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春萍专利>正文

荧光灯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103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荧光灯驱动电路,由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元件组成,其特征是:二极管D1-D4组成桥式整流,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后一端接三极管Q1的偏压电阻R1、R1的另一端接接Q1的基极;接电感线圈L2与L3的连接点;L2的另一端接谐振电容C2、接隔离电容C4、接Q1的集电极、接隔离二极管D5的(+);桥式整流后的另一端接旁路电容C1的一端,C1的另一端接回授线圈L1,L1的另一端接Q1的基极、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二极管D5的(-);隔离电容C4的另一端接储能线圈L4,L4的另一端接荧光灯一端的灯丝;L3的另一端接谐振电容C2的另一端、接荧光灯另一端的灯丝;荧光灯两端灯丝的另一端接C3。(*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用于荧光灯发光的驱动电路,属电照明类。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所用荧光灯,由于采用了电子式镇流器使得灯管的使用寿命有了增加,而耗电量却得到了降低,故而推广十分迅速。图1是目前荧光灯中最普遍的电子驱动电路,它由二个三极管的通或断,使得灯管两端的电流值往复变换,将荧光灯点亮,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这种驱动器就显得成本略高一点,或者说采用更简单的电路也可使驱动电路的成本得到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个三极管及有关电子元件组成的驱动电路代替目前采用二个三极管及有关电子元件组成的驱动电路,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本技术由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元件组成,二极管D1-D4组成桥式整流,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后一端接三极管Q1偏压电阻R1、R1的另一端接接Q1的基极;接电感线圈L2与L3的连接点。L2的另一端接谐振电容C2、接隔离电容C4、接Q1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5的(+)。桥式整流后的另一端接旁路电容C1的一端,C1的另一端接回授线圈L1,L1的另一端接Q1的基极;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二极管D5的(-)。隔离电容C4的另一端接储能线圈L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春萍
申请(专利权)人:田春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