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侧感知结果与移动终端的绑定方法、装置和路侧基站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018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2
本申请适用于智慧交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路侧感知结果与移动终端的绑定方法、装置、路侧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通过感知设备获取感知信息;根据所述感知信息获得多个目标的路侧感知结果,所述路侧感知结果包含所述目标的感知位置;根据所述感知位置,获取每个所述目标的感知路径;获取移动终端的移动路径;将所述感知路径与移动路径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将移动终端和所述路侧感知结果进行对应绑定。本申请通过路径特征将感知设备的路侧感知结果与移动终端进行绑定,绑定后可以实现精准的信息定制和个性化信息推送。可以实现精准的信息定制和个性化信息推送。可以实现精准的信息定制和个性化信息推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路侧感知结果与移动终端的绑定方法、装置和路侧基站


[0001]本申请属于智慧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路侧感知结果与移动终端的绑定方法、装置、路侧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车路协同是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等技术,全方位实施车车、车路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并在全时空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充分实现人车路的有效协同,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从而形成的安全、高效和环保的道路交通系统。
[0003]其中,交通效率是智慧交通的重要应用场景,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典型的交通效率应用场景包括车速引导等。车速引导是指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收集交通灯、信号灯的配时信息,并将信号灯当前所处状态及当前状态剩余时间等信息广播给周围车辆的车载终端。车辆收到该信息后,结合当前信息计算出建议行驶速度,以提高车辆不停车通过交叉口的可能性。
[0004]而若将此信息进行无差别全局广播,会加大车载终端和RSU的数据处理压力,还会增大车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侧感知结果与移动终端的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感知设备获取感知信息;根据所述感知信息获得多个目标的路侧感知结果,所述路侧感知结果包含所述目标的感知位置;根据所述感知位置,获取每个所述目标的感知路径;获取移动终端的移动路径;将所述感知路径与移动路径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将移动终端和所述路侧感知结果进行对应绑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移动路径之前,还包括:从所述目标中筛选出具备移动终端的车辆目标;以所述感知设备为圆心、所述感知设备到所述车辆目标的最大距离为半径,筛选出在所述半径范围内的所述移动终端,作为待匹配终端;获取移动终端的移动路径,包括:获取所述待匹配终端的移动路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感知路径与移动路径进行匹配,包括:所述移动路径中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多个终端位置,以任一所述终端位置为圆心,筛选出预设半径内相应的所述感知位置作为候选位置;根据所述终端位置与每个候选位置之间距离的正态分布,计算观测概率;根据所述移动路径与每个候选位置所属的感知路径之间的位置相似度,计算位置传递概率;根据所述观测概率和所述位置传递概率计算所述移动路径与每个所述感知路径的匹配概率;根据匹配结果将移动终端和所述路侧感知结果进行对应绑定,包括:将所述移动终端与最大匹配概率对应的所述路侧感知结果绑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移动路径与每个候选位置所属的感知路径之间的位置相似度,计算位置传递概率,包括:计算所述移动路径中相邻两个终端位置之间的欧氏距离;获取每个所述感知路径中对应于所述相邻两个终端位置的相邻两个感知位置,计算所述相邻两个感知位置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计算所述欧氏距离与所述最短路径长度的比值,作为所述位置传递概率。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移动路径与每个所述感知路径进行匹配,还包括:根据所述移动路径与每个候选位置所属的感知路径之间的平均速度相似度,计算速度传递概率;根据所述观测概率、所述位置传递概率和所述速度传递概率计算所述移动路径与每个所述感知路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新成李娟娟邓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