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活装卸的转换层吊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91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0
一种灵活装卸的转换层吊支架结构,包括上吊杆、下吊杆、横向龙骨和纵向龙骨;上吊杆将龙骨骨架吊在楼板下方;下吊杆将吊顶板吊在龙骨骨架下方;横向龙骨和纵向龙骨均由角钢制成,横向龙骨槽口朝上,纵向龙骨槽口朝下;横向龙骨与纵向龙骨之间通过龙骨稳固组件连接;上吊杆与横向龙骨间通过第一龙骨挂件连接;下吊杆与纵向龙骨间通过第二龙骨挂件连接;龙骨稳固组件包括龙骨连接件和第一拉结螺栓;第一龙骨挂件包括第一挂板、第一卡板和第一连接螺栓;第二龙骨挂件包括第二挂板、第二卡板和第二连接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转换层结构施工安全性较低、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存在威胁、不利于降低临电使用和间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不利于降低临电使用和间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不利于降低临电使用和间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灵活装卸的转换层吊支架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装饰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灵活装卸的转换层吊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装饰工程涉及大量的吊顶工程,规范中规定当吊杆长度大于1.5m时,应设置反支撑;当吊杆与设备相遇时,应调整并增设吊杆;规范还规定当吊杆长度超过3m后需要提供连接的转换层结构。而现场吊顶转换层多在现场对型材进行二次加工再焊接实现其安装,缺点为以下几点:(1型材切割及焊接都为动火施工,安全性较低。(2现场焊接及切割都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存在威胁。(3焊接及对型材的二次加工,不利于降低临电的使用。(4施工现场动火焊接另外还需办理动火证、配备监火人及相关防火防范设施,相关手续及防范措施复杂,间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灵活装卸的转换层吊支架结构,要解决传统的转换层结构施工安全性较低、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存在威胁、不利于降低临电的使用和间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灵活装卸的转换层吊支架结构,包括有上吊杆、下吊杆、横向龙骨和纵向龙骨;所述横向龙骨有一组,沿纵向间隔布置;所述纵向龙骨有一组,沿横向间隔布置在一组横向龙骨的顶部,并且一组纵向龙骨与一组横向龙骨共同构成龙骨骨架;所述上吊杆在每根横向龙骨上均布置有一组,用以将龙骨骨架吊设在楼板下方;所述下吊杆有一组,在每根纵向龙骨上均布置有一组,用以将吊顶板吊设在龙骨骨架下方;所述横向龙骨和纵向龙骨均由角钢制成,并且横向龙骨的槽口朝上,纵向龙骨的槽口朝下;所述横向龙骨与纵向龙骨之间通过龙骨稳固组件连接;所述上吊杆与横向龙骨之间通过第一龙骨挂件连接;所述下吊杆与纵向龙骨之间通过第二龙骨挂件连接;所述龙骨稳固组件包括有龙骨连接件和第一拉结螺栓;所述龙骨连接件包括有连接板、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连接板呈十字形,设置在横向龙骨与纵向龙骨之间;所述上夹板有两块,分别设置在连接板的横边两端;所述上夹板包括有上斜板段和上竖板段;两块上斜板段分别贴设在纵向龙骨两侧的侧板上;所述上竖板段设置在上斜板段的顶部,并且上竖板段的上部超出纵向龙骨的顶部;所述下夹板有两块,分别设置在连接板的纵边两端;所述下夹板包括有下斜板段和下竖板段;两块下斜板段分别贴设在横向龙骨两侧的侧板上;所述下竖板段设置在下斜板段的底部,并且下竖板段的下部超出横向龙骨的底部;所述第一拉结螺栓有两个,分别将两块上竖板段的上部以及将两块下竖板段的下部对应拉接。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龙骨挂件包括有第一挂板、第一卡板和第一连接螺栓;所述第一挂板包括有第一直角板段、第一折板段和第一竖板段;所述第一直角板段托接在横向龙骨
