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灭火结构的防自燃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163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2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带灭火结构的防自燃电动车,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其包括电动车本体,电动车本体包括驾驶座和后备箱,驾驶座的底部设置有容置箱,容置箱内安装有电池箱,电池箱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电池箱内设置有对所述蓄电池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所述后备箱与所述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灭火的灭火组件。本申请具有蓄电池起火后能够迅速地对蓄电池进行灭火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带灭火结构的防自燃电动车


[0001]本申请涉及电动车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带灭火结构的防自燃电动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电动车的发展,为了增加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在现有蓄电池能量密度的技术条件下,各电动车生产厂家一般都通过增大电动车蓄电池的体积,来提高蓄电池存储电能的能力,从而增加电动车一次充电的续航能力。电动车一般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
[0003]相关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6908964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电池自带灭火结构的防自燃电动车,其包括电动车本体,电动车本体的后壳处安装有外壳,外壳内置灭火器,灭火器可拆卸连接弹性夹,用弹性夹将灭火器固定,弹性夹底端固定连接伸缩杆,伸缩杆末端固定连接外壳底部,伸缩杆外侧套装有支撑弹簧,使用时,向下按压压块,活动杆向下运动,弹簧被压缩,卡块与限位块的卡槽分离,转动固定块,活动杆和压块与限位块分离,即可打开壳盖,取出灭火器,可以对着火的电动车本体进行灭火,灭火器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灭火结构的防自燃电动车,包括电动车本体(1),电动车本体(1)包括驾驶座(11)和后备箱(12),驾驶座(11)的底部设置有容置箱(13),容置箱(13)内安装有电池箱(9),电池箱(9)设置有蓄电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9)内设置有对所述蓄电池(2)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3),所述后备箱(12)与所述支撑组件(3)之间设置有用于灭火的灭火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灭火结构的防自燃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一对支撑板(31)和若干连接绳(32),所述支撑板(31)与所述电池箱(9)的内壁转动连接,若干所述连接绳(32)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板(31)之间,所述蓄电池(2)放置于两个支撑板(3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带灭火结构的防自燃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组件(4)包括钢瓶(41)、灭火管(42)、球阀(43)和第一拉绳(44),所述钢瓶(41)固定于所述后备箱(12)内,所述灭火管(42)一端与所述钢瓶(41)连接、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电池箱(9)内,所述球阀(43)设于所述灭火管(42)位于所述电池箱(9)内的一端,所述第一拉绳(44)一端与靠近所述后备箱(12)的所述支撑板(31)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球阀(43)的转杆固定,所述第一拉绳(44)上设置有防火层(44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带灭火结构的防自燃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1)远离所述电池箱(9)内壁的一端开设有支撑槽(311),所述支撑槽(311)内固定设置有橡胶垫(312),所述蓄电池(2)放置于所述支撑槽(311)内且与所述橡胶垫(312)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带灭火结构的防自燃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9)与未连接所述第一拉绳(44)的所述支撑板(31)之间设置有浸湿组件,所述浸湿组件包括切割部(6)和浸湿部(5),所述切割部(6)和所述浸湿部(5)均连接于所述电池箱(9)的内壁与未连接所述第一拉绳(44)的所述支撑板(31)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带灭火结构的防自燃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湿部(5)包括塑料薄膜(51)、防水透气膜(52)和刺针(53),所述塑料薄膜(51)固定于所述电池箱(9)内且与所述电池箱(9)之间形成储水腔(1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电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