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生产具有铝基防腐蚀覆层的扁钢产品的方法和具有铝基防腐蚀覆层的扁钢产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具有预合金化防腐蚀覆层的扁钢产品的方法。
[0002]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预合金化防腐蚀覆层的扁钢产品。
[0003]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具有完全合金化防腐蚀覆层的钢制部件的方法。
[0004]最后,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完全合金化防腐蚀覆层的钢制部件。
技术介绍
[0005]术语“扁钢产品”在这里包括所有长度远远大于厚度的轧制产品。这些产品包括钢带、钢板,以及由其获得的裁切件和板坯。
[0006]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这里给出的合金含量的任何数值都应理解为以“重量%”为单位的数值。
[0007]除非另有说明,组织结构组分的百分比数值和层中各相的百分比数值以体积为基础(体积%)。然而,这些数值是以金相磨片中的面积百分比来确定的。
[0008]预合金化的防腐蚀覆层理解为这样一种覆层,其中扩散有一定比例的铁,但尚未达到完全、充分的合金化。因此,预合金化防腐蚀覆层的特征在于铁含量在30
‑
45重量%之间,优选在30
‑
40重量%之间,特别优选在35
‑
40重量%之间。与此相对,完全合金化的防腐蚀覆层中的铁含量要高得多,为至少45重量%,尤其是至少50重量%,优选是50重量%到70重量%。正如后面所阐明的,防腐蚀覆层必要时包括不同的层和相。在这种情况下,防腐蚀覆层的铁含量应理解为各层和各相上的平均值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用于生产具有预合金化的防腐蚀覆层(13)的扁钢产品(9)的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
提供涂层的扁钢产品(9),其包括钢基材(11),所述钢基材具有至少存在于所述钢基材(11)的一侧的铝基的防腐蚀覆层(13),所述铝基的防腐蚀覆层含有0.5
‑
15重量%的Si,选择性的最多5重量%的铁,选择性的最多5重量%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和选择性的最高15重量%的Zn,以及选择性的进一步组分,其含量总和限制在最多2.0重量%,并且其余为铝;
‑
对所述涂层的扁钢产品(9)进行热处理,包括以下分步:i.在炉中加热涂层的扁钢产品(9),炉温T在950℃和1150℃之间,炉内停留时间t
v
在40s和150s之间,其中炉温的选择使得涂层的扁钢产品(9)在500℃至700℃的温度范围内的加热速率超过10K/s;ii.将涂层的扁钢产品(9)保持在Ac3以上的温度,保持时间在20s至60s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防腐蚀覆层(13)被布置在钢基材(11)的两面上,并且两面的施加重量r在50g/m2和200g/m2之间,其中停留时间t
v
符合下式:其中T=℃为单位的炉温,d=mm为单位的扁钢产品(9)的厚度,t
v
=s为单位的炉内停留时间,r=g/m2为单位的两侧的施加重量。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基的防腐蚀覆层(13)含有0.5
‑
15重量%的硅,选择性的最多5重量%的铁,选择性的最多5重量%的镁,其余为铝。4.具有预合金化的防腐蚀覆层(13)的扁钢产品(9),其包括钢基材(11),所述钢基材具有至少存在于所述钢基材(11)的一侧的预合金化的铝基的防腐蚀覆层(13),尤其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意一项所述生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蚀覆层(13)的平均铁含量为30
‑
45重量%,其中所述防腐蚀覆层(13)包括:
‑
低硅相(17),其除了不可避免的杂质外,还含有1
‑
10重量%的Si、10
‑
50重量%的Fe、最多1重量%的Mn和40
‑
80重量%的铝,以及
‑
富硅相(15),其除不可避免的杂质外,还含有10
‑
15重量%的Si,25
‑
50重量%的Fe,最多1重量%的Mn和40
‑
80重量%的铝,其中所述富硅相孤岛状地分布在所述低硅相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预合金化的防腐蚀覆层(13)的扁钢产品(9),包括:
‑
具有Fe3Al和Fe2Al5的厚度在1μm和6μm之间的扩散层(19),其与钢基材(11)相邻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预合金化的防腐蚀覆层(13)的扁钢产品(9),包括:
‑
技术研发人员:扬科,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虏伯钢铁欧洲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