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平衡车,属于平衡车技术领域,平衡车包括支撑架和两个车轮,两个车轮的轮轴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两端部,所述平衡车包括踩踏件,所述平衡车上具有脚踏区域,所述脚踏区域完全位于所述踩踏件上;所述踩踏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可摆动且可上下浮动设置。当用户正常使用平衡车时,用户的脚底接触平衡车的区域为脚踏区域,脚踏区域完全落在上下浮动的踩踏件上,避免脚踏区域存在两个相对活动的部件,提升脚踏区域的整体性。提升脚踏区域的整体性。提升脚踏区域的整体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衡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平衡车
,涉及一种浮动一体式平衡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平衡车主要包括一体式平衡车和扭扭式平衡车。其中扭扭式平衡车包括相对转动设置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两个车轮分别设置在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上,或者两个主体可相对转动地安装在同一转轴上,两个车轮固定在转轴的两端。而一体式平衡车包括一个不能相对转动的支撑架,两个车轮固定在支撑架上,支撑架上设置能够相对支撑架转动的踏板,通过踏板的摆动来控制平衡车的前进或转弯。
[0003]现有的扭扭式平衡车包括感应踏板和感应开关,感应踏板安装在主体的上盖上并相对上盖浮动设置,当用户踩在感应踏板上,感应踏板下沉触发感应开关,使得控制器能够判断用户已经站在平衡车上,控制平衡车进入平衡状态,感应开关触发前平衡车未进入平衡状态。现有的一体式平衡车上的踏板都只能相对于支撑架转动,而不能相对于支撑架上下浮动,不能用于检测用户是否站在平衡车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平衡车,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一体式平衡车的踩踏件不便于浮动设置的缺陷。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平衡车,包括支撑架和两个车轮,两个车轮的轮轴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两端部,其特征在于,
[0007]所述平衡车包括踩踏件,所述平衡车上具有脚踏区域,所述脚踏区域完全位于所述踩踏件上;所述踩踏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可摆动且可上下浮动设置。
[0008]当用户正常使用平衡车时,用户的脚底接触平衡车的区域为脚踏区域,脚踏区域完全落在上下浮动的踩踏件上,避免脚踏区域存在两个相对活动的部件,提升脚踏区域的整体性。如果脚踏区域存在两个相对活动的部件,两个部件之间会存在间隙,则必须通过弹性胶垫盖住间隙,避免异物进入。将脚踏区域完全置于踩踏件上,踩踏件对应的脚踏区域可以不设置存在相对活动的部件,避免活动间隙的产生,可以减少胶垫的使用,脚踏区域对应选材更加广泛,脚踏区域可以完全是同一硬质材料,也可以在硬质材料表面铺设防滑垫。
[0009]优选的,所述踩踏件的第一端部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踩踏件的第二端部浮动且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第二端部浮动设置,而第一端部不可浮动,减少第一端部的活动维度,提高踩踏件整体的稳定性,而且可以减少第一端部相应的浮动结构设置,简化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平衡车包括摆动件,所述摆动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车轮的轮轴上;所述踩踏件和所述摆动件在摆动方向上固定连接,所述踩踏件可浮动设置在所述摆动件上。这样可以简化可浮动部件的整体结构,便于提高踩踏件上下浮动的灵活性。
[0011]优选的,所述踩踏件和所述摆动件之间设有回位件;或者,所述踩踏件和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回位件。回位件能够使得踩踏件自动向上回位。
[0012]优选的,所述摆动件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上设有角度传感单元,所述安装件上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轮轴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用户脚部控制踩踏件摆动,带动摆动件摆动,角度传感器可以是陀螺仪,也可以是可变电阻,能够检测摆动件的角度变化,以配合控制器控制平衡车运动。将安装件连接在轮轴上,无需在支撑架上额外设置相应的转轴,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0013]优选的,所述摆动件包括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安装件上的限位件,当所述踩踏件处于下限位置时,所述踩踏件的第二端部与所述限位件抵接以使所述踩踏件驱动所述摆动件摆动。安装件和限位件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例如安装件采用塑料材质,限位件采用金属材质,限位件能够对踩踏件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踩踏件的摆动能够更加可靠传递到摆动件上。
[0014]优选的,所述限位件上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轮轴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限位件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安装件上。这样踩踏件对限位件的压力可以由轮轴承担,减少压力对安装件的影响。
[0015]优选的,所述安装件具有向上延伸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具有竖向延伸的条形孔,所述踩踏件的第二端部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嵌入所述条形孔。条形孔能够对踩踏件进行前后限位,提高踩踏件第二端部的稳定性。
[0016]优选的,所述踩踏件上设有向下延伸的触发部,所述安装件上设有让位孔,所述安装件位于支撑架的下方,所述安装件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感应开关,所述触发部穿过所述让位孔和所述感应开关对应。踩踏件下移时,触发部下移,感应开关检测到触发部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使得控制器能够获得用户站在踩踏件上的信息,以便控制平衡车进入平衡状态。
