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加热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008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1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加热装置和电子设备,电池加热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电池加热装置包括:处理器、电池、发热控制模块以及发热模块,电池与发热模块相邻,处理器用于在电池的温度信息低于第一阈值时,控制电池产生直流的第一电压信号;发热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电压信号产生交流的第二电压信号,发热模块用于根据第二电压信号产生热量并提供给电池。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加热装置和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在处于低温环境时提升为电池加热的方式的灵活性,使得在电子设备处于充电场景或非充电场景下均能够实现为电池加热。下均能够实现为电池加热。下均能够实现为电池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加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加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时,手机等电子设备的电池温度也随之下降,使得电池活性变差,如果此时需要使用电子设备的某些功能,例如打电话、聊天、看视频等,电子设备的响应可能会较为缓慢,甚至无法响应,导致用户体验降低。因此,在低温环境下,需要对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加热,以保证电子设备响应用户操作的实时性。现有技术提出的电池加热方案通常需要在满足电子设备处于充电场景的条件时执行,在一些缺少充电设施或者较难获取充电设施的非充电场景,未满足电子设备处于充电场景的条件,使得无法基于现有技术为电子设备的电池加热,因此现有技术的电池加热方案尚不能灵活适应充电场景与非充电场景。
[0003]有鉴于此,如何在处于低温环境时提升为电池加热的方式的灵活性,使得在电子设备处于充电场景或非充电场景下均能够实现为电池加热,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提出了一种电池加热装置和电子设备,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加热装置和电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加热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池加热装置包括:处理器、电池、发热控制模块以及发热模块,所述电池与所述发热模块相邻,所述处理器用于在电池的温度信息低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电池产生直流的第一电压信号;所述发热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产生交流的第二电压信号,所述发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压信号产生热量并提供给所述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模块包括串联的线圈和电容,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具有使得所述发热模块的阻抗小于第二阈值的频率和占空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压转换器和第二电压转换器,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产生直流的第三电压信号,所述第三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的电压值;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电压信号产生所述第二电压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第四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第二极分别接收所述第三电压信号,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第二极以及所述发热模块的一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第一极以及所述发热模块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第一极分别连接地GND,所述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三场效应管、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第三极分别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三场效应管、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导通或关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在所述温度信息低于第一阈值时,由所述处理器产生。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还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在所述温度信息低于第一阈值时,由所述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兵于文超崔瑞谭荣龙邱实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