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1785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变电站排水系统。其中变电站排水系统包括全透水型排水井和排水管道。全透水型排水井包括第一透水井壁、第一透水井盖、透水柱和第一排水通道,第一透水井壁中间形成第一排水沟;第一透水井盖安装于第一透水井壁的顶部;透水柱埋设于土壤内,且透水柱的顶端连接于第一排水沟的底部;第一排水通道第一端连接于第一透水井壁且连通于第一排水沟,第二端连通于排水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实现变电站区域内深层地下积水的渗透排水,利于变电站区域地基的稳定与密实;同时,采用全透水型排水井可实现变电站区域内积水的渗透排出,阻止泥沙及土质流失,有效减少由于变电站区域内积水流失造成的地面塌陷。少由于变电站区域内积水流失造成的地面塌陷。少由于变电站区域内积水流失造成的地面塌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排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
,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用电需求逐年攀升,迫使电网企业建设更多的供用电设施,因此变电站建设数量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用电企业也在快速增加,也需要提供较多的建设用地。由于各行业的用电企业需要集中连片建设开发,但变电站只要有足够的用地面积就能满足建设需要,因此,电力系统变电站的建设用地位置常常是沟、河、山的边角位置,建设场地的回填土方较多,加之建设周期短,变电站投运后由于密实度不够,随着水的自然外流,带动细沙及泥土流失,出现场地内部空腔现象,沉降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威慑变电站内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
[0003]现有技术中,建设场地的回填土方形成软土层,在压实软土层时,由于较深的软土层含水量较大,软土层的流动性较高,因此无法对软土层进行充分压实,进而导致地基的稳固性较差。
[0004]基于此,亟需一种变电站排水系统,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排水系统,有利于实现变电站区域内深层地下积水的渗透排水,利于变电站区域地基的稳定与密实。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变电站排水系统,包括全透水型排水井和排水管道,所述全透水型排水井包括:
[0008]第一透水井壁,其中间形成所述第一排水沟;
[0009]第一透水井盖,安装于所述第一透水井壁的顶部
[0010]透水柱,其埋设于土壤内,且所述透水柱的顶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排水沟的底部;
[0011]第一排水通道,其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透水井壁且连通于所述第一排水沟,第二端连通于所述排水管道。
[0012]作为一种变电站排水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的第一端高于所述第一排水沟的底部;
[0013]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的第二端不低于所述排水管道的中心线。
[0014]作为一种变电站排水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的第一端高于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的第二端。
[0015]作为一种变电站排水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全透水型排水沟,所述全透水型排水沟包括:
[0016]第二透水井壁,所述第二透水井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透水井壁之间形成第二排水沟,所述第二排水沟的底壁为非透水底壁;
[0017]多个第二透水井盖,沿第一方向依次安装于所述第二透水井壁的顶部;
[0018]第二排水通道,其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排水沟,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排水管道。
[0019]作为一种变电站排水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透水井盖朝向所述第二透水井壁一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二透水井壁的顶端嵌设于所述定位槽内。
[0020]作为一种变电站排水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篦式排水井,其设置于所述全透水型排水沟的一侧,所述篦式排水井包括:
[0021]非透水井壁,所述非透水井壁的中间形成第三排水沟;
[0022]篦式井盖,安装于所述非透水井壁的顶部;
[0023]第三排水通道,其第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排水沟,第二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排水沟。
[0024]作为一种变电站排水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透水井盖与地面高度相同;
[0025]所述篦式井盖低于所述第二透水井盖。
[0026]作为一种变电站排水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检查井,所述检查井位于所述排水管道的上方,所述检查井包括:
[0027]非透水井壁,其底部连通于所述排水管道;
[0028]非透水井盖,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非透水井壁的顶部。
[0029]作为一种变电站排水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全透水型排水沟穿设于变电站内的道路,且所述全透水型排水沟垂直于所述变电站内的道路。
[0030]作为一种变电站排水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全透水型排水井、所述全透水型排水沟、所述篦式排水井和所述检查井内均设置有水位监测传感器。
[003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电站排水系统,在回填土方时,先将透水桩埋设于深层的土壤内,在压实软土层的过程中,深层的软土层受到挤压,软土层内的水分经透水桩向第一排水沟内排出,进而能够减少深层的软土层的含水量,软土层的含水量降低,因此软土层能够被充分压实,提高地基稳固性,进而降低沉降现象。在日常工作中,变电站内深层土壤内多余的水分依然能够经透水桩排到第一排水沟中,变电站内浅层土壤内的多余的水分能够经第一透水井壁渗透到第一排水沟内,变电站内地面上的积水能够经第一透水井盖渗透到第一排水沟内,最后第一排水沟内的积水经第一排水通道和排水管道排出至变电站外侧。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透水桩的结构,有利于实现变电站区域内深层地下积水的渗透排水,利于变电站区域地基的稳定与密实,且特别适合软土地区使用;同时,采用全透水型排水井可实现变电站区域内积水的渗透排出,阻止泥沙及土质流失,有效减少由于变电站区域内积水水土流失造成的地面塌陷。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全透水型排水井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全透水型排水沟和检查井的剖视图;
[0036]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全透水型排水沟和篦式排水井的剖视图;
[0037]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变电站排水系统的示意图之一;
[0038]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变电站排水系统的示意图之二。
[0039]图中标记如下:
[0040]1、全透水型排水井;11、第一透水井壁;12、第一排水沟;13、第一透水井盖;14、透水柱;15、第一排水通道;16、承载台;
[0041]2、全透水型排水沟;21、第二透水井壁;22、第二透水井盖;221、定位槽;23、第二排水沟;24、第二排水通道;
[0042]3、篦式排水井;31、非透水井壁;32、第三排水沟;33、篦式井盖;34、第三排水通道;
[0043]4、检查井;41、非透水井壁;42、非透水井盖;
[0044]5、排水管道;6、围墙;7、渗透排水墙;8、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4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全透水型排水井(1)和排水管道(5),所述全透水型排水井(1)包括:第一透水井壁(11),其中间形成第一排水沟(12);第一透水井盖(13),安装于所述第一透水井壁(11)的顶部;透水柱(14),其埋设于土壤内,且所述透水柱(14)的顶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排水沟(12)的底部;第一排水通道(15),其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透水井壁(11)且连通于所述第一排水沟(12),第二端连通于所述排水管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通道(15)的第一端高于所述第一排水沟(12)的底部;所述第一排水通道(15)的第二端不低于所述排水管道(5)的中心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通道(15)的第一端高于所述第一排水通道(15)的第二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全透水型排水沟(2),所述全透水型排水沟(2)包括:第二透水井壁(21),所述第二透水井壁(21)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透水井壁(21)之间形成第二排水沟(23),所述第二排水沟(23)的底壁为非透水底壁;多个第二透水井盖(22),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安装于所述第二透水井壁(21)的顶部;第二排水通道(24),其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排水沟(23),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排水管道(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电站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苑萍孙洋吴新宇肖伟杰卢耿钊陈江洪黄华吉肖建华黄旭斌林伟峰郑泽举陈太丽王广政万志强沈晓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揭阳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