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方法及用户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71108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无线通信方法及用户设备,可减少小区间移动性的延迟和中断。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可包括: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小区中的用户设备接收配置,该配置包括小区的激活集;该用户设备基于该配置与该小区的激活集中的每一个激活的小区执行预同步和测量,其中该用户设备维持与每一个激活的小区的下行链路(DL)同步;该用户设备从该移动通信网络接收从该服务小区切换至属于该小区的激活集的一目标小区的小区切换命令;以及在接收到该切换命令之后,该用户设备应用该目标小区的RRC配置。标小区的RRC配置。标小区的RRC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通信方法及用户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无线通信,更进一步地涉及5G新无线电(New Radio,NR)蜂窝通信网络中的移动性增强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线通信网络多年来呈指数增长。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提供高峰值数据速率、低延迟、改进的系统容量以及由于简化的网络架构带来的低运营成本。LTE系统,也称为4G系统,还提供与旧无线网络(例如GSM、CDMA和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的无缝融合。在LTE系统中,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

UTRAN)包括与被称为用户设备(UE)的多个移动台通信的多个演进的Node

B(eNodeB或eNB)。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网络通常包括2G/3G/4G系统的混合。下一代移动网络(Next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NGMN)委员会已决定将未来NGMN活动的重点放在定义5G新无线电(NR)系统的端到端(end

to

end)要求上。在5G NR中,基站也称为gNodeB或gNB。
[0003]5G NR的频段(Frequency band)被分成两个不同的频率范围。频率范围1(FR1)包括6GHz以下(sub

6GHz)频段,其中一些是以前标准使用的频段,但已扩展到涵盖从410MHz到7125MHz的潜在新频谱。频率范围2(FR2)包括从24.25GHz到52.6GHz的频段。与FR1中的频段相比,毫米波范围内的FR2中的频段范围更短,但可用带宽更高。对于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非连接模式移动性的UE,小区选择是UE在开机后选择特定小区进行初始注册的过程,小区重选是UE驻留在小区并处于非连接模式后更改小区的机制。对于处于RRC连接模式移动性的UE,切换(handover)是UE将正在进行的会话从源gNB切换到相邻目标gNB的过程。
[0004]在5G NR的更窄的波束、更多的波束和更密集的部署下,没有永远在线的小区参考信号可用,高数据速率低延迟(High Data Rate Low Latency,HDRLL)应用面临新的挑战。UE可能会遇到信道波动、覆盖盲区、波束/小区驻留时间更短、测量周期长等问题。更频繁的小区切换会产生由于切换而导致的整体中断(interruption)时间更长(例如,每次小区更改大约需要75毫秒),并且具有较高移动性失败率(例如,FRI<1%和FR2>10%)的较差的鲁棒性会带来更长的中断。需寻求一种解决方案来减少这种不利的移动性性能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无线通信方法及用户设备,可减少小区间移动性的延迟和中断。
[0006]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可包括: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小区中的用户设备接收配置,该配置包括小区的激活集;该用户设备基于该配置与该小区的激活集中的每一个激活的小区执行预同步和测量,其中该用户设备维持与每一个激活的小区的下行链路(DL)同步;该用户设备从该移动通信网络接收从该服务小区切换至属于该小区的激活集的一目标小区的小区切换命令;以及在接收到该切换命令之后,该用户设备应用
Technology,RAT)技术(例如,5GNR技术)提供无线电接入。UE 101可以是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物联网(IoT)设备和平板计算机等。或者,UE 101可以是插入或安装有包含调制解调器和射频收发器以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数据卡的笔记本计算机(Notebook,NB)或个人计算器(PC)。
[0019]5G核心功能接收所有连接和会话相关信息,并负责连接和移动性管理任务。对于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非连接模式移动性的UE,小区选择是UE在开机后选择特定小区进行初始注册的过程,而小区重选是UE驻留在小区并处于非连接模式后更改小区的机制。对于处于RRC连接模式移动性的UE,切换是UE将正在进行的会话从源gNB切换到相邻目标gNB的过程。在5G NR的更窄的波束、更多的波束和更密集的部署下,没有永远在线的小区参考信号可用,高数据速率低延迟(High Data Rate Low Latency,HDRLL)应用面临新的挑战。UE可能会遇到信道波动、覆盖盲区、波束/小区驻留时间更短、测量周期长等问题。更频繁的小区切换会导致由于切换而导致的整体中断(interruption)时间更长(例如,每次小区更改大约需要75毫秒),并且具有较高移动性失败率(例如,FRI<1%和FR2>10%)的较差的鲁棒性会带来更长的中断。
[0020]在图1的示例中,在一个早期的时间点,gNB 102可被认为是最佳小区(the best cell),其为支持通过通信链路/波束110与UE 101进行通信的地理覆盖区域提供通信覆盖。稍后,gNB 103可变成最佳小区,其为支持通过通信链路/波束120与UE 101进行通信的地理覆盖区域提供通信覆盖。请注意,由于移动性延迟(mobility latency)(由于花费在测量报告、切换命令和切换执行上的时间),UE 101并不总是由最佳小区/波束服务。在用于UE重新配置和同步的切换期间,数据可能会被中断。在小区/波束停留时间较短的情况下(例如,在FR2中),UE由劣质小区/波束服务或具有服务中断的时间百分比可能很大。理想状态下,收发节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内(intra

