为单位电量的电价,B
w
为单位水量的价格,B
G
为单位燃气的价格,B
T
为单位热力的价格,B
Y
为碳排放交易市场上单位碳排放量的交易价格。θ1为传统能源消耗的权重系数,θ2为碳排放经济性的权重系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传统能源消耗的权重系数θ1和为碳排放经济性的权重系数θ2为经验值。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传统能源消耗的权重系数θ1和为碳排放经济性的权重系数θ2计算方式如下:计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李芳李楠潘树昌李红霞龙雪王炜张桂红李博张伟秦绪武白左霞李显桃张永鑫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