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组件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1255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组件及电池包。所述电芯组件包括电芯堆叠体和汇流组件,电芯堆叠体包括电芯结构以及位于电芯结构长度方向的极耳结构,汇流组件位于电芯堆叠体长度方向的端部并与极耳结构相对设置,汇流组件包括汇流片,汇流片位于电芯堆叠体的上方,且汇流片与电芯堆叠体的极耳结构固定连接,如此设置,无需在电池包的壳体的长度方向预留过多的空间,以能够提高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进而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进而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进而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组件及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芯组件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二次电池又称为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是指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可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或电子产品的电池等。针对动力电池,常见的电池包包括壳体、电芯堆叠体、汇流片以及采样组件,电芯堆叠体设于壳体内,电芯堆叠体的极耳侧的两端均设有与极耳电连接的汇流片,采样组件可以是温度采样或电压采样,采样组件与汇流片电连接,以实现相关参数取样。
[0003]为了安装汇流片,动力电池还包括绝缘支架,如图1所示,汇流片100嵌入绝缘支架200中,电芯堆叠体的极耳300折弯后与绝缘支架200上的汇流片100焊接固定。由于极耳300与汇流片100的焊接部位位于电芯堆叠体长度方向的端部,因此,需要在电芯堆叠体的极耳100与壳体之间预留过多的安装空间,以便于进行焊接操作,从而使得壳体的空间利用率下降,进而使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
[0004]因此,亟待需要一种电芯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电芯组件,能够提高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进而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0006]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电池包,通过应用上述电芯组件,续航时间长。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芯组件,包括电芯堆叠体和汇流组件,所述电芯堆叠体包括电芯结构以及位于所述电芯结构长度方向的极耳结构,所述汇流组件位于所述电芯堆叠体长度方向的端部并与所述极耳结构相对设置,所述汇流组件包括:
[0009]汇流片,位于所述电芯堆叠体的上方,且所述汇流片与所述极耳结构固定连接。
[0010]作为所述电芯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汇流组件包括绝缘支架,所述绝缘支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所述电芯堆叠体长度方向的端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有开槽,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电芯堆叠体的上方;所述汇流片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上,所述极耳结构穿过所述开槽并折弯延伸至所述电芯结构的上方以固定于所述汇流片上。
[0011]作为所述电芯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绝缘支架还包括挡胶部,所述挡胶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所述挡胶部向远离所述电芯堆叠体的方向凸出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表面。
[0012]作为所述电芯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电芯组件还包括侧板,所述绝缘支架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电芯结构设置在侧板与所述汇流组件围设形成的空间内。
[0013]作为所述电芯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绝缘支架还包括固定部,两个所述固定部对
称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在所述电芯堆叠体的电芯堆叠方向的两端,所述固定部用于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0014]作为所述电芯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电芯结构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为D1,D1≤20mm。
[0015]作为所述电芯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挡胶部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D2,D2≥0.1mm。
[0016]作为所述电芯组件的可选方案,所述电芯组件还包括采样组件,所述汇流片与所述采样组件电连接。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芯组件。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本技术提供的电芯组件,包括电芯堆叠体和汇流组件,电芯堆叠体包括电芯结构以及位于电芯结构长度方向的极耳结构,汇流组件位于电芯堆叠体长度方向的端部并与极耳结构相对设置,汇流组件包括汇流片,汇流片位于电芯堆叠体的上方,且汇流片与电芯堆叠体的极耳结构固定连接,如此设置,无需在电池包的壳体的长度方向预留过多的空间,以能够提高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进而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0019]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包,通过应用上述电芯组件,能量密度高,续航时间长。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汇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组件中输出极侧的汇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组件中非输出极侧的汇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00、汇流片;200、绝缘支架;300、极耳;
[0027]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
[0028]2、电芯堆叠体;21、电芯结构;22、极耳结构;
[0029]3、汇流组件;31、绝缘支架;311、第一支撑部;3111、开槽;312、第二支撑部;313、挡胶部;314、固定部;32、汇流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
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4]图2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电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电芯组件包括侧板、电芯堆叠体2、汇流组件以及采样组件。在电芯堆叠体2的电芯堆叠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侧板,为了方便说明,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组件,包括电芯堆叠体和汇流组件,所述电芯堆叠体包括电芯结构以及位于所述电芯结构长度方向的极耳结构,所述汇流组件位于所述电芯堆叠体长度方向的端部并与所述极耳结构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组件包括:汇流片,位于所述电芯堆叠体的上方,且所述汇流片与所述极耳结构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组件还包括绝缘支架,所述绝缘支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所述电芯堆叠体长度方向的端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有开槽,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电芯堆叠体的上方;所述汇流片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上,所述极耳结构穿过所述开槽并折弯延伸至所述电芯结构的上方以固定于所述汇流片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还包括挡胶部,所述挡胶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所述挡胶部向远离所述电芯堆叠体的方向凸出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表面。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忠彬何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