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机械接头、预制构件及预制构件装配体,其中,机械接头包括公连接构件以及母连接构件,当插接部沿开口和轴向通孔插入容纳腔并与卡止组件卡接时,卡止组件与止挡环抵接,插接部的卡接面与卡止组件的卡接面之间、和/或卡止组件的抵接面与止挡环的抵接面之间形成连通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机械接头可灌入液体环氧树脂等结构胶,液体的结构胶可渗透至各个接触面且浸满连通凹槽,结构胶凝固后,使得机械接头各部件之间形成整体,使得公连接构件与母连接构件之间由不能发生相对滑动位移,消除了二者初始连接后发生滑动位移而产生连接缝的可能性,进而也提高了机械接头的抗拔、抗拉性能。抗拉性能。抗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接头、预制构件及预制构件装配体
[0001]本技术涉及接头连接领域,具体涉及机械接头、预制构件及预制构件装配体。
技术介绍
[0002]在竖向预制构件装配时,上、下相邻的两预制构件通常是通过具有公连接构件和母连接构件的机械接头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为:上预制构件的连接端部具有公连接构件或母连接构件、对应的下预制构件具有母连接构件或公连接构件,如此上、下预制构件通过相互匹配的公连接构件和母连接构件实现连接。在上、下预制构件连接的过程中,虽然公连接构件与母连接构件实现了连接,但是公连接构件的插接部长度过长或者母连接构件中定位件轴向定位的位置不够深入,使得插接部不能完全插入母连接件中,存在外露部分,进而使得上、下预制构件的连接端部不能完全对接;进一步的,在工程实际应用中,虽然公连接构件与母连接构件之间卡接固定,但是在拉拔等外力作用下,公连接构件与母连接构件还是容易发生相对滑动位移,产生连接间隙,影响连接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当容纳套填充环氧树脂等结构胶后,公连接构件与母连接构件能固定连接、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位移,且使得上、下预制构件能对接可靠的机械接头。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机械接头,包括:
[0005]公连接构件,其一端可连接上预制构件,另一端具有插接部,以及母连接构件,包括容纳套、止挡环以及可与插接部卡接的卡止组件;容纳套可连接下预制构件,容纳套具有沿轴向分布的容纳腔且容纳套的轴向一端具有连通容纳腔的开口;在远离开口的方向,容纳腔依次设置止挡环、卡止组件;止挡环具有轴向通孔;
[0006]其中,插接部沿开口插入容纳腔内并且卡止组件逆向卡止插接部,插接部的外表面与卡止组件的内表面之间和/或卡止组件的外表面与止挡环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连通凹槽。
[0007]进一步的,在插接部与卡止组件卡接中,至少一者的部分卡接面具有卡齿且通过该卡齿卡接。
[0008]进一步的,容纳腔和连通凹槽具有结构胶,结构胶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乙烯基酯树中至少一种。
[0009]进一步的,结构胶的胶体性能满足:抗拉强度>40Mpa,受拉弹性模量>2500Mpa,抗弯强度>50Mpa,抗压强度>70Mpa;粘性能力满足:钢—钢拉伸抗剪强度标准值>14Mpa,钢—钢不均匀扯离强度>20kN/m。
[0010]进一步的,容纳套内壁具有沿轴向连续设置的内螺纹,止挡环外壁具有沿轴向连续设置的外螺纹,内螺纹的轴向长度大于外螺纹的轴向长度,且止挡环可选择性地安装于容纳套内的多个位置。
[0011]进一步的,轴向通孔于远离开口方向的端部具有内径逐渐变大的扩大部,扩大部具有抵接卡止组件的外表面的内锥面。
[0012]进一步的,在远离开口的方向,卡止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卡止件、轴向弹性件;
[0013]卡止件包括卡止件本体,卡止件本体由两片以上的楔形卡片周向合围而成,两片以上的楔形卡片合围形成可供插接部插入的轴向通道;
[0014]楔形卡片于朝向止挡环的一端具有与内锥面相抵接的外锥面。
[0015]进一步的,插接部具有变径插接头,变径插接头具有呈锥台状的卡接段,楔形卡片具有夹持卡接段的内楔面;和/或,卡止件还包括径向弹性件,卡止件本体的周向外壁具有周向凹槽,径向弹性件设置于周向凹槽。
[001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预制构件,预制构件的至少一端部设有上述的公连接构件和/或母连接构件。
