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银高效环保捕收剂及其制备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209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铅银高效环保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方法,该捕收剂是由氢氧化钠15份,二丙基二硫代磷酸酯80~100份,咪唑硫醇20~30份,三硫代碳酸酯40~50份配制而成。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铅锌矿捕收剂应用于高硫铅锌矿的浮选工艺中,不需要添加大量的硫或锌抑制剂,就可以很好地选择性的优先浮铅银,优先浮铅之后的尾矿也不需要添加任何抑制剂,从而实现了高硫铅锌矿浮选的清洁化生产,同时,还可以提高铅精矿中伴生银的综合回收率。精矿中伴生银的综合回收率。精矿中伴生银的综合回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银高效环保捕收剂及其制备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物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铅银高效环保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高硫铅锌矿选矿技术绝大部分采用铅硫混浮

浮锌工艺,该工艺为高碱选矿工艺,即通常需要添加石灰或其它强碱性药剂调浆到pH在12以上进行黄铁矿的抑制,实现抑锌硫浮铅,之后还需要添加硫酸或盐酸对黄铁矿进行活化后再浮选。这种工艺除了高碱生产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外,最大的问题是强酸强碱的应用所带来的环保问题,比如,尾矿水中pH值超标,高pH值的回水对工艺的影响,高碱对设备的腐蚀,强酸强碱的配药难度大,等等。目前,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这种高碱选矿工艺环保问题更是突出。因此,众多科研人员开展了捕收剂、抑制剂、起泡剂和工艺流程等各方面的研究,以期实现高硫铅锌矿浮选的清洁化生产,如中国专利《一种自然pH条件下高硫铅锌矿选矿方法》(CN202110943666.0),文献“黄沙坪铅锌矿无石灰高效分选与清洁生产新工艺试验研究及应用”(龙会友等),文献“黄沙坪铅锌矿无石灰清洁生产选矿新工艺研究”,等等,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于高硫铅锌矿的行业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高硫铅锌矿选矿的铅银高效环保捕收剂。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铅银高效环保捕收剂的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铅银高效环保捕收剂的应用方法。r/>[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铅银高效环保捕收剂,其特征在于该捕收剂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配制而成:氢氧化钠15份,二丙基二硫代磷酸酯80~100份,咪唑硫醇20~30份,三硫代碳酸酯40~50份。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将氢氧化钠配制成10%的水溶液,之后将二丙基二硫代磷酸酯和咪唑硫醇混合均匀,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温至50℃反应0.5小时,得到溶液Ⅰ;再将三硫代碳酸酯加入到溶液Ⅰ中,温度保持在50℃反应0.5小时,反应完全后得到棕色至棕黑色溶液即为铅银高效环保捕收剂P1。
[0008]上述铅银高效环保捕收剂P1,由于其中存在的磷酸酯在中性环境下对Pb 2+
和Ag
+
有较强的络合能力,对Zn 2+
、Fe
2+
的络合能力较弱;咪唑硫醇兼具起泡性能,其与矿物表面相互作用时,均能构成螯环,更好的促进药剂的吸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铅银高效环保捕收剂P1可在自然pH值矿浆环境中,不需要添加大量的硫或锌抑制剂,就可以很好地选择性的优先浮铅银,优先浮铅之后的尾矿也不需要添加任何抑制剂,从而实现了高硫铅锌矿浮选的清洁化生产,同时,还可以提高铅精矿中伴生银的综合回收率。
[0009]本专利技术的铅银高效环保捕收剂P1,其工艺简单,效果好,已在生产中成功应用于高硫铅锌矿选矿,效果明显优于原铅硫混浮(高碱下铅硫分离)

浮锌工艺:工艺流程简单,节
省设备,降低设备运行和维护成本;不添加任何酸碱调整剂,有利于环保要求;药剂成本低;铅银品位及回收率均高于原工艺指标。
[0010]本专利技术铅银高效环保捕收剂P1应用于高硫铅锌矿的选矿工艺中的具体方式为:先将高硫铅锌矿磨矿至磨矿细度

