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824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6
本保护器件(1000)具备:熔丝元件(102),在第一方向通电;滑动件(103),具有在X方向延伸的板状部(130)、立起设置于板状部(130)上的遮蔽部(131)以及贯通遮蔽部(131)的遮蔽部贯通孔(132);以及壳体(106),具有容纳熔丝元件(102)的一部分和滑动件(103)的容纳部(160),容纳部(160)具有:遮蔽部容纳空间(160a),可供遮蔽部(131)在Z方向移动;以及板状部移动空间(160b),可供板状部(130)在Z方向移动,在熔丝元件(102)熔断前,滑动件(103)和熔丝元件(102)以熔丝元件(102)被插入至遮蔽部贯通孔(132)的状态容纳于壳体(106)。(132)的状态容纳于壳体(106)。(132)的状态容纳于壳体(10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保护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护器件。
[0002]本申请基于2020年8月27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20-143435号、以及2021年8月18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21-133455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技术介绍

[0003]以往,具有在流过超过额定的电流时发热熔断而阻断电流路径的熔丝元件。具备熔丝元件的保护器件(熔丝器件)例如用于使用了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组。
[0004]近年来,锂离子二次电池不仅在移动设备中使用,还在电动汽车、蓄电池等广泛的领域中使用。因此,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大容量化不断发展。与之相伴,要求设置于具有大容量的锂离子电池并具有高电压且大电流的电流路径的电池组的保护器件。
[0005]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熔丝:在熔丝中流过大的过电流,可熔体金属气化,产生电弧放电,利用此时的大的空间的压力上升使阻断构件在从大的空间朝向小的空间的方向上移动,由所述阻断构件封闭连结孔。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324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0]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熔丝是在交联的可熔体(熔丝元件)的两端部配置阻断构件的构成。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线状的均匀的可熔体中,在可熔体熔断时被熔断的熔断部是其中心部。因此,为了利用因伴随电弧放电的可熔体的金属气化引起的内压上升使阻断构件封闭连结孔,阻断构件需要物理性地切断可熔体。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熔丝中,存在无法增大可熔体的剖面积,难以使额定电流变大这样的问题。
[0011]在高电压用的保护器件中,当熔丝元件熔断时,会产生电弧放电。当产生电弧放电时,有时熔丝元件遍及宽范围熔融,气化的金属飞散。在该情况下,可能会因飞散的金属而形成新的通电路径,或飞散的金属附着于端子等周围的电子零件。
[0012]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熔丝元件熔断时产生的电弧放电迅速地熄灭(灭弧)的保护器件。
[001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以下的手段。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的保护器件具备:熔丝元件,在第一方向通电;滑动件,由绝缘材料构成,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板状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立起设置于所述板状部上的遮蔽部以及贯通所述遮蔽部的遮蔽部贯通孔;以及壳体,由绝缘材料构成,在内部具有容纳所述熔丝元件的一部分和所述滑动件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具有:
遮蔽部容纳空间,容纳所述遮蔽部,可供所述遮蔽部在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及板状部移动空间,容纳所述板状部,可供所述板状部在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在所述熔丝元件熔断前,所述滑动件和所述熔丝元件以所述熔丝元件被插入至所述遮蔽部贯通孔的状态容纳于所述壳体。
[0016]就上述方案的保护器件而言,也可以是,所述熔丝元件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阻断部,在从所述第一端部朝向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上通电,在所述熔丝元件熔断前,所述熔丝元件的所述阻断部配置于所述滑动件的所述遮蔽部贯通孔内。
[0017]就上述方案的保护器件而言,也可以是,所述滑动件受到由伴随所述熔丝元件的熔断而产生的放电引起的上升压力而在所述容纳部内移动,所述遮蔽部将所述熔丝元件的熔断面之间阻断。
[0018]就上述方案的保护器件而言,也可以是,具备对所述熔丝元件进行加热的发热体。
[0019]就上述方案的保护器件而言,也可以是,所述发热体为电阻体,所述保护器件具备与所述发热体的两端电连接的供电线,发热体与所述熔丝元件电独立,所述供电线经由设于所述壳体的供电线孔被引出至外部。
[0020]就上述方案的保护器件而言,也可以是,所述壳体具有将所述板状部移动空间与所述壳体的外部相连的外部泄漏孔。
[0021]就上述方案的保护器件而言,也可以是,所述壳体是多个壳体构件一体化而成的。
