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炒菜机投料机构及自动炒菜食材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00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炒菜机投料机构及自动炒菜食材盒,食材盒包括沿周向围合的侧壁、以及位于底部的底壁;底壁为柔性膜材,底壁的周圈与侧壁的下边密封配合;侧壁为底壁进行支撑。侧壁能提供支撑,在自动炒菜时,使机构能够达到动能传递,完成投料动作,便于自动化的投料,同时,柔性材料具有的不粘特性,柔性膜材可以在抖动的作用下,让盛放的菜不会残留在食材盒内,确保了与食材较好的脱离、疏水、疏油效果,食材、汤汁、蛋液、调料汁等不残留或超低残留,冲洗及其便利。冲洗及其便利。冲洗及其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炒菜机投料机构及自动炒菜食材盒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炒菜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炒菜机投料机构及自动炒菜食材盒。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炒菜机的料盒都是食品级PP或PC材质,便于注塑成形,但对食材的不粘性效果较差,耐温特性较差,抗跌落性能也较差。在装乘肉末、淀粉类腌制过食材、容易投料后产生食材大量残留。大致菜谱烹饪无法达到实际需要。
[0003]传统投料盒只有一面开口,为了避免食材粘附食材盒,采用很多凹凸结构,以减少食材与壳体的接触面积,壳体部位拐角较多,以致本来就难以清洗的投料盒产生更多的卫生死角,难清洗,容易滋生细菌,特别是动物脂肪油脂,需要采用热水多次清洗才能清除污渍,过度清洗也加速食材盒的老化。
[0004]传统自动炒菜机投料盒更换成本高,需要多组食材盒进行备用轮换,严重占用餐厅后厨空间,在清洗转运过程,容易造成料盒的跌落、交叉污染。
[0005]传统自动炒菜机投料盒由于材料耐温特性不高,难以装乘高汤类、经过过油焯水后的食材,影响用户的正常烹饪体验;同时食材盒无法进行定期的高温消毒,常温消毒时耗时较长。占用空间大。
[0006]在食材盒粘附食材时,造成设备运转自动投料时还需人工干预将粘在投料盒里的食材清理到炒锅中,清理的及时性影响菜品的烹饪效果,也增加操作员的工作负担。
[0007]传统食材盒的以上弊端,投料时需要根据食材特性进行定义相应的投料控制方法,比如鸡蛋液,需要倒扣后停留时间长,待鸡蛋液自然流入,菜谱耗时长,而且也没能倾倒干净;比如肉末投料时,需要食材盒重复倒扣三次,投料方式多样化,导致编辑菜谱时难度增大,用户体验感较差。
[0008]多次倾倒动作,对驱动的机构组件及电机提出更高的驱动力要求,导致机构复杂,成本增加。投料过程的惯性冲击量大,影响机构的寿命,需要进行冗余设计,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动炒菜机投料机构及自动炒菜食材盒。
[0010]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自动炒菜食材盒,所述食材盒包括沿周向围合的侧壁、以及位于底部的底壁;
[0011]所述底壁为柔性膜材,所述底壁的周圈与所述侧壁的下边密封配合;
[0012]所述侧壁为所述底壁进行支撑。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包括框架和挡壁,所述挡壁中的至少一侧面为柔性膜材,所述框架为所述挡壁进行支撑。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为刚性材料。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为金属、塑胶、玻璃纤维、碳纤维中的一种形成。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位于所述挡壁的外侧,所述框架包括沿周向设置的支撑环和沿所述支撑环周向分布的若干支架;
[0017]所述支撑环沿所述底壁的周圈设置,所述支架向所述挡壁的上端延伸;或,
[0018]所述支撑环位于所述底壁和挡壁的上端之间,所述支架分别向底壁和侧壁的上端延伸;或,
[0019]所述支撑环位于所述挡壁的上端,所述支架向底壁延伸。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壁包括倾斜设置的倾倒面。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倾倒面为柔性膜材形成。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食材盒还包括位于所述侧壁外侧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与所述框架连接,以带动所述食材盒翻转倾倒内部的食材。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包括吸附板,供吸盘吸附;或,所述操作部包括夹持部,供夹具夹持。
[0024]一种自动炒菜机投料机构,包括所述的食材盒,以及用于带动所述食材盒翻转的驱动机构。
