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伟民专利>正文

图像互动闪光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204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图像互动闪光鞋,电源采用3V钮扣电池,两鞋底(2)后跟内的空腔中具有开关K2(3)和电路板(4),鞋面(1)缝合有电源盒(5)、开关K1(6)和具有图像或文字的发光片EL(7),电路中的芯片IC至少具有二脚通过三极管T3、T4分别与发光片EL1、EL2相连,芯片IC通过三极管T1与电感线圈L相连,电感线圈L之一端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其另一端再通过二极管D2分别与发光片EL1、EL2相连、最多可以实现五闪、五闪+全亮功能,解决了图像互动闪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技术效果好和使用广泛等优点,适合于各种年龄层次的人使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图像互动闪光鞋,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用电子技术驱动具有数段组合独立闪光动作的图像互动闪光鞋。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已有发光鞋和闪光鞋,但没有发现图像互动闪光鞋,其仅具有发光和闪光功能,并不能显示互动图像,因而使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技术效果好的图像互动闪光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图像互动闪光鞋,包括一双呈对称结构的鞋体,具有鞋面(1)和鞋底(2),电源采用3V钮扣电池,该鞋的两鞋底(2)后跟内的空腔中具有开关K2(3)和电路板(4),鞋面(1)缝合有电源盒(5)、开关K1(6)和具有图像或文字的发光片EL(7),电路中的芯片IC至少具有二脚通过三极管T3、三极管T4分别与发光片EL1及发光片EL2相连,芯片IC通过开关K1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且通过开关K2接地,芯片IC通过三极管T1与三点式电感线圈L相连,电感线圈L之一端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电感线圈L之另一端再通过二极管D2分别与发光片EL1及发光片EL2相连,可以实现图像的两闪及两闪+全亮的功能。本技术较好的技术方案是电路板中的芯片IC还由其脚通过三极管T5、三极管T6、三极管T7分别与发光片EL3、发光片EL4及发光片EL5相连。电路中增加设置三极管T5和发光片EL3时可以实现图像的三闪、三闪+全亮功能;同理,电路中增加设置三极管T5、T6和发光片EL3、EL4时可以实现图像的四闪、四闪+全亮功能;电路中增加设置三极管T5、T6、Y7和发光片EL3、EL4、EL5时可以实现图像的五闪、五闪+全亮功能。本技术的两闪电路工作原理为电源接通后开关K1断开,K2因受振动而导通(IC工作后,无论K2导通多少次,IC都能按照程序运行,运行完毕后进入待机状态才会因K2导通再次被触发工作),触发IC工作,IC的脚1由低电平转为输出1KHZ脉冲T1导通,三点式电感因得到脉冲电压把电源3V提升到110V交流电,110V交流电经过D2整流,同时IC的脚2由低电平转为输出1KHZ脉冲T3导通,EL1发光,8分之1秒后IC的脚2由输出1KHZ脉冲转为输出低电平,T3关闭,EL1停止发光,同时IC的脚3由低电平转为输出1KHZ脉冲,T4导通,EL2发光,8分之1秒后IC的脚1、2和3均输出低电平,T1、T3和T4关闭,EL1和EL2停止发光,IC处于待机状态。本技术的两闪+全亮电路工作原理为电源接通后开关K1导通,K2因受振动而导通(IC工作后,无论K2导通多少次,IC都能按照程序运行,运行完毕后进入待机状态才会因K2导通再次被触发工作),触发IC工作,IC的脚1由低电平转为输出1KHZ脉冲T1导通,三点式电感因得到脉冲电压把电源3V提升到110V交流电,110V交流电经过D2整流,同时IC的脚2由低电平转为输出1KHZ脉冲T3导通,EL1发光,8分之1秒后IC的脚2由输出1KHZ脉冲转为输出低电平,T3关闭,EL1停止发光,同时IC的脚3由低电平转为输出1KHZ脉冲,T4导通,EL2发光,8分之1秒后IC的脚3由输出1KHZ脉冲转为输出低电平,T4关闭,EL2停止发光的同时IC的脚2、3有低电平转为输出1KHZ脉冲,T3、T4导通,EL1、EL2发光,8分之1秒后IC的脚1、2、3由输出1KHZ脉冲转为输出低电平,T1、T3和T4关闭,EL1、EL2停止发光,IC进入待机状态。