TRP)波束切换、小区内TRP间(intra

cell inter

TRP)波束切换、小区间切换(inter

cell)的移动性延迟应相似。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新颖的方面,提供了在多个相邻小区中配置激活的小区集(set of active cells)来减少小区间移动性的延迟和中断的方法。激活的小区集为小区的激活集(an active set of cells),在该激活集中UE可执行快速小区切换。激活集中的每一个小区为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激活的小区集(也即,小区的激活集)由网络依据UE的测量报告或网络部署信息进行配置(该配置包括形成激活的小区集的RRC配置)。UE维持(maintain)该配置的配置结果,并且可以仅在下行链路(DL)或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UL)中对配置的多个激活的小区执行预同步(pre

synchronization)。UE维持与多个激活的小区的DL/UL同步,并且一旦UE被指示切换至作为目标小区的一激活的小区时,UE应用该配置(对于该目标小区,UE应用该目标小区的RRC配置)。由于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小区中的用户设备接收配置,该配置包括小区的激活集信息;该用户设备基于该配置与该小区的激活集中的每一个激活的小区执行预同步和测量,其中该用户设备维持与每一个激活的小区的下行链路同步;该用户设备从该移动通信网络接收从该服务小区切换至属于该小区的激活集的一目标小区的小区切换命令;以及在接收到该切换命令之后,该用户设备应用该目标小区的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小区的激活集由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进行配置,且该接收的配置包括该小区的激活集的公共和专用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设备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配置有小区的配置集,其中该小区的配置集的子集被媒体访问控制控制元素激活以变成该小区的激活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与一小区相关的至少一个传输配置指示状态位于激活的传输配置指示状态列表中,该小区被视为属于该小区的激活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设备对与该激活的传输配置指示状态相关小区间参考信号执行精细时间

频率追踪。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设备通过在接收该小区切换命令之前执行预随机接入信道过程来维持与该小区的激活集中的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同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设备配备额外的物理层和媒体控制访问层用于执行向该目标小区的预随机接入信道过程。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设备通过在接收到该切换命令之后针对该目标小区执行预随机接入信道过程来获得与该目标小区的上行链路同步。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设备为分布式单元间移动性执行无线电链路控制重建立和媒体访问控制重置。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设备为集中单元间移动性执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重建立和安全密钥改变。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理铨游家豪周冠宏徐家俊陈义升
申请(专利权)人: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