[0017]优选的,所述挡板上具有挡泥板,所述支撑架的下方设有底盒,所述底盒具有开口朝上的容纳腔,所述安装件和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支撑架的中部具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的内腔和所述容纳腔相互独立;这样能够避免电池盒中电池产生的热量影响控制器,有利于降低控制器的温度,便于控制器发挥更好的性能。
[0018]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所述第一方管和所述第二方管的端部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可拆卸固定有压板,所述轮轴通过固定板和压板夹持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方管是较强的通用件,成本较低,两根方管结合固定板形成支撑架主体结构,保证支撑架强度的同时,减少用料,也有利于平衡车的轻量化。方管有利于和压板稳定连接,不易发生相对转动。
[0019]优选的,所述安装件上具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上具有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之间;这样能够将安装件限位在轮轴上,无需额外的限位结构,同时提高安装件和轮轴连接的稳定性。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一方管和所述第二方管的中部之间设有铰接梁,所述踩踏件的第一端部铰接在所述铰接梁上;铰接梁能够加强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中部区域的连接强度,便于踩踏件的连接。
[0021]优选的,所述第一方管和/或所述第二方管中空,所述电池盒和所述控制器之间具有经过所述第一方管和/或第二方管的布线通道;这样可以减少导线外露,减少导线防护结构,简化平衡车整体结构。
[0022]优选的,所述踩踏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触发件和踏板,所述触发件上具有触发部。这样触发件和踏板可以采用不同的材质制成,例如触发件采用塑料件,以便加工出触发部等较为复杂的结构,踏板采用金属件,降低踩踏件形变风险,提高整体强度。
[002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平衡车,当用户正常使用平衡车时,用户的脚底接触平衡车的区域为脚踏区域,脚踏区域完全落在上下浮动的踩踏件上,避免脚踏区域存在两个相对活动的部件,提升脚踏区域的整体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平衡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平衡车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触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平衡车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平衡车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平衡车,包括支撑架(100)和两个车轮(200),两个车轮(200)的轮轴(210)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00)两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车包括踩踏件(300),所述平衡车上具有脚踏区域(310),所述脚踏区域(310)完全位于所述踩踏件(300)上;所述踩踏件(300)相对于所述支撑架(100)可摆动且可上下浮动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件(300)的第一端部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00)上,所述踩踏件(300)的第二端部浮动且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0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车包括摆动件(400),所述摆动件(400)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车轮(200)的轮轴(210)上;所述踩踏件(300)和所述摆动件(400)在摆动方向上固定连接,所述踩踏件(300)可浮动设置在所述摆动件(400)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件(300)和所述摆动件(400)之间设有回位件(320);或者,所述踩踏件(300)和所述支撑架(100)之间设有回位件(32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400)包括安装件(410),所述安装件(410)上设有角度传感单元,所述安装件(410)上具有第一安装孔(411),所述轮轴(210)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4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400)包括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安装件(410)上的限位件(420),当所述踩踏件(300)处于下限位置时,所述踩踏件(300)的第二端部与所述限位件(420)抵接以使所述踩踏件(300)驱动所述摆动件(400)摆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20)上具有第二安装孔(421),所述轮轴(210)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421),所述限位件(420)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安装件(410)上。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410)具有向上延伸的挡板(430),所述挡板(430)上具有竖向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钭俊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群英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