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环切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35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泌尿外科的手术器械,用于施行男性包茎和包皮过长之手术。该器械由环状的内套体和外套体两部分组成。内套体的外缘呈双环刀状,横截面为槽型。内套体的内环光滑无棱。外套体为弹性胶圈。手术依靠双环刀的切割力和弹性胶圈产生的环套挤压力相结合而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大大缩短手术疗程时间,减少组织损伤的机会。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制成系列产品,多次后复使用。(*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一种泌尿外科的手术器械,用于施行男性包茎和包皮过长之手术。现有技术中,已有采用环切器作包皮环切术的例子。此类环切器多是由环状内套体和外套体构成,其中环状内套体带槽的环切器较为先进。其工艺制作简单,在简化手术步骤,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内套体槽缘较宽,环切只是依靠外套体的弹性胶圈产生的持续性环套挤压力阻断血流致组织坏死而实现。这样配带环切器时间势必较长,有可能造成压迫包皮内板致组织损伤或坏死。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包皮环切器,克服其缺点,设计一种通过切割力与阻断血流挤压力相结合达到手术目的,进一步缩短疗程时间的包皮环切刀。本技术由环状内套体和弹性胶圈的外套体组成。其中内套体横截面为槽型,其槽缘呈双环刀状,,内套体的内环光滑无棱。手术可用顺切法和逆切法。顺切法先将环形内套放在龟头和包皮之间,然后隔着包皮将外套胶圈套在环型内套体的双环刀槽缘上。逆切法将过长的包皮翻套并固定在环切刀上,再将胶圈套在环形内套体的双环刀槽缘上,依靠双环刀的切割力和弹性胶圈产生的环套挤压力达到切除过长包皮之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环状内套体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环状内套体的剖视图;本技术的实施例用不锈钢制做环切刀的内套、其内径10——34mm,内缘光滑无棱,外缘呈槽形双环刀状,双环刀距2.5——3mm,内外径相差3——4mm与双环刀配套的是直径6×9mm,宽5mm的乳胶圈。使用本技术做包皮环刀术,手术一般3——5分钟即可完成,手术不出血,包皮环切刀可在术后48小时后取下或随痂皮自行脱落。环切刀除阻断血流外,切割力较强,大大缩短疗程,减少因配带环切器时间较长而可能造成的压迫包皮内板组织损伤的机会。此环切刀可制成系列产品,多次反复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泌尿外科包皮环切术的包皮环切刀,由环状横截面呈槽形的内套体和弹性胶圈的外套体组成,其特征在于环状、横截面为槽形的内套体的槽缘呈双环刀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皮环切刀,其特征在于环状、横截面呈槽形的内套体的内环光滑无棱。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泌尿外科的手术器械,用于施行男性包茎和包皮过长之手术。该器械由环状的内套体和外套体两部分组成。内套体的外缘呈双环刀状,横截面为槽型。内套体的内环光滑无棱。外套体为弹性胶圈。手术依靠双环刀的切割力和弹性胶圈产生的环套挤压力相结合而达到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大大缩短手术疗程时间,减少组织损伤的机会。该技术可制成系列产品,多次反复使用。文档编号A61B17/326GK2158245SQ9322815公开日1994年3月9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13日专利技术者崔文正 申请人:本溪钢铁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泌尿外科包皮环切术的包皮环切刀,由环状横截面呈槽形的内套体和弹性胶圈的外套体组成,其特征在于环状、横截面为槽形的内套体的槽缘呈双环刀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文正
申请(专利权)人:本溪钢铁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