[0022]就上述方案的保护器件而言,也可以是,在所述多个壳体构件的对置的至少一个接合面具有粘接区域和粘接剂侵入阻止槽,所述粘接剂侵入阻止槽设置于所述粘接区域与所述容纳部之间,防止所述粘接剂侵入所述容纳部空间。
[0023]就上述方案的保护器件而言,也可以是,所述滑动件是多个滑动件构件一体化而成的。
[0024]就上述方案的保护器件而言,也可以是,所述壳体和所述滑动件的至少一方的材料的耐电痕化指标CTI为500V以上。
[0025]就上述方案的保护器件而言,也可以是,所述壳体和所述滑动件的至少一方的材料是选自由尼龙系树脂、聚邻苯二甲酰胺系树脂、以及特氟龙(注册商标)系树脂构成的组中的树脂材料的任一种。
[0026]就上述方案的保护器件而言,也可以是,所述熔丝元件由层叠体构成,所述层叠体在厚度方向层叠有由低熔点金属构成的内层和由高熔点金属构成的外层。
[0027]就上述方案的保护器件而言,也可以是,所述低熔点金属由Sn或以Sn为主成分的金属构成,所述高熔点金属由Ag或Cu、或以Ag或Cu为主成分的金属构成。
[0028]就上述方案的保护器件而言,也可以是,所述熔丝元件具有缓和所述第一方向的热膨胀和热收缩压力的弯曲部。
[0029]就上述方案的保护器件而言,也可以是,第一端子连接于所述熔丝元件的所述第一端部,第二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固定于所述壳体。
[003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的保护器件具备:熔丝元件,在第一方向通电;滑动件,由绝缘材料构成,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从所述板状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缘部与作为该第一缘部的相反侧的缘部的第二缘部之间的位置立起设置于与所述第一方向交
叉的第二方向的遮蔽部、以及贯通所述遮蔽部的遮蔽部贯通孔;以及壳体,由绝缘材料构成,在内部具有容纳所述熔丝元件的一部分和所述滑动件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具有:熔丝元件容纳空间,容纳所述熔丝元件;遮蔽部容纳空间,容纳所述遮蔽部,可供所述遮蔽部在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及板状部移动空间,容纳所述板状部,可供所述板状部在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熔丝元件容纳空间与所述遮蔽部容纳空间交叉,在所述熔丝元件熔断前,所述滑动件和所述熔丝元件以所述熔丝元件被插入至所述遮蔽部贯通孔的状态容纳于所述壳体。
[0031]就上述方案的保护器件而言,也可以是,所述熔丝元件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阻断部,在从所述第一端部朝向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方向通电,在所述熔丝元件熔断前,所述熔丝元件的所述阻断部配置于所述滑动件的所述遮蔽部贯通孔内。
[0032]就上述方案的保护器件而言,也可以是,所述阻断部的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面的剖面积比所述阻断部以外的区域的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面的剖面积小。
[0033]就上述方案的保护器件而言,也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保护器件,具备:熔丝元件,在第一方向通电;滑动件,由绝缘材料构成,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板状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立起设置于所述板状部上的遮蔽部以及贯通所述遮蔽部的遮蔽部贯通孔;以及壳体,由绝缘材料构成,在内部具有容纳所述熔丝元件的一部分和所述滑动件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具有:遮蔽部容纳空间,容纳所述遮蔽部,可供所述遮蔽部在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及板状部移动空间,容纳所述板状部,可供所述板状部在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在所述熔丝元件熔断前,所述滑动件和所述熔丝元件以所述熔丝元件被插入至所述遮蔽部贯通孔的状态容纳于所述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器件,其中,所述熔丝元件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阻断部,在从所述第一端部朝向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方向通电,在所述熔丝元件熔断前,所述熔丝元件的所述阻断部配置于所述滑动件的所述遮蔽部贯通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护器件,其中,所述滑动件受到由伴随所述熔丝元件的熔断而产生的放电引起的上升压力而在所述容纳部内移动,将所述熔丝元件的熔断面之间阻断。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器件,其中,具备对所述熔丝元件进行加热的发热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器件,其中,所述发热体为电阻体,所述保护器件具备与所述发热体的两端电连接的供电线,发热体与所述熔丝元件电独立,所述供电线经由设于所述壳体的供电线孔被引出至外部。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器件,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将所述板状部移动空间与所述壳体的外部相连的外部泄漏孔。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器件,其中,所述壳体是多个壳体构件一体化而成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器件,其中,在所述多个壳体构件的对置的至少一个接合面具有粘接区域和粘接剂侵入阻止槽,所述粘接剂侵入阻止槽设置于所述粘接区域与所述容纳部之间,防止所述粘接剂侵入所述容纳部空间。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器件,其中,所述滑动件是多个滑动件构件一体化而成的。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器件,其中,所述壳体和所述滑动件的至少一方的材料的耐漏电起痕指标CTI为500V以上。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器件,其中,所述壳体和所述滑动件的至少一方的材料是选自由尼龙系树脂、聚邻苯二甲酰胺系树