本技术的三闪电路工作原理为电源接通后开关K1断开,K2因受振动而导通(IC工作后,无论K2导通多少次,IC都能按照程序运行,运行完毕后进入待机状态才会因K2导通再次被触发工作),触发IC工作,IC的脚1由低电平转为输出1KHZ脉冲T1导通,三点式电感因得到脉冲电压把电源3V提升到110V交流电,110V交流电经过D2整流,同时IC的脚2由低电平转为输出1KHZ脉冲T3导通,EL1发光,8分之1秒后IC的脚2由输出1KHZ脉冲转为输出低电平,T3关闭,EL1停止发光,同时IC的脚3由低电平转为输出1KHZ脉冲,T4导通,EL2发光,8分之1秒后IC的脚1、2、3和4由输出1KHZ脉冲转为输出低电平,T1、T3、T4和T5关闭,EL1、EL2、EL3停止发光,IC处于待机状态。本技术的两闪+全亮电路工作原理为电源接通后开关K1导通,K2因受振动而导通(IC工作后,无论K2导通多少次,IC都能按照程序运行,运行完毕后进入待机状态才会因K2导通再次被触发工作),触发IC工作,IC的脚1由低电平转为输出1KHZ脉冲T1导通,三点式电感因得到脉冲电压把电源3V提升到110V交流电,110V交流电经过D2整流,同时IC的脚2由低电平转为输出1KHZ脉冲T3导通,EL1发光,8分之1秒后IC的脚2由输出1KHZ脉冲转为输出低电平,T3关闭,EL1停止发光,同时IC的脚3由低电平转为输出1KHZ脉冲,T4导通,EL2发光,8分之1秒后IC的脚3由输出1KHZ脉冲转为输出低电平,T4关闭,EL2停止发光的同时IC的脚4由低电平转为输出1KHZ脉冲,T5导通,EL3发光,8分之1秒后IC的脚4由输出1KHZ脉冲转为输出低电平,T5关闭,EL3停止发光的同时,IC的脚2、3、4由低电平转为输出1KHZ脉冲T3、T4、T5导通,EL1、EL2、EL3发光,8分之1秒后IC的脚1、2、3、4由输出1KHZ脉冲转为输出低电平,T1、T3、T4、T5关闭,EL1、EL2、EL3停止发光,IC进入待机状态。本技术的四闪、四闪+全亮、五闪和五闪+全亮的电路工作原理如前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技术效果好且适合于各种年龄层次的人使用的优点。附图说明以下是本技术的图面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鞋底与鞋面的电器连接示意图;图3是鞋面与鞋底的电器连接示意图;图4是两闪、两闪+全亮电路工作原理图;图5是三闪、三闪+全亮电路工作原理图;图6是四闪、四闪+全亮电路工作原理图;图7是五闪、五闪+全亮电路工作原理图;图8是发光电路驱动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参照图1-图3,图像互动闪光鞋,具有鞋面(1)和鞋底(2),电源采用3V钮扣电池,两鞋底(2)后跟内的空腔中具有开关K2(3)和电路板(4),鞋面(1)缝合有电源盒(5)、开关K1(6)和具有图像或文字的发光片EL(7)。参照图4-图8,电路中的芯片IC至少具有二脚通过三极管T3、三极管T4分别与发光片EL1及发光片EL2相连,芯片IC通过开关K1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且通过开关K2接地,芯片IC通过三极管T1与三点式电感线圈L相连,电感线圈L之一端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电感线圈L之另一端再通过二极管D2分别与发光片EL1及发光片EL2相连。参照图3,公共线提供发光片EL整片正极电源,1闪为显示头部,2闪为显示身部,3闪为显示脚部,4闪为显示小足球,5闪为显示大足球及速度线。参照图4,电路中的芯片IC具有二脚通过三极管T3、三极管T4分别与发光片EL1及发光片EL2相连,可以实现两闪、两闪+全亮功能。参照图5,电路中的芯片IC具有三脚通过三极管T3、T4和T5分别与发光片EL1、EL2、EL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互动闪光鞋,包括一双呈对称结构的鞋体,具有鞋面(1)和鞋底(2),电源采用3V钮扣电池,其特征在于:两鞋底(2)后跟内的空腔中具有开关K2(3)和电路板(4),鞋面(1)缝合有电源盒(5)、开关K1(6)和具有图像或文字的发光片EL(7),电路中的芯片IC至少具有二脚通过三极管T3、三极管T4分别与发光片EL1及发光片EL2相连,芯片IC通过开关K1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且通过开关K2接地,芯片IC通过三极管T1与三点式电感线圈L相连,电感线圈L之一端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电感线圈L之另一端再通过二极管D2分别与发光片EL1及发光片EL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周伟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