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管均流应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1207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灯管均流应用电路,在于利用多个变压器的一侧绕组连接到多个灯管,另一侧绕组串接形成一封闭回路。利用变压器电磁感应特性,并透过该些变压器一侧绕组串接所形成的封闭回路,使得流过一侧绕组的电流相等,让该些连接于另一侧绕组的灯管产生相同的工作电流。(*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灯管均流应用电路,尤指一种利用多个变压器与多个灯管的连接关系,用以调节多个灯管间电流平衡的灯管均流应用电路。
技术介绍
由于技术进步及消费者的需求,LCD面板尺寸不断增大,使得单一灯管已无法满足其照明,因而需要使用二个或更多个灯管。为了确保LCD面板的亮度均匀,必须随时调节各灯管的电流,使流经每一灯管的电流量相等。但由于冷阴极萤光灯管(CCFL)高度不稳定且具有负阻抗特性等种种原因,使得灯管阻抗很难维持一致,造成各灯管阻抗改变而使电流无法达成相等。各灯管之间电流不相等,除了会使亮度不均匀外,电流太大的灯管还会减短寿命,使得各灯管间的老化速率(Aging Rate)不一致。请参考图1,为现有使用差动镇流器于调节二个灯管电流的简单电路示意图。其中包括有一具有第一线圈121与第二线圈122的变压器12,第一线圈121其一端连接到一交流电源10,另一端连接到一第一灯管141,并第一灯管141的另一端连接至一参考电位G。以及一第二线圈122,其一端连接到该交流电源10,另一端连接到一第二灯管142,且该第二灯管142的另一端连接到一参考电位G。如上述说明中,该交流电源10透过变压器12的第一线圈121与第二线圈122形成差动镇流器,用以分别提供稳定的电流I1、I2给第一灯管141与第二灯管142使用,使得流过第一灯管142与第二灯管142的电流达到平衡的效果。配合图1,请参考图2,为图1的变压器12等效磁回路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磁芯120包括有两个侧柱A1和A2,以及两个肩柱A3和A4。当电流I1、I2相同时,流过第一线圈121和第二线圈122的电流也相等,并,电流I1在第一线圈121产生的磁动势与电流I2在第二线圈122产生的磁动势也相等,即,侧柱A1中的磁动势与侧柱A2中的磁动势相互抵销,因此肩柱A3和肩柱A4中并无磁通互通。同时,侧柱A1与侧柱A2中的磁通Φ1、Φ2可以各自经外侧的空气间隙完成回路,但是由于空气间隙的磁阻很高因此,此回路所引致的电感效应一般可以忽略。配合图1,请参考图3,为图1等效磁回路连接灯管的示意图。当第一灯管141的电流I1与第二灯管142的电流I2不相同时,则电流I1在第一线圈121上所产生的磁动势与电流I2在第二线圈122上所产生的磁动势也不相同,即侧柱A1与侧柱A2中的磁动势不相等,二者的差值施加于由侧柱A1、侧柱A2、肩柱A3及肩柱A4所构成的低阻回路以产生大量的磁通Φ,该磁通Φ切割第一线圈121与第二线圈122,并会在其端点间感应产生一个修正电压ΔV,该修正电压ΔV会迫使第一灯管141的电流I1与第二灯管142的电流I2回复平衡均等。请参考图4,为现有使用差动镇流器于调节多个灯管电流的简单电路示意图,图4所示的简单电路中包括有多个具有第一线圈121与第二线圈122的变压器12,该些第一线圈121其一端连接到一参考电位G,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一第一灯管141,并该些第一灯管141的另一端连接至一交流电源10。以及该些第二线圈122,其一端连接到该参考电位G,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一第二灯管142,且该些第二灯管142的另一端连接到该交流电源10。如上述说明中,该交流电源10透过该些变压器12的第一线圈121与第二线圈122形成差动镇流器,用以分别提供稳定的电流I1、I2给该些第一灯管141与该些第二灯管142使用,使得流过第一灯管141与第二灯管142的电流达到平衡的效果、只限定两灯管之间并无法与其它灯管之间有电流平衡的效果。请参考图5,为另一种现有使用差动镇流器调节灯管电流的简单电路示意图。图5所示,以二灯管为例其中二灯管31、32成并联连接,二灯管31、32的高压端透过一差动镇流元件39而连接至一交流电源10。该差动镇流元件39可产生一修正电压,此一修正电压与灯管电流I31、I32之间的不匹配成比例,并可叠加至一共同驱动电压。