脂、以及注册商标特氟龙系树脂构成的组中的树脂材料的任一种。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器件,其中,所述熔丝元件由层叠体构成,所述层叠体在厚度方向层叠有由低熔点金属构成的内层和由高熔点金属构成的外层。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保护器件,其中,所述低熔点金属由Sn或以Sn为主成分的金属构成,所述高熔点金属由Ag或Cu、或以Ag或Cu为主成分的金属构成。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器件,其中,所述熔丝元件具有缓和所述第一方向的热膨胀和热收缩压力的弯曲部。15.根据权利要求2~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器件,其中,第一端子连接于所述熔丝元件的所述第一端部,第二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固定于所述壳体。16.一种保护器件,具备:熔丝元件,在第一方向通电;滑动件,由绝缘材料构成,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从所述板状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缘部与作为该第一缘部的相反侧的缘部的第二缘部之间的位置立起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遮蔽部、以及贯通所述遮蔽部的遮蔽部贯通孔;以及壳体,由绝缘材料构成,在内部具有容纳所述熔丝元件的一部分和所述滑动件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具有:熔丝元件容纳空间,容纳所述熔丝元件;遮蔽部容纳空间,容纳所述遮蔽部,可供所述遮蔽部在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及板状部移动空间,容纳所述板状部,可供所述板状部在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熔丝元件容纳空间与所述遮蔽部容纳空间交叉,在所述熔丝元件熔断前,所述滑动件和所述熔丝元件以所述熔丝元件被插入至所述遮蔽部贯通孔的状态容纳于所述壳体。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保护器件,其中,所述熔丝元件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阻断部,在从所述第一端部朝向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方向通电,在所述熔丝元件熔断前,所述熔丝元件的所述阻断部配置于所述滑动件的所述遮蔽部贯通孔内。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保护器件,其中,所述阻断部的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面的剖面积比所述阻断部以外的区域的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面的剖面积小。19.根据权利要求16~18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器件,其中,所述滑动件受到由伴随所述熔丝元件的熔断而产生的放电引起的上升压力而在所述容纳部内移动,所述遮蔽部将所述熔丝元件容纳空间遮蔽。20.根据权利要求16~19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器件,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将所述熔丝元件容纳空间与所述板状部移动空间相连的内部泄漏孔。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保护器件,其中,
由所述熔丝元件熔断时产生的放电引起的所述熔丝元件容纳空间内的上升压力经由所述内部泄漏孔使所述滑动件滑动,所述遮蔽部将所述熔丝元件容纳空间与所述遮蔽部容纳空间的交叉部遮蔽。22.根据权利要求16~21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器件,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将所述板状部移动空间与所述壳体的外部相连的外部泄漏孔。23.根据权利要求16~22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器件,其中,具备对所述熔丝元件进行加热的发热体。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保护器件,其中,所述发热体配置于所述熔丝元件容纳空间的隔着所述遮蔽部容纳空间的两处,两个所述发热体通过发热体用熔丝元件并联连接,且所述保护器件具备与所述发热体的两端电连接的供电线,发热体与所述熔丝元件电独立,所述供电线经由设于所述壳体的供电线孔被引出至外部。25.根据权利要求16~24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器件,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田吉弘
申请(专利权)人:迪睿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