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手架管矫直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537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脚手架管矫直架,属于矫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立柱管、第一受力支撑管和第二受力支撑管;所述立柱管设有四根,且四根所述立柱管呈矩形分布;所述第一受力支撑管通过连接扣件水平连接在矩形同一边上的两根立柱管上;所述第二受力支撑管通过连接扣件水平连接在另外两根立柱管上;所述第一受力支撑管的高度低于第二受力支撑管的高度。通过利用搭建脚手架的现有管材,搭建一个能够对待矫直钢管形成杠杆支点的架体;其中第一受力支撑管作为支点,第二受力支撑管作为压点,在人工撬压的操作下,对待矫直钢管的弯曲形变进行修复,本架体通过就地取材,降低了额外专用矫直设备的投入,达到了控制成本的目的。达到了控制成本的目的。达到了控制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手架管矫直架


[0001]本技术属于矫直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脚手架管矫直架。

技术介绍

[0002]在工程的施工建设中,脚手架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在应用过程中,架管的折旧与损耗也是不可避免的,其中架管弯曲变形是常见的情况之一,而绝大多数变形是可逆的,当现场架管出现弯曲时,一般运用简单的力学原理根据现场情况寻找有合适的支点对待矫直钢管进行校直,这样容易对现场支点造成损坏,如果采购专用的架管校直机械,会大大增加施工成本,不利于项目成本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脚手架钢管在出现可修复的弯曲形变后,使用专用的矫直设备造价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脚手架管矫直架。
[0004]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脚手架管矫直架,包括立柱管、第一受力支撑管和第二受力支撑管;
[0006]所述立柱管设有四根,且四根所述立柱管呈矩形分布;
[0007]所述第一受力支撑管通过连接扣件水平连接在矩形同一边上的两根立柱管上;所述第二受力支撑管通过连接扣件水平连接在另外两根立柱管上;
[0008]所述第一受力支撑管的高度低于第二受力支撑管的高度。
[0009]通过利用搭建脚手架的现有管材,搭建一个能够对待矫直钢管形成杠杆支点的架体;其中第一受力支撑管作为支点,第二受力支撑管作为压点,在人工撬压的操作下,对待矫直钢管的弯曲形变进行修复,本架体通过就地取材,降低了额外专用矫直设备的投入,达到了控制成本的目的。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立柱管的下部设有能够对其进行支撑的底座。通过设置底座可降低重心高度,以增加架体的稳定程度。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底座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底边管,所述底边管与第一受力支撑管在水平面垂直,且底边管通过连接扣件与第一受力支撑管及第二受力支撑管同侧的两根立柱管相接。通过两根底边管减少占用地面空间,提高对复杂地面环境的适应性。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底座还包括两根分别与第一受力支撑管和第二受力支撑管相平行的第一加强管,所述第一加强管设置于底边管上方,且第一加强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扣件一并连接底边管和立柱管。通过第一加强管增加横跨两根立柱管下部的稳定程度。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第一受力支撑管和第二受力支撑管均设有能够限位待矫直钢管的限位件,两限位件沿第一受力支撑管的轴心线上间距设置。两个限位件可以避免待矫直钢管在矫直过程中发生偏移滑动。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限位件为限位管,两根所述限位管在与第一受力支撑管垂直的竖直面内平行;一根所述限位管的一端部与第一受力支撑管相接,另一端部与第二受力支撑管下方的第一加强管相接;另一根所述限位管的一端部与第二受力支撑管相接,另一端部与第一受力支撑管下方的第一加强管相接。倾斜的两个限位管不但可以对待矫直钢管进行限位,还能够增加第一受力支撑管、第二受力支撑管及两个第一加强管中间的结构强度。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底边管的上方设有与其平行的第二加强管,所述第二加强管通过连接扣件一并连接两根所述立柱。通过第二加强管可有效增加在底边管长度方向上的两根立柱管上部的结构强度。
[0016]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利用搭建脚手架的现有管材,搭建一个能够对待矫直钢管形成杠杆支点的架体;其中第一受力支撑管作为支点,第二受力支撑管作为压点,在人工撬压的操作下,对待矫直钢管的弯曲形变进行修复,本架体通过就地取材,降低了额外专用矫直设备的投入,达到了控制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1、立柱管,2、第一受力支撑管,3、第二受力支撑管,4、底座,41、底边管,42、第一加强管,5、第二加强管,6、限位件,7、待矫直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0021]如附图所示,一种脚手架管矫直架,包括立柱管1、第一受力支撑管2和第二受力支撑管3;所述立柱管1设有四根,且四根所述立柱管1呈矩形分布;所述第一受力支撑管2通过连接扣件水平连接在矩形同一边上的两根立柱管1上;所述第二受力支撑管3通过连接扣件水平连接在另外两根立柱管1上。通过利用搭建脚手架的现有管材,搭建一个能够对待矫直钢管7形成杠杆支点的架体。
[0022]所述第一受力支撑管2的高度低于第二受力支撑管3的高度。其中第一受力支撑管2作为支点,第二受力支撑管3作为压点,在人工撬压的操作下,对待矫直钢管7的弯曲形变进行修复。
[0023]所述第一受力支撑管2的水平高度在1.2m

1.4m之间。这个高度,以便于操作人员对弯曲方向朝上的待矫直钢管7进行弯腰下压。
[0024]所述立柱管1的下部设有能够对其进行支撑的底座4。通过设置底座4可降低重心
高度,以增加架体的稳定程度。
[0025]所述底座4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底边管41,所述底边管41与第一受力支撑管2在水平面垂直,且底边管41通过连接扣件与第一受力支撑管2及第二受力支撑管3同侧的两根立柱管1相接。通过两根底边管41减少占用地面空间,提高对复杂地面环境的适应性。
[0026]所述底座4还包括两根分别与第一受力支撑管2和第二受力支撑管3相平行的第一加强管42,所述第一加强管42设置于底边管41上方,且第一加强管42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扣件一并连接底边管41和立柱管1。通过第一加强管42增加横跨两根立柱管1下部的稳定程度。
[0027]所述底边管41的上方设有与其平行的第二加强管5,所述第二加强管5通过连接扣件一并连接两根所述立柱。通过第二加强管5可有效增加在底边管41长度方向上的两根立柱管1上部的结构强度。
[0028]为了节省对空间的占用,所述底边管41可以为一小段,即与第二加强管5的长度相等即可;使用时,选择规格即管径小于底边管41管径的钢管贯穿式插入,通过在底边管41内插入的钢管形成在地面上的有效支撑。即完成了对空间占用的节省,同时,有提高了装配的便捷程度。
[0029]所述第一受力支撑管2和第二受力支撑管3均设有能够限位待矫直钢管7的限位件6,两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手架管矫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管(1)、第一受力支撑管(2)和第二受力支撑管(3);所述立柱管(1)设有四根,且四根所述立柱管(1)呈矩形分布;所述第一受力支撑管(2)通过连接扣件水平连接在矩形同一边上的两根立柱管(1)上;所述第二受力支撑管(3)通过连接扣件水平连接在另外两根立柱管(1)上;所述第一受力支撑管(2)的高度低于第二受力支撑管(3)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架管矫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管(1)的下部设有能够对其进行支撑的底座(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脚手架管矫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底边管(41),所述底边管(41)与第一受力支撑管(2)在水平面垂直,且底边管(41)通过连接扣件与第一受力支撑管(2)及第二受力支撑管(3)同侧的两根立柱管(1)相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脚手架管矫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还包括两根分别与第一受力支撑管(2)和第二受力支撑管(3)相平行的第一加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凯马德良邵洪儒王治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