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交换光纤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99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可交换光纤连接器组件,包括一对光纤连接器以及切换结构。各光纤连接器具有第一扣持部与第一止挡部。切换结构具有一对导槽,光纤连接器分别穿设于导槽,且光纤连接器沿对应的导槽可移动且可转动。切换结构还具有多个第二扣持部与多个第二止挡部,位于各导槽的相对两端。各光纤连接器以第一扣持部扣持于其中一第二扣持部,且使与被扣持的第二扣持部相邻的第二止挡部位于第一止挡部的移动路径上。径上。径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交换光纤连接器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可交换光纤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光纤具有高频宽、低损耗的优点,近年来已广泛作为讯号的传输媒介,也因此随着光通讯网路的技术扩展,而得以造成如网际网路及内部网路之广域网路的普及,同时也使通讯流量得以提升。
[0003]此外,许多光纤连接器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插头,得以进行多通道的通信。有时,在使用上希望能虽着需求而交换或改变插头的布置,但在现有技术下,若不将连接器从其对应的光纤脱离连接或分离、切换布置而将连接器重新连接到光纤的情况,是不可能执行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交换光纤连接器组件,其一对光纤连接器能在不拆卸的情形下运动,以顺利达到交换光纤连接器的目的。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可交换光纤连接器组件,包括一对光纤连接器以及切换结构。各光纤连接器具有第一扣持部与第一止挡部。切换结构具有一对导槽,光纤连接器分别穿设于导槽,且光纤连接器沿对应的导槽可移动且可转动。切换结构还具有多个第二扣持部与多个第二止挡部,位于各导槽的相对两端。各光纤连接器以第一扣持部扣持于其中一第二扣持部,且使与被扣持的第二扣持部相邻的第二止挡部位于第一止挡部的移动路径上。
[0006]优选地,上述的一对导槽是圆形轨迹的局部。
[0007]优选地,上述各导槽的圆心角为90度。
[0008]优选地,上述的一对光纤连接器用以传送/接收的光讯号彼此相异。
[0009]优选地,上述的可交换光纤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扣持件与缆线模组,光纤连接器穿过切换结构而连接至缆线模组,扣持件扣持光纤连接器与缆线模组,以限制光纤连接器相对于切换结构移动。
[0010]优选地,上述的切换结构包括壳体与盖体,盖体具有上述的一对导槽,壳体具有上述的多个第二扣持部与多个第二止挡部。
[0011]优选地,上述的切换结构还具有多个导引肋,分别设置于各导槽的侧缘。各光纤连接器通过第一扣持部沿导引肋而于对应的导槽移动。
[0012]优选地,上述的切换结构包括壳体与盖体,盖体具有一对导槽,壳体具有上述的多个第二扣持部、多个第二止挡部与多个导引肋。
[0013]优选地,上述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一扣持部与第一止挡部互呈颠倒相对。
[0014]优选地,上述的第一扣持部位于光纤连接器的插头尾段,且是具T字形轮廓的凸部。
[0015]优选地,上述的第一止挡部位于光纤连接器的插头尾段,且是具楔形轮廓的凸部。
[0016]优选地,上述的第一扣持部与第一止挡部隔着光纤连接器的插头尾段而彼此背对。
[0017]优选地,各光纤连接器以第一扣持部扣持于其中一第二扣持部,且使与被扣持的第二扣持部相邻的第二止挡部位于第一止挡部的旋转路径上,且所述一对光纤连接器以相同方向旋转而扣持于切换结构或从切换结构释放。
[0018]基于上述,光纤连接器组件的一对光纤连接器分别可移动地穿设于切换结构的一对导槽,以让光纤连接器可沿导槽进行移动与转动,其中各光纤连接器具第一扣持部与第一止挡部,能与导槽相对两端处的第二扣持部与第二止挡部产生对应结构连结与否而扣持于切换结构或从切换结构释放。据此,使用者可依所需而如上述改变光纤连接器在切换结构上的位置,进而调整光纤连接器组件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方位,而达到交换光纤连接器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交换光纤连接器组件的示意图。
[0020]图2与图3分别是图1的可交换光纤连接器组件的爆炸图。
[0021]图4是图1的可交换光纤连接器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0022]图5至图8绘示光纤连接器的交换过程。
[0023]图9绘示经过交换过程的光纤连接器的示意图。
[0024]图10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可交换光纤连接器组件的部分构件示意图。
[0025]符号说明100:光纤连接器组件110、120:光纤连接器111、121:第一扣持部112、122:第一止挡部113、123:凹陷130、230:切换结构131、231:盖体131a、232a:卡槽132、232:壳体132a、231a:卡勾140:扣持件141:C形扣环142:凸部150:缆线模组A1、A2、A3、A4:导引肋B1、B2、B3、B4:第二扣持部C1、C2、C3、C4:第二止挡部T1、T2:导槽X

