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烹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烹调器。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例如如日本特开2007
‑
280744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已知有利用加热线圈对载置在顶板上的锅等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的加热烹调器。上述专利文献所记载的加热烹调器通过将加热线圈和逆变器并排配置而薄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近年来,谋求加热烹调器进一步薄型化。越是薄型化,加热烹调器内部的温度越上升。因此,对加热烹调器要求薄型化和高散热性能。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加热烹调器中确保薄型化和高散热性能。
[0005]本技术的一个方案的加热烹调器具备用于载置加热对象的顶板、框体、加热线圈、控制基板、以及操作单元。
[0006]框体支承顶板,在第一方向的一方的端部具备吸气口。加热线圈配置在框体内且顶板的下方。控制基板配置在框体内且加热线圈的下方。操作单元配置在框体内且吸气口与控制基板之间。
[0007]控制基板具有第一发热部件、第二发热部件、与第一发热部件热连接的第一散热器、以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烹调器具备:顶板,其用于载置加热对象;框体,其支承所述顶板,且在第一方向上的一方的端部具备吸气口;加热线圈,其配置在所述框体内且所述顶板的下方;控制基板,其配置在所述框体内且所述加热线圈的下方;以及操作单元,其配置在所述框体内且所述吸气口与所述控制基板之间,所述控制基板具有第一发热部件、第二发热部件、与所述第一发热部件热连接的第一散热器、以及与所述第二发热部件热连接的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配置在所述加热线圈与所述操作单元之间,所述第二散热器以所述第二散热器的一部分和所述操作单元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相邻的方式朝向所述吸气口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部件及所述第二发热部件配置在所述控制基板的靠近所述吸气口侧的端部,所述第一散热器与所述第一发热部件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第二发热部件的上表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从所述第一发热部件朝向所述吸气口延伸,所述第二散热器从所述第二发热部件朝向所述吸气口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烹调器还具备:第一吸气风扇,其配置在所述第一散热器与所述吸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野正人,小川贤治,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