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医用红外热像仪检测舱的智能喷雾消毒杀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128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9
一种用于医用红外热像仪检测舱的智能喷雾消毒杀菌装置,包括舱体和控制器,舱体中设置有红外热像仪和喷雾杀菌消毒装置,舱体中的顶部设置有人体感应传感器和第一紫外线杀菌灯,舱体的侧壁底部设置有新风进口,舱体的顶部连接有通风管道的第一端。通风管道的第二端连接有消毒液回收装置,消毒液回收装置包括制冷装置和回收容器,回收容器与通风管道的另一端连通,制冷装置设置在靠近回收容器的一侧的通风管道中,回收容器中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各装置连续的协同配合,快速高效的一次性实现了从地面到空间的喷雾消毒杀菌,大大降低了被检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使用的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医用红外热像仪检测舱的智能喷雾消毒杀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医用红外热像仪检测舱的智能喷雾消毒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用红外热像仪通过采集人体的各部位温度的分布,来判别人体的健康情况,所以需要被检查人裸露人体部位进行检查,很多医院,体检中心等医疗机构选择了将医用红外热像仪装在一个舱体内,其目的增加被检人员私密性,并且舱体内恒温,给医用红外热像仪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使用环境。现有技术中,被检人员需要光脚进入舱体,那么也就带来了舱体内的卫生问题,特别是舱体地面的卫生处理。如果上一个被检人员有脚气,则容易造成下一个被检人员交差感染。如果每一次检测后都让医务人员对地面进行清洁处理的话,则大大增加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费时费力,也直接造成医用红外热像仪的使用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医用红外热像仪检测舱的智能喷雾消毒杀菌装置,所述的这种用于医用红外热像仪检测舱的智能喷雾消毒杀菌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智能杀菌消毒的医用红外热像仪检测舱。
[0004]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医用红外热像仪检测舱的智能喷雾消毒杀菌装置,包括舱体和控制器,舱体中设置有红外热像仪和喷雾杀菌消毒装置,舱体中的顶部设置有人体感应传感器和第一紫外线杀菌灯,舱体的侧壁底部设置有新风进口,舱体的顶部连接有通风管道的第一端,喷雾杀菌消毒装置的控制端、人体感应传感器的输出端和第一紫外线杀菌灯的控制端均与控制器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喷雾杀菌消毒装置包括底座,底座设置在舱体内的底面上,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电机和行走轮,电机的输出轴与行走轮连接,底座上设置有管体,管体的左侧设置有烘干装置,管体的右侧设置有雾化装置,管体的侧壁中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设置在雾化装置和烘干装置之间,所述的烘干装置包括第一风扇,第一风扇设置在管体顶部,第一风扇与第一开口之间的管体中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流向为第一单向阀的左侧流向其右侧,雾化装置包括储液箱,储液箱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管体的右端连接,储液箱与第一开口之间的管体中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流向为第二单向阀的右侧流向其左侧,储液箱中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和第一液位传感器,储液箱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风扇,储液箱通过水泵连接有消毒液桶,底座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传感器和第二限位传感器。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上在第一开口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紫外线杀菌灯。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紫外线杀菌灯外侧套设有防护罩。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的前侧设置有纠偏传感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通风管道的第二端连接有消毒液回收装置,消毒液回收装置包括制冷装置和回收容器,回收容器与通风管道的另一端连通,制冷装置设置在靠近回收容器的一侧的通风管道中,回收容器中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回收容器顶部设置有排风扇。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技术通过人体感应传感器、喷雾杀菌消毒装置、第一紫外线杀菌灯和控制器等装置的连续协同配合动作,快速高效地一次性实现了从地面到空间的喷雾消毒杀菌,大大降低了被检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也大大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医用红外热像仪检测舱设备使用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医用红外热像仪检测舱的智能喷雾消毒杀菌装置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医用红外热像仪检测舱的智能喷雾消毒杀菌装置中喷雾杀菌消毒装置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医用红外热像仪检测舱的智能喷雾消毒杀菌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制于本实施例,凡是采用本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中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方向的使用仅为了描述方便,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限制。
[0015]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医用红外热像仪检测舱的智能喷雾消毒杀菌装置,包括舱体1和控制器34,舱体1中设置有红外热像仪(图中未示)和喷雾杀菌消毒装置3,舱体1中的顶部设置有人体感应传感器5和第一紫外线杀菌灯6,舱体1的侧壁底部设置有新风进口7,舱体1的顶部连接有通风管道8的第一端,喷雾杀菌消毒装置3的控制端、人体感应传感器5的输出端和第一紫外线杀菌灯6的控制端均与控制器34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喷雾杀菌消毒装置3包括底座9,底座9设置在舱体1内的底面上,底座9的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电机10和行走轮11,电机10的输出轴与行走轮11连接,底座9上设置有管体12,管体12的左侧设置有烘干装置,管体12的右侧设置有雾化装置,管体12的侧壁中设置有第一开口14,第一开口14设置在雾化装置和烘干装置之间,所述的烘干装置包括第一风扇15,第一风扇15设置在管体12顶部,第一风扇15与第一开口14之间的管体12中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加热器16、温度传感器17和第一单向阀18,第一单向阀18的流向为第一单向阀18的左侧流向其右侧,雾化装置包括储液箱19,储液箱19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管体12的右端连接,储液箱19与第一开口14之间的管体12中设置有第二单向阀20,第二单向阀20的流向为第二单向阀20的右侧流向其左侧,储液箱19中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21和第一液位传感器22,储液箱19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风扇23,储液箱19通过水泵24连接有消毒液桶,底座9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传感器25和第二限位传感器26。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9上在第一开口1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紫外线杀菌灯27。
[0018]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紫外线杀菌灯27外侧套设有防护罩28。
[0019]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9的前侧设置有纠偏传感器29。
[0020]进一步的,所述的通风管道8的第二端连接有消毒液回收装置,消毒液回收装置包括制冷装置30和回收容器31,回收容器31与通风管道8的另一端连通,制冷装置30设置在靠近回收容器31的一侧的通风管道8中,回收容器31中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32,回收容器31顶部设置有排风扇33。
[0021]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人体感应传感器5、第一紫外线杀菌灯6、第一风扇15、行走机构、加热器16、温度传感器17、第一单向阀18、超声波雾化器21、第一液位传感器22、纠偏传感器29、制冷装置30等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公知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已了解,在此不再赘述。
[0022]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0023]本技术根据舱体1的实际分布,在舱体1的内测安装喷雾杀菌消毒装置3,当被检人员检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医用红外热像仪检测舱的智能喷雾消毒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和控制器,舱体中设置有喷雾杀菌消毒装置,舱体中的顶部设置有人体感应传感器和第一紫外线杀菌灯,舱体的侧壁底部设置有新风进口,舱体的顶部连接有通风管道的第一端,喷雾杀菌消毒装置的控制端、人体感应传感器的输出端和第一紫外线杀菌灯的控制端均与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用红外热像仪检测舱的智能喷雾消毒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雾杀菌消毒装置包括底座,底座设置在舱体内的底面上,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电机和行走轮,电机的输出轴与行走轮连接,底座上设置有管体,管体的左侧设置有烘干装置,管体的右侧设置有雾化装置,管体的侧壁中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设置在雾化装置和烘干装置之间,所述的烘干装置包括第一风扇,第一风扇设置在管体顶部,第一风扇与第一开口之间的管体中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流向为第一单向阀的左侧流向其右侧,雾化装置包括储液箱,储液箱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管体的右端连接,储液箱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曜菘葛馥毓
申请(专利权)人:麦柯尔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