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1573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扇,包括:壳体组件,由上壳体、下壳体和旋转底座组成,上壳体设置在下壳体上,下壳体设置在旋转底座上,下壳体与旋转底座为可转动连接,上壳体设有导风通道以及与其连通的出风口,下壳体设有进风口,下壳体内部形成第一安装腔;识别装置,设置在上壳体且相对于上壳体可转动;涡轮,设置在上壳体上,涡轮内部形成送风通道且与导风通道连通;控制装置。通过涡轮工作,空气经进风口进入第一安装腔,然后在涡轮加速并进入导风通道,以高速度向外吹出;通过识别装置识别在极限送风范围内的生物特征或人脸信息,并反馈控制信号至控制装置,从而对旋转底座的旋转角度控制,达到智能调整送风范围,避免无效送风。避免无效送风。避免无效送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扇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扇。
[0002]
技术介绍

[0003]目前,现有的电风扇的转向方式都是按照指定的方式运行,其中,转向的角速度、转向的最大角度等都是按照预设设置的。不管当前电风扇前有人或者没有人在,存在的人多或者人少,现有的电风扇的工作方式都是固定的,即转向电机安装预设的转向角速度以及相应的转向的角度范围进行送风。并且在人离开后,当前电风扇之前没有人存在时,不经过人为控制或者其他设置,电风扇都会按照现有的方式继续送风,容易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用户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风扇容易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风扇。
[0005]一种风扇,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旋转底座,所述上壳体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下壳体设置在所述旋转底座上,所述下壳体与所述旋转底座为可转动连接,所述上壳体设有导风通道以及与所述导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导风通道通过所述出风口输送风力至外界,所述下壳体设有进风口,所述下壳体内部形成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通过所述进风口与外界连通;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所述识别装置相对于所述上壳体可转动,所述识别装置用于生物识别实现限制风扇摇摆角度;涡轮,所述涡轮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涡轮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所述涡轮内部形成送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与所述导风通道连通;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模块,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涡轮,所述识别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识别装置反馈信息或用户操控信号从而调整风扇运行状态。
[0006]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风扇,首先涡轮工作,外部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第一安装腔,然后进入涡轮进行气旋加速,加速后的空气经送风通道进入导风通道,再通过出风口以高速度向外吹出;通过下壳体与旋转底座之间为可转动连接,壳体组件旋转时能够增大风扇的送风范围;通过把识别装置设置在上壳体上且识别装置相对于上壳体能转动,能够识别在极限送风范围内的生物特征或人脸信息,并反馈控制信号至控制装置对旋转底座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定控制,使得风扇能够根据用户的位置和数量从而限定旋转底座的旋转角度,从而达到智能调整送风范围,避免无效送风。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上壳体相对设置,所述识别装置位于两个所述上壳体之间,所述识别装置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上壳体连接,所述识别装置的另一端与另外一个所述上壳体连接。通过两个上壳体相对设置,两个上壳体内部均具备导风通道以及与导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口,两条导风通道仅在靠近涡轮的一端在送风通道内连通,两个上壳体在远离涡轮的一端相互独立,两者之间间隙用于提供识别装置安
装的空间。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识别装置包括识别模块、第一壳体和第二转动组件,所述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上壳体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其中一个所述上壳体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通过把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壳体内部形成的第二安装腔内,然后在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上套上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转动轴同步转动,第二齿轮固定在其中一个上壳体上,第二齿轮保持静止状态,再把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啮合方式连接,当第一电机转动时,由于第二齿轮保持不动,第一齿轮沿着第二齿轮发生旋转,从而带动第一壳体纵向旋转,第一壳体能够纵向旋转,相对于识别模块能够发生旋转,因此能够增大识别模块的识别范围,例如,当用户处于卧躺状态且靠近风扇,第一壳体朝地面方向旋转,从而保证识别模块有足够的角度范围识别,提高识别装置的识别率和可靠性。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识别模块包括人脸识别摄像头、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齿轮形成第一凹槽,所述上壳体形成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适配;所述第二齿轮形成第二限位柱,所述上壳体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限位柱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适配。通过在第一凹槽与第一限位柱相适配,在第二齿轮与上壳体的装配过程中,把上壳体中的第一限位柱插入第二齿轮的第一凹槽中,完成第二齿轮与上壳体的初步限位,然后通过固定件与第二凹槽相适配,在第二齿轮与上壳体完成初步限位的基础下,把第二齿轮的第二限位柱插入第二凹槽内,通过上述部件简单的配合下,不仅安装简单而且结构简单,能够使第二齿轮相对于上壳体保持相对静止。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柱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柱具有弹性,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柱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柱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柱的间隔距离小于两个所述第二凹槽的最小间隔距离。