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路径评估算法的电力二次系统网络传输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107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多路径评估算法的电力二次系统网络传输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MPTCP建立104规约连接,通过应用层向传输层下放104数据帧,其中,通过MPTCP建立104规约连接包括至少两条TCP子流;通过传输层获取数据帧,通过调度器采集当前网络参数,并确定当前网络参数对应的特征信息;获取预先训练好的决策树模型,并根据决策树模型,确定104数据帧对应的传输策略;基于传输策略,将104数据帧分发至相应的TCP子流进行数据传输。该方法在电力二次系统的场景下,设计了基于多路径的评估算法,定制基于MPTCP协议的调度器,并根据网络专线质量情况调整策略进行分发调度数据,以使得电力二次系统的自适应性加强,并且可以保障数据传输具有低延迟、高灵活性。高灵活性。高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路径评估算法的电力二次系统网络传输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二次系统的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路径评估算法的电力二次系统网络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二次系统中,为了保障指令与数据及时有效、安全完整的传递,生产控制大区设备间使用网络专线构建传输网络,其中,网络专线是运营商为某些客户专门开辟的单独传输信道,物理上与其他网络隔离,安全可靠,用户通过网络专线建立网络流。但对于网络专线,一旦因极端情况出现链路中断,往往需要系统发出预警,再由集控中心和基层单位人工确认情况,汇报给上级。此时可能还无法重新建立起专线连接,对于延迟敏感性应用(例如生产设备控制程序)将造成严重破坏。
[0003]相关技术中,可以设计网络感知软件,一旦软件探测到网络专线的无响应时间超过预设阈值,就会启动网络切换程序,将建立在无响应专线上的网络流接驳到备用专线上,以保证通信能够继续保持传输。
[0004]但是,相关技术中,由于网络的切换涉及到用户态对内核态的控制,即使通信能够保持传输,在切换程序启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数十秒级的延迟,对于一些延迟敏感性服务(比如,发电装置的控制与储能充放电的控制)依旧产生影响。以及,因为不同主机、服务器的网络接口设计方式不同,所以网络切换软件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设备做一对一的调整,工作量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多路径评估算法的电力二次系统网络传输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可以在电力二次系统的场景下,设计了基于多路径的评估算法,定制基于MPTCP协议的调度器,并根据网络专线质量情况调整策略进行分发调度数据,以使得电力二次系统的自适应性加强,并且可以保障数据传输具有低延迟、高灵活性。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MPTCP的电力二次系统网络跨层传输装置。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10]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方法,包括:
[0011]通过MPTCP建立104规约连接,通过应用层向传输层下放104数据帧,其中,所述通过MPTCP建立104规约连接包括至少两条TCP子流;
[0012]通过所述传输层获取数据帧,通过调度器采集当前网络参数,并确定所述当前网络参数对应的特征信息;
[0013]获取预先训练好的决策树模型,并根据所述当前网络参数对应的特征信息的所述
决策树模型,确定所述104数据帧对应的传输策略;
[0014]基于所述传输策略,将所述104数据帧分发至相应的TCP子流进行数据传输。
[0015]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之中,在所述通过应用层向传输层下放104数据帧之前,还包括:
[0016]获取电力系统中的数据信息,根据预设协议生成所述104数据帧,其中,所述104数据帧包括启动帧、启动确认帧和信息帧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0017]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建立MPTCP连接包括:
[0018]根据操作系统中可用网卡数量,建立所述至少两条TCP子流,其中,所述至少两条TCP子流包括至少一条主网络专线和至少一条备用网络专线。
[0019]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之中,在所述获取预先训练好的决策树模型之前,包括:
[0020]从网络专线中抓取数据包,并基于所述数据包的结果提取所述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特征信息生成训练数据集;
[0021]利用所述训练数据集,调用程序编程语言的函数库中的决策树模块对初始决策树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决策树模型;
[0022]将所述训练好的决策树模型封装成函数,将封装后的函数嵌入到所述调度器中。
[0023]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基于所述传输策略,将所述104数据帧分发至相应的TCP子流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0024]若训练结果为所述主网络专线的质量满足预设条件,则通过所述调度器将所述104数据帧分发至所述TCP子流中的主网络专线;
[0025]若所述训练结果为所述主网络专线的质量不满足预设条件,则通过所述调度器将所述104数据帧同时分发至各TCP子流进行冗余传输。
[0026]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若所述训练结果为所述主网络专线的质量不满足预设条件,则通过所述调度器将所述104数据帧同时分发至各TCP子流进行冗余传输,包括:
[0027]设置超时时间阈值,若在所述超时时间阈值内,未通过所述调度器采集到当前网络参数,则发送给所述调度器一组恶劣的特征值,使所述决策树模型得出的训练结果为所述主网络专线的质量不满足预设条件,以通过所述调度器将所述104数据帧同时分发至所述各TCP子流进行冗余传输。
[0028]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路径评估算法的电力二次系统网络传输装置,包括:
[0029]建立模块,用于通过MPTCP建立104规约连接,通过应用层向传输层下放104数据帧,其中,所述通过MPTCP建立104规约连接包括至少两条TCP子流;
[0030]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传输层获取数据帧,通过调度器收集最新网络参数数据,并计算出特征信息;
[0031]训练模块,用于通过调用算法训练决策树模型,并基于所述训练决策树模型的训练结果选择传输所述104数据帧的传输策略;
[0032]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104数据帧的传输策略,将所述104数据帧分发至相应的TCP子流。
[003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多路径评估算法的电力二次系统网络传输方法和装置,可以在电力二次系统的场景下,根据网络专线质量情况调整数据的分发调度策略,以使得系统的自适应性加强,并且可以保障数据传输的低延迟、高灵活性。
[0034]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0035]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0036]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7]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各个协议在网络协议栈中的位置的结构图;
[003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多路径评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路径评估算法的电力二次系统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MPTCP建立104规约连接,通过应用层向传输层下放104数据帧,其中,所述通过MPTCP建立104规约连接包括至少两条TCP子流;通过所述传输层获取数据帧,通过调度器采集当前网络参数,并确定所述当前网络参数对应的特征信息;获取预先训练好的决策树模型,并根据所述当前网络参数对应的特征信息的所述决策树模型,确定所述104数据帧对应的传输策略;基于所述传输策略,将所述104数据帧分发至相应的TCP子流进行数据传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应用层向传输层下放104数据帧之前,还包括:获取电力系统中的数据信息,根据预设协议生成所述104数据帧,其中,所述104数据帧包括启动帧、启动确认帧和信息帧中的一种或者多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MPTCP连接包括:根据操作系统中可用网卡数量,建立所述至少两条TCP子流,其中,所述至少两条TCP子流包括至少一条主网络专线和至少一条备用网络专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预先训练好的决策树模型之前,包括:从网络专线中抓取数据包,并基于所述数据包的结果提取所述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特征信息生成训练数据集;利用所述训练数据集,调用程序编程语言的函数库中的决策树模块对初始决策树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决策树模型;将所述训练好的决策树模型封装成函数,将封装后的函数嵌入到所述调度器中。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传输策略,将所述104数据帧分发至相应的TCP子流进行数据传输,包括:若训练结果为所述主网络专线的质量满足预设条件,则通过所述调度器将所述104数据帧分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志郭小江申旭辉孙财新潘霄峰王鸿策关何格格姚中原黄赵晶卢文龙施俊佼
申请(专利权)人:盛东如东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华能海上风电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