[0025]实施本技术的自动炒菜机投料机构及自动炒菜食材盒,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侧壁能提供支撑,在自动炒菜时,使机构能够达到动能传递,完成投料动作,便于自动化的投料,同时,柔性材料具有的不粘特性,柔性膜材可以在抖动的作用下,让盛放的菜不会残留在食材盒内,确保了与食材较好的脱离、疏水、疏油效果,食材、汤汁、蛋液、调料汁等不残留或超低残留,冲洗及其便利。
附图说明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自动炒菜食材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侧壁不用柔性膜材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自动炒菜机投料机构包括自动炒菜食材盒和取放料机构,取放料机构可以将自动炒菜食材盒取出,再将食材盒内存放的食材倒出,在倒食材时,取放料机构可以抖动,将里面的食材尽量的倒出来,优选地,在倒完食材后再将食材盒放回原位。
[0031]如图1所示,自动炒菜食材盒包括沿周向围合的侧壁1、以及位于底部的底壁2,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壁2为柔性膜材,底壁2的周圈与侧壁1的下边密封配合,侧壁1为底壁2进行支撑,让底壁2和侧壁1组成能盛放菜的容器。
[0032]侧壁1还能提供支撑,在自动炒菜时,使机构能够达到动能传递,完成投料动作,便于自动化的投料,同时,柔性材料具有的不粘特性,柔性膜材可以在抖动的作用下,让盛放的菜不会残留在食材盒内,确保了与食材较好的脱离、疏水、疏油效果,食材、汤汁、蛋液、调
料汁等不残留或超低残留,冲洗及其便利。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壁1包括框架11和挡壁12,挡壁12的各侧面均为柔性膜材,框架11为挡壁12进行支撑,柔性膜材可以在倾倒食材后,让盛放的菜不会残留在食材盒内,确保了与食材较好的脱离、疏水、疏油效果,食材、汤汁、蛋液、调料汁等不残留或超低残留,冲洗及其便利。
[0034]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挡壁12的一侧面或其他数量的侧面为柔性膜材,让食材从具有柔性膜材的侧面倾倒出,让食物不会残留。如图2所示,当然,侧壁1也可不用柔性膜材形成的挡壁,仅依靠底壁2的柔性效果让食材容易被抖落,避免残留。
[0035]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框架11为刚性材料,为挡壁12进行支撑,防止挡壁12随意变形,影响盛放食材及倾倒食材。
[0036]优选地,框架11为金属、塑胶、玻璃纤维、碳纤维中的一种形成,让框架11能保持一定的强度,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韧性。
[0037]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11位于挡壁12的外侧,可以避免框架11与食材盒内部的食材接触,避免食材残留在框架11上。
[0038]优选地,框架11包括沿周向设置的支撑环111和沿支撑环111周向分布的若干支架112,支撑环111将各支架112连接,为挡壁12和底壁2提供支撑。
[0039]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环111位于挡壁12的上端,支架112向底壁2延伸,让挡壁12能依靠一端悬空的支架112具有较大的抖动活动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炒菜食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材盒包括沿周向围合的侧壁(1)、以及位于底部的底壁(2);所述底壁(2)为柔性膜材,所述底壁(2)的周圈与所述侧壁(1)的下边密封配合;所述侧壁(1)为所述底壁(2)进行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炒菜食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包括框架(11)和挡壁(12),所述挡壁(12)中的至少一侧面为柔性膜材,所述框架(11)为所述挡壁(12)进行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炒菜食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1)为刚性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炒菜食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1)为金属、塑胶、玻璃纤维、碳纤维中的一种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炒菜食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1)位于所述挡壁(12)的外侧,所述框架(11)包括沿周向设置的支撑环(111)和沿所述支撑环(111)周向分布的若干支架(112);所述支撑环(111)沿所述底壁(2)的周圈设置,所述支架(112)向所述挡壁(12)的上端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月根温国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