[001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预制构件装配体,包括至少两个预制构件,两个预制构件通过上述的机械接头连接。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机械接头的剖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机械接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机械接头中B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机械接头中止挡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机械接头中止挡环的剖视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机械接头中卡止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机械接头中公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公连接构件;11、插接部;111、变径插接头;112、凹凸段;1111、卡接段;
[0027]2、母连接构件;21、容纳套;211、开口;212、容纳腔;213、内螺纹;22、止挡环;221、轴向通孔;222、外螺纹;223、扩大部、2231、内锥面、2232、第一内陷区;23、卡止组件;231、卡止件;2311、卡止件本体;23111、周向凹槽;23112、楔形卡片;23113、轴向通道;23114、外锥面;23115、第二内陷区;23116、卡齿;2312、径向弹性件;232、轴向弹性件;2321、垫片;2322、弹簧;24、连通凹槽;25、通孔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9]在本文中,“上、下、内、外”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30]实施例一
[0031]参见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机械接头,用于连接上预制构件和下预制构件,其包括:
[0032]公连接构件1,其一端可连接上预制构件,另一端具有插接部11,以及;
[0033]母连接构件2,包括容纳套21、止挡环22以及可与插接部11卡接的卡止组件23;容纳套21可连接下预制构件,容纳套21具有沿轴向分布的容纳腔212且容纳套21的轴向一端具有连通容纳腔212的开口211;在远离开口211的方向,容纳腔212依次设置止挡环22、卡止组件23;其中,当插接部11沿开口211和轴向通孔221插入容纳腔212并与卡止组件23卡接时,卡止组件23与止挡环22抵接,插接部11的卡接面与卡止组件23的卡接面之间、和/或卡止组件23的抵接面与止挡环22的抵接面之间形成连通凹槽24。
[0034]进一步的,当插接部11沿开口211和轴向通孔221插入容纳腔213并与卡止组件23卡接时,卡止组件23与止挡环22抵接,插接部11的卡接面与卡止组件23的卡接面之间、和/或卡止组件23的抵接面与止挡环22的抵接面之间形成连通凹槽24,向容纳套21内灌入液态结构胶,液态结构胶进入容纳腔213,当公连接构件1的插接部11插入容纳腔213内,卡止组件23逆向卡止插接部11,液态结构胶渗透至容纳腔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机械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公连接构件(1),其一端可连接上预制构件,另一端具有插接部(11);以及母连接构件(2),包括容纳套(21)、止挡环(22)以及可与所述插接部(11)卡接的卡止组件(23);所述容纳套(21)可连接下预制构件,所述容纳套(21)具有沿轴向分布的容纳腔(212)且所述容纳套(21)的轴向一端具有连通所述容纳腔(212)的开口(211);在远离所述开口(211)的方向,所述容纳腔(212)依次设置所述止挡环(22)、所述卡止组件(23);所述止挡环(22)具有轴向通孔(221);其中,所述插接部(11)沿所述开口(211)插入所述容纳腔(212)内并且所述卡止组件(23)逆向卡止所述插接部(11),所述插接部(11)的外表面与所述卡止组件(23)的内表面之间和/或所述卡止组件(23)的外表面与所述止挡环(2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连通凹槽(24)。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接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接部(11)与所述卡止组件(23)卡接中,至少一者的部分卡接面具有卡齿且通过该卡齿卡接。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212)和所述连通凹槽(24)具有结构胶,所述结构胶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乙烯基酯树中的一种。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胶的胶体性能满足:抗拉强度>40Mpa,受拉弹性模量>2500Mpa,抗弯强度>50Mpa,抗压强度>70Mpa;粘性能力满足:钢—钢拉伸抗剪强度标准值>14Mpa,钢—钢不均匀扯离强度>20kN/m。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套(21)内壁具有沿轴向连续设置的内螺纹(213),所述止挡环(22)外壁具有沿轴向连续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爱赢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