0.075mm占60~85%,得到原矿矿浆;在原矿矿浆中加入抑制剂T
s1
,其用量为200~3000g/t,搅拌均匀后再加入铅银捕收剂P1,其用量为50~300g/t,进行一次铅粗选,之后进行二至五次铅扫选和二至四次铅精选,得铅尾矿和铅精矿。各扫选、精选后的中矿返回上一级循环处理。
[0011]其中所述抑制剂T
s1
为碳酸钠、腐植酸盐、漂白粉、亚硫酸钠和硫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碳酸钠、腐植酸盐、漂白粉、亚硫酸钠和硫酸锌的质量比(0~50):(0~10):(0~20):(0~50):(60~90)。
[0012]说明书附图
[0013]图1为采用本专利技术铅银高效环保捕收剂P1进行铅浮选的选矿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进行的其它所有类似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在以下实施例中,未特别说明时,使用的药剂均为市售商品。具体试验步骤或者条件,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进行。各实施例中的浓度或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比。
[0016]下面给出抑制剂T
s1
的一些实施例,以作进一步说明。
[0017]实施例1中所用抑制剂T
s1
为碳酸钠、腐植酸盐、漂白粉、亚硫酸钠和硫酸锌的混合物,其质量比25:5:15:30:90。
[0018]实施例2中所用抑制剂T
s1
为碳酸钠、腐植酸盐、漂白粉、亚硫酸钠和硫酸锌的混合物,其质量比10:3:10:45:80。
[0019]实施例3中所用抑制剂T
s1
为碳酸钠、腐植酸盐、漂白粉、亚硫酸钠和硫酸锌的混合物,其质量比50:10:18:40:70。
[0020]实施例4中所用抑制剂T
s1
为碳酸钠、腐植酸盐、漂白粉、亚硫酸钠和硫酸锌的混合物,其质量比40:8:5:10:60。
[0021]实施例1

4中捕收剂P1采用如下方式制备:首先将氢氧化钠配制成10%的水溶液,之后将二丙基二硫代磷酸酯和咪唑硫醇混合均匀,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温至50℃反应0.5小时,得到溶液Ⅰ;再将三硫代碳酸酯加入到溶液Ⅰ中,温度保持在50℃反应0.5小时,反应完全后得到棕色至棕黑色溶液即为铅银捕收剂P1。
[0022]下面给出捕收剂P1的一些实施例,以作进一步说明。
[0023]实施例1中所用捕收剂P1,其原料组成为氢氧化钠15份,二丙基二硫代磷酸酯100份,咪唑硫醇25份,三硫代碳酸酯50份。
[0024]实施例2中所用捕收剂P1,其原料组成为氢氧化钠15份,二丙基二硫代磷酸酯80份,咪唑硫醇20份,三硫代碳酸酯40份。
[0025]实施例3中所用铅银捕收剂P1,其原料组成为氢氧化钠15份,二丙基二硫代磷酸酯
90份,咪唑硫醇30份,三硫代碳酸酯45。
[0026]实施例4中所用捕收剂P1,其原料组成为氢氧化钠15份,二丙基二硫代磷酸酯95份,咪唑硫醇26份,三硫代碳酸酯48份。
[0027]实施例1

4浮选工艺流程见图1,按图1展示的步骤进行铅优先浮选,对比例与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及原矿性质一致,只是采用常规的铅优先浮选药剂制度。实施例与对比例原矿性质见表1,药剂种类及用量见表2,结果见表3。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银高效环保捕收剂,其特征在于该捕收剂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配制而成:氢氧化钠15份,二丙基二硫代磷酸酯80~100份,咪唑硫醇20~30份,三硫代碳酸酯40~5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铅银高效环保捕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为:首先将氢氧化钠配制成10%的水溶液,之后将二丙基二硫代磷酸酯和咪唑硫醇混合均匀,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温至50℃反应0.5小时,得到溶液Ⅰ;再将三硫代碳酸酯加入到溶液Ⅰ中,温度保持在50℃反应0.5小时,反应完全后得到棕色至棕黑色溶液即为铅银高效环保捕收剂P1。3.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铅银高效环保捕收剂进行高硫铅锌矿浮选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英刘进王成行赵家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