通过两个第二限位柱的间隔距离小于两个第二凹槽的最小间隔距离,在第二限位柱插入第二凹槽时,需要稍微掰大两个第二限位柱的间隔距离,使得第二限位柱顺利插入第二凹槽中,第二限位柱紧贴第二凹槽,提高第二齿轮与上壳体连接的稳定性。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形成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转动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包括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和摆叶,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围合形成所述导风通道,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三壳体形成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摆叶设置在所述第三壳体上,所述摆叶相对于所述第三壳体可转动且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摆叶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通过摆叶相对于第三壳体可转动,当摆叶转动导第一位置时,第二出风口关闭,当摆叶转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二出风口打开,导风通道中的空气能够通过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排出,通过设置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能够根据风扇运行状态调整第二出风口的开启与关闭,例如当风扇处于暖风模式下,第二出风口关闭,暖风通过第一出风口吹出,风扇处于冷风状态下,第二出风口打开,冷风通过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同时排
出。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所述控制阀与所述摆叶连接,所述控制阀用于改变所述摆叶位置。通过设置控制阀,能够电动调整摆叶相对于所述第三壳体的位置从而改变第二出风口的开启与关闭,无需人工操作。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人工摆叶相对于第三壳体的位置关系,从而实现对第二出风口运行状态的改变。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加热元件位于所述导风通道内,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远离所述加热元件的一侧,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通过加热元件与第一出风口相对设置,当风扇处于暖风模式时,第二出风口关闭,加热元件发热,导风通道中的空气首先经过加热元件进行热量交换,然后通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和旋转底座(13),所述上壳体(11)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2)上,所述下壳体(12)设置在所述旋转底座(13)上,所述下壳体(12)与所述旋转底座(13)为可转动连接,所述上壳体(11)设有导风通道(1001)以及与所述导风通道(1001)连通的出风口(101),所述导风通道(1001)通过所述出风口(101)输送风力至外界,所述下壳体(12)设有进风口(104),所述下壳体(12)内部形成第一安装腔(103),所述第一安装腔(103)通过所述进风口(104)与外界连通;识别装置(2),所述识别装置(2)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1)上,所述识别装置(2)相对于所述上壳体(11)可转动,所述识别装置(2)用于生物识别实现限制风扇摇摆角度;涡轮(3),所述涡轮(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03)内,所述涡轮(3)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1)上,所述涡轮(3)内部形成送风通道(3001),所述送风通道(3001)与所述导风通道(1001)连通;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模块,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加热元件、所述涡轮(3),所述识别装置(2)、所述净化组件(4)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识别装置(2)反馈信息或用户操控信号从而调整风扇运行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上壳体(11)相对设置,所述识别装置(2)位于两个所述上壳体(11)之间,所述识别装置(2)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上壳体(11)连接,所述识别装置(2)的另一端与另外一个所述上壳体(1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2)包括识别模块(21)、第一壳体(22)和第二转动组件(23),所述识别模块(21)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22)上,所述第二转动组件(23)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22)和所述上壳体(11)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组件(23)包括第一电机(231)、第一齿轮(232)和第二齿轮(233),所述第一电机(231)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22)上,所述第一齿轮(232)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机(231)的转动轴上,所述第二齿轮(233)与其中一个所述上壳体(11)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32)与所述第二齿轮(233)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233)形成第一凹槽(2001),所述上壳体(11)形成第一限位柱(1121),所述第一限位柱(1121)与所述第一凹槽(2001)相适配;所述第二齿轮(233)形成第二限位柱(2331),所述上壳体(11)形成第二凹槽(1002),所述第二限位柱(2331)与所述第二凹槽(1002)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柱(2331)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柱(2331)具有弹性,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柱(2331)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凹槽(1002)与所述第二限位柱(2331)一一对应设置,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文达马占银蔡先浩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斗禾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