因此,经过修正的驱动电压,可适当地调整灯管的电流I31、I32,使其平均分配。虽然此种电路可确保二灯管的电流达到相等,但其结构一般包含特定形状的磁芯及线圈架,而该等磁芯及线圈架非一般通用的标准品,以致在物料安排与成本控制上都构成不便。请参考图6,为另一种现有使用差动镇流器调节多个灯管电流的简单电路示意图。图6所示,多个差动镇流元件T1、T2、T3、T4、T5、T6、T7以树状的连接方式连接至一交流电源10,利用分层分流原理将电流分流到多个灯管L1、L2、L3、L4、L5、L6、L7、L8以达到电流平衡,其动作原理相同于图5所述,在此不多加赘述。上述说明中现有的调节灯管电流电路,有一共同缺点,即为当电路应用于多灯管下时,只能应用于二个灯管之间的平衡上,且不能应用于奇数个灯管上,并以图6为例其各级线圈上的电感量皆不同且只能应用于二的次方的灯管数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为一种灯管均流应用电路,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多个变压器的一侧绕组连接到多个灯管,并该些多个变压器的另一侧绕组,串接形成一封闭回路。利用变压器电磁感应特性,并透过该些变压器一侧绕组串接所形成的封闭回路,使得流过一侧绕组的电流相等,让该些连接于另一侧绕组的灯管产生相同的工作电流。本技术所使用的灯管均流应用电路实施例,利用多个灯管的一端分别连接到一电力源;并该些灯管的另一端连接多个变压器的一侧绕组,变压器的另一侧绕组串接形成一封闭回路,由此,该电力源可以提供相同的工作电流到该些灯管。本技术所使用的灯管均流应用电路另一实施例,将多个灯管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并利用该些灯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多个变压器一侧绕组的一端,绕组的另一端则连接到一电力源。同时,该些变压器的另一侧绕组串接形成一封闭回路,由此,该电力源提供相同的工作电流到该些灯管。本技术所使用的灯管均流应用电路更一实施例,将多个灯管的一端分别连接到一第一多个变压器组中该些变压器一侧绕组的一端,一侧绕组的另一端则连接到一第一电力源,并该第一多个变压器组中该些变压器的另一侧绕组串接形成一封闭回路。同时,该些灯管的另一端连接到一第二多个变压器组中该些变压器一侧绕组的一端,一侧绕组的另一端则连接到一第二电力源,并该第二多个变压器组中该些变压器的另一侧绕组串接形成一封闭回路。由此,该第一电力源与该第二电力源可提供相同的工作电流到该些灯管。本技术利用变压器电磁感应特性,由该些变压器一侧绕组串接所形成的封闭回路,使得流过该侧绕组的电流相等,以提供相同的工作电流给该些连接于另一侧绕组上的灯管使用。同时本技术可以应用于奇数或偶数个灯管上,并使得灯管工作时达到均流平衡,进而改善现有技术的电路。以图6论会在各级线圈上要有不同电感量,以及不能应用于奇数个灯管上,只能应用于二的次方的灯管数上的缺点。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使用差动镇流器于调节二个灯管电流的简单电路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变压器等效磁回路示意图;图3为图1现有等效磁回路连接灯管的示意图;图4为现有使用差动镇流器于调节多个灯管电流的简单电路示意图;图5为另一种现有使用差动镇流器调节灯管电流的简单电路示意图; 图6为另一种现有使用差动镇流器调节多个灯管电流的简单电路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二灯管均流应用电路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三灯管均流应用电路示意图;图9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管均流应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多个灯管,其一端分别连接到一电力源;    多个变压器,其一侧绕组分别连接到该些灯管的另一端,另一侧绕组串接形成一封闭回路;    由此,该电力源提供相同的工作电流到该些灯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刚王政雄
申请(专利权)人:联昌电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