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毫米波有源子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1306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毫米波有源子阵,从上往下依次为天线单元层、电源控制网络层、射频网络层,层与层之间采用半固化片和铜浆烧结工艺,形成铜浆烧结互联层,由垂直过孔连通,射频网络层采用表面挖腔工艺,将数个芯片组件贴装在射频网络层的表面,模块低频接口、模块射频接口、射频功分网络分布在各芯片组件之间,电源信号和控制信号通过模块低频接口的BGA球与外部互连,射频信号经模块射频接口的BGA球与外部互连。BGA球与外部互连。BGA球与外部互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毫米波有源子阵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波阵列
,具体涉及一种层压制版技术。

技术介绍

[0002]相控阵天线模块化的发展,带来系统研制周期的缩短、研制成本的降低以及系统可维修性的增强。研制低成本、可扩展的有源子阵标准模组,以适应不同规模、不同应用、不同功能的设计和系统要求。
[0003]目前,为了适应不同的载体平台和天线规模,需要单独研制每一型相控阵天线系统,既增加了研制复杂性,也延长了研制周期。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以一套硬件架构方案为基础,采用硬件配置和架构适用不同平台的装机条件,降低了系统研制的复杂度,缩短了研制周期。由于有源子阵的系列化和通用化,提高了可维修性,系统的构建成本也大幅降低。
[0004]但是,模块化的相控阵天线设计,主要应用在较低频段的系统中。毫米波有源子阵模块工作频段较高,模块式的设计难度较大,传统分离式设计加工、装配精度要求高,系统研制成本居高不下。面对日益广泛的毫米波相控阵天线技术应用需求,研制出系列化可扩展、高集成的低成本、标准化有源子阵模组,降低相控阵基础模块的使用难度,对推动相控阵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模块化毫米波有源子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从上往下依次为天线单元层、电源控制网络层、射频网络层,层与层之间采用半固化片和铜浆烧结工艺,形成铜浆烧结互联层,由垂直过孔连通,射频网络层采用表面挖腔工艺,将数个芯片组件贴装在射频网络层的表面,模块低频接口、模块射频接口、射频功分网络分布在各芯片组件之间,电源信号和控制信号通过模块低频接口的BGA球与外部互连,射频信号经模块射频接口的BGA球与外部互连。
[0007]电源信号经模块低频接口输入电源控制网络层,向芯片组件提供2.5V/1.8V供电,控制信号经模块低频接口输入电源控制网络层,向芯片组件提供控制指令。
[0008]射频信号经模块射频接口和铜浆烧结互联层输入射频网络层,由射频功分网络等幅分配至各芯片组件,芯片组件的输出信号经射频网络层和垂直过孔,向天线单元层馈电。
[0009]射频网络层与芯片组件的底部处于同一平面,使芯片组件形成台阶式的封装结构,采用标准化贴装工艺装配子阵模块。
[0010]天线单元层采用相对介电常数为2.8、厚度为0.12mm的半固化片层压而成,包括相对介电常数为6.15、厚度为0.254mm的芯板一,相对介电常数为2.2、厚度为0.127mm的芯板二,相对介电常数为10.2、厚度为0.254mm的芯板三。
[0011]电源控制网络层采用M6材料4层压而成,厚度为0.42mm,射频网络层3采用CLTE材料层压而成,厚度为0.62mm。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多层印制板层压工艺,将天线单元和T/R组件一体化设计,采用多层印制板垂直过孔工艺、背钻工艺、铜浆烧结工艺以及表面挖腔工艺,具有结构紧凑、高集成、无引线、一致性好、阵面可扩展的优点;将芯片组件表贴焊接在印制板,实现了印制板内部射频网络、波控网络、供电网络的集成互联,以及组件与天线的射频无引线互联,减少了射频连接器的使用,确保了组件与天线之间的互联一致性,减小尺寸,降低损耗;省去了各模块间的电缆组件以及连接器的使用,板内互联使得阵面走线变得整洁,装配和形式简单,印制板加工精度高,消除了盲插互联以及连接器本身带来的缺点,适合毫米波段使用;采用独特的台阶式封装天线设计和标准化贴装工艺,实现了子阵模块的二维拼接和再装配,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天线阵面。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层压示意图,图2是表贴示意图,图3是芯片布局图。
[0014]附图标记:1

天线单元层、2

电源控制网络层、3

射频网络层、4

芯片组件、5

模块低频接口、6

射频功分网络、7

铜浆烧结互联层、8

垂直过孔、9

矩形贴片、10

模块、11

模块射频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具体的说明。
[0016]采用多层印制板工艺,从上往下依次为:天线单元层1、电源控制网络层2、射频网络层3,如图1所示。
[0017]电源信号和控制信号通过模块低频接口5的BGA球与外部互连:电源信号经模块低频接口5输入电源控制网络层2,向芯片组件4提供2.5V/1.8V供电,控制信号经模块低频接口5输入电源控制网络层2,向芯片组件4提供控制指令。
[0018]射频信号经模块射频接口11的BGA球与外部互连:射频信号经模块射频接口11和铜浆烧结互联层7,如图1所示,输入射频网络层3,经射频功分网络6,等幅分配至芯片组件4,芯片组件4的输出信号通过射频网络层3和垂直过孔8,向天线单元层1馈电。
[0019]射频网络层3采用表面挖腔工艺,将芯片组件4贴装在射频网络层3的表面,如图2所示,射频网络层3与芯片组件4的底部处于同一平面,使芯片组件4形成台阶式的封装结构,采用标准化贴装工艺装配模块10。
[0020]模块10采用多层印制板层压工艺,厚度为2.2mm,分布矩形贴片9,如图3所示。
[0021]天线单元层1采用相对介电常数为2.8、厚度为0.12的半固化片层压而成,包括:相对介电常数为6.15、厚度为0.254mm的芯板一,相对介电常数为2.2、厚度为0.127mm的芯板二,相对介电常数为10.2、厚度为0.254mm的芯板三。
[0022]电源控制网络层2共4层,采用M6材料层压而成,厚度为0.42mm。
[0023]射频网络层3通过CLTE材料层压而成,厚度为0.62mm。
[0024]天线单元层1、电源控制网络层2、射频网络层3采用相对介电常数为3.44、厚度为0.08mm的半固化片和铜浆烧结工艺层压而成。
[0025]上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毫米波有源子阵,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往下依次为天线单元层、电源控制网络层、射频网络层,层与层之间采用半固化片和铜浆烧结工艺,形成铜浆烧结互联层,由垂直过孔连通,射频网络层采用表面挖腔工艺,将数个芯片组件贴装在射频网络层的表面,模块低频接口、模块射频接口、射频功分网络分布在各芯片组件之间,电源信号和控制信号通过模块低频接口的BGA球与外部互连,射频信号经模块射频接口的BGA球与外部互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毫米波有源子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信号和控制信号通过模块低频接口的BGA球与外部互连,包括:电源信号经模块低频接口输入电源控制网络层,向芯片组件提供2.5V/1.8V供电,控制信号经模块低频接口输入电源控制网络层,向芯片组件提供控制指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毫米波有源子阵,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信号经模块射频接口的BGA球与外部互连,包括:射频信号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浩丁解孙磊王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