Y

Z:直角坐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交换光纤连接器组件的示意图。图2与图3分别是图1的可交换光纤连接器组件的爆炸图。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可交换光纤连接器组件100(后续简称光纤连接器组件100)包括一对光纤连接器110、120、切换结构130、扣持件140以及缆线模组150。光纤连接器110、120分别穿过切换结构130而连接至缆线模组150,图2与图3所示光纤连接器110、120的组装线也可代表光纤芯线,其从光纤连接器110、120延伸并连接缆线模组150。各光纤连接器110、120具有第一扣持部111、121与第一止挡部112、122。切换结构130具有一对导槽T1、T2,光纤连接器110、120分别穿设于导槽T1、T2,且光纤连接器110、120沿对应的导槽T1、T2可移动且可转动。
[0027]扣持件140扣持光纤连接器110、120与缆线模组150,以限制光纤连接器110、120相对于切换结构130移动。如图2与图3所示,扣持件140的一端具有C形扣环141,其用以扣持于缆线150邻接切换结构130处,而扣持件140的另一端具有一对凸部142,其分别扣持于光纤连接器110、120的凹陷113、123。简单地说,虽然光纤连接器110、120相对于切换结构130存在相对运动的可能,但以扣持件140将光纤连接器110、120与缆线模组150扣持在一起,而能有效移除前述运动的可能。
[0028]在本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110、120用以传送/接收的光讯号彼此相异,例如是彼此极性不同。故,为了能提供使用者清楚辨识光纤连接器110、120的相对位置与对接方位,因此光纤连接器组件100在切换结构130的不同表面上提供编号「X」、编号「Y」、编号「W」与编号「N」,同时也在光纤连接器110、120的插头结构上的不同表面提供对应上述四种编号,以让使用者能得知当下光纤连接器110、120的对接方位。举例来说,图1至图3所示,光纤连接器110的侧面具有与切换结构130对应的编号「X」,而光纤连接器120的侧面也具有与切换结构130对应的。在此,本实施例一并提供直角座标X

Y

Z,并让直角座标X

Y

Z能与切换结构130的编号「X」、「Y」存在对应关系。也就是说,直角座标X

Y

Z是以切换结构130作为基准,图中所示并排于编号「X」方位的光纤连接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交换光纤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一对光纤连接器,各所述光纤连接器具有第一扣持部与第一止挡部;以及切换结构,具有一对导槽,所述一对光纤连接器分别穿设于所述一对导槽,所述光纤连接器沿对应的所述导槽可移动且可转动,其中所述切换结构还具有多个第二扣持部与多个第二止挡部,位于各所述导槽的相对两端,各所述光纤连接器以所述第一扣持部扣持于其中一所述第二扣持部,且使与被扣持的所述第二扣持部相邻的所述第二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的移动路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交换光纤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导槽是圆形轨迹的局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交换光纤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槽的圆心角为9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交换光纤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光纤连接器用以传送/接收的光讯号彼此相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交换光纤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扣持件与缆线模组,所述一对光纤连接器穿过所述切换结构而连接至所述缆线模组,所述扣持件扣持所述一对光纤连接器与所述缆线模组,以限制所述一对光纤连接器相对于所述切换结构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交换光纤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结构包括壳体与盖体,所述盖体具有所述一对导槽,所述壳体具有所述多个第二扣持部与所述多个第二止挡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嘉容许琮尧
申请(专利权)人:连讯通信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