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型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542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穿透型太阳能电池,包含可透光区及不可透光区。可透光区包含基板及依序设置于基板上的第一透明导电层、光伏电池层、第二透明导电层、第一金属层、保护层及第二金属层。其中,第二透明导电层完整覆盖光伏电池层的上表面,且第一金属层部分覆盖第二透明导电层的上表面。导电层的上表面。导电层的上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透型太阳能电池


[0001]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电池的
,尤其涉及一种穿透型太阳能电池。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电池因为在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与安全问题,故被视为绿色能源,且随着其技术发展而能依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进行装设。
[0003]举例而言,一般常见的太阳能电池为不透光设计,因此对所装设的区域来说便具有优异的遮光效果。然而,当装设太阳能电池的区域欲兼顾采光需求时,则可采用穿透型太阳能电池来达成其目的。
[0004]如图1所示,现有的穿透型太阳能电池100具有可透光区110及环绕可透光区110设置的不可透光区120,且于可透光区110中,其所具有的结构为一条一条的线型(如A区域所示),并透过1%

50%的覆盖面积比例来提供光的穿透率。
[0005]详细而言,如图2及图3所示,可透光区110包含基板111及依序设置于基板111上的第一透明导电层112、光伏电池层113、第一金属层114、保护层115及第二金属层116。其中,保护层115用以覆盖第一透明导电层112、光伏电池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透型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含:可透光区;以及不可透光区,环绕所述可透光区设置;其中,所述可透光区包含:基板;第一透明导电层、光伏电池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及第一金属层,依序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保护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覆盖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光伏电池层、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及所述第一金属层;以及第二金属层,设置于所述保护层上;其中,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完整覆盖所述光伏电池层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一金属层部分覆盖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上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透型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具有第一厚度,所述光伏电池层具有第二厚度,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具有第三厚度,且所述第一厚度介于0.05

5微米(um)之间,所述第二厚度介于0.05

5微米之间,所述第三厚度介于0.05

5微米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透型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具有第四厚度,所述保护层具有第五厚度,所述第二金属层具有第六厚度,且所述第四厚度介于0.05

5微米之间,所述第五厚度介于0.25

25微米之间,所述第六厚度介于0.05

5微米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哲耀周凯茹康镇玺江宜达
申请(专利权)人: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