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三相复合体系的聚氨酯基摩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擦材料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三相复合体系的聚氨酯基摩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在轴承摩擦领域聚氨酯材料以其优异的力学及耐磨性能被广泛研究,同时为满足特定力学强度要求,石墨烯材料常被添加进去,以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碳纳米管作为一种主要由SP2分子杂化轨道的碳原子呈六边形排列构成的数层到十层的同轴圆管纳米材料(径向尺寸为纳米级,轴向尺寸为微米级,结构如图所示),具有重量轻、力学性能好、热传递效率高以及一定程度的自润滑特点,被广泛应用热学传感、力学增强及摩擦领域;但是,添加至聚氨酯材料中的碳纳米管容易发生缠绕团聚现象,很大程度制约了其在摩擦领域的应用。另外要降低其摩擦作用,还要克服当摩擦温度急剧上升时或载荷极具增大时,避免添加的耐磨物质体积会随温度激剧而膨胀,反而起到增摩作用。
[0003]因此需要进一步对聚氨酯基材料中的填充物质进行改良以增强其耐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相复合体系的聚氨酯基摩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石墨烯材料、二硫化钼和二硫化钨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搅拌共混得到一次混合物;将所述一次混合物与预热后的聚氨酯预聚物在70
‑
75℃温度下进行搅拌共混得到二次混合物,并进行真空除泡处理;再将所述二次混合物与丁二醇进行搅拌共混,并进行真空除泡处理,最后浇筑成型并熟化处理得到摩擦材料;其中,所述石墨烯材料、二硫化钼、二硫化钨、丁二醇和聚氨酯预聚物的质量比为:(0.19
‑
0.22):(0.04
‑
0.36):(0.04
‑
0.36):(13.0
‑
13.4):(99
‑
101)。2.一种基于三相复合体系的聚氨酯基摩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丁二醇预先在40
‑
45℃温度下预热后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长庚,陆刚,程晓林,杨雪,汪鑫,刘吟松,胡晓阳,吴伟彬,王骏腾,李泽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