的底部,并且第一直角板段的两侧直角边分别贴设在横向龙骨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一折板段呈倒置的L形,并且第一折板段的竖边底端与第一直角板段一侧的直角边顶端连接,第一折板段的水平边位于横向龙骨的正上方;所述第一竖板段连接在第一直角板段另一侧的直角边顶部;所述第一卡板呈倒置的L形,且第一卡板的竖边贴设在第一竖板段的外侧面上,第一卡板的水平边贴设在第一折板段的水平边顶部;所述上吊杆的下端依次穿设在第一折板段的水平边和第一卡板的水平边中;所述第一连接螺栓穿设在第一折板段的竖边、第一竖板段和第一卡板的竖边中,将第一卡板与第一挂板连接;所述第一折板段、第一直角板段和第一竖板段一体成形。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龙骨挂件包括有第二挂板、第二卡板和第二连接螺栓;所述第二挂板包括有第二直角板段、第二折板段和第二竖板段;所述第二直角板段压接在纵向龙骨的顶部,并且第二直角板段的两侧直角边分别贴设在纵向龙骨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二折板段呈L形,并且第二折板段的竖边顶端与第二直角板段一侧的直角边底端连接,第二折板段的水平边位于纵向龙骨的正下方;所述第二竖板段连接在第二直角板段另一侧的直角边底部;所述第二卡板呈L形,且第二卡板的竖边贴设在第二竖板段的外侧面上,第二卡板的水平边贴设在第二折板段的水平边底部;所述下吊杆的上端依次穿设在第二卡板的水平边和第二折板段的水平边中;所述第二连接螺栓穿设在第二折板段的竖边、第二竖板段和第二卡板的竖边中,将第二卡板与第二挂板连接;所述第二折板段、第二直角板段和第二竖板段一体成形;所述上夹板与连接板一体成形。
[0008]优选的,所述横向龙骨包括有横向角钢杆件和第一角钢平接组件;所述横向角钢杆件有一组,且相邻横向角钢杆件相互搭接;所述第一角钢平接组件箍设在相邻横向角钢杆件的搭接部位处。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角钢平接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板段、第一限位板段和第二拉结螺栓;所述第一支撑板段的纵向切面形状与横向角钢杆件的纵向切面形状相适应,且第一支撑板段托接在下方的横向角钢杆件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板段的顶部与上方的横向角钢杆件的顶部平齐;所述第一限位板段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段两侧顶部,且两个第一限位板段与第一支撑板段一体成形;所述第一限位板段呈反向的L形,第一限位板段的水平边压设在上方的横向角钢杆件的顶部;所述第二拉结螺栓穿设在两侧的第一限位板段的竖边中,将两个第一限位板段拉结。
[0010]优选的,所述纵向龙骨包括有纵向角钢杆件和第二角钢平接组件;所述纵向角钢杆件有一组,且相邻纵向角钢杆件相互搭接;所述第二角钢平接组件箍设在相邻纵向角钢杆件的搭接部位上。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角钢平接组件包括有第二支撑板段、第二限位板段和第三拉结螺栓;所述第二支撑板段的横向切面形状与纵向角钢杆件的横向切面形状相适应,且第二支撑板段压接在下方的纵向角钢杆件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撑板段的底边与下方的纵向角钢杆件的底部平齐;所述第二限位板段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撑板段两侧底部,且两个第二限位板段与第二支撑板段一体成形;所述第二限位板段呈倒置的L形,第二限位板段的水平边压设在下方的纵向角钢杆件的底部;所述第三拉结螺栓穿设在两侧的第二限位板段的竖边中,将两个第二限位板段拉结。
[0012]优选的,所述下夹板与连接板一体成形。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的转换层吊支架结构解决了现场型材二次加工的问题,降低现场临电的投入,规避了临电安全风险,降低了项目管理成本;且本技术便于安装,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
[0015]2、本技术的转换层吊支架结构相对传统施工技术有以下几点:1)不改变工人原有的安装习惯,接受度高、适应范围广;2)构件标准化、工厂化生产,有效降低成本,质量控制更有效;3)安装方式简单,无需对型材进行二次加工,提高工作效率,且不依赖于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质量更可控;4)施工现场无电化操作,大量减少焊接及切割带来的安全隐患和对施工人员身体的危害,通过设计相关的角钢平接组件、龙骨稳固组件及龙骨挂件实现连接和挂接,确保其稳定性;5)本技术的龙骨、龙骨稳固组件和龙骨挂件可重复使用,装卸轻松,利用率高。
[0016]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灵活装卸的转换层吊支架结构,包括有上吊杆(1)、下吊杆(2)、横向龙骨(3)和纵向龙骨(4);所述横向龙骨(3)有一组,沿纵向间隔布置;所述纵向龙骨(4)有一组,沿横向间隔布置在一组横向龙骨(3)的顶部,并且一组纵向龙骨(4)与一组横向龙骨(3)共同构成龙骨骨架;所述上吊杆(1)在每根横向龙骨(3)上均布置有一组,用以将龙骨骨架吊设在楼板(5)下方;所述下吊杆(2)有一组,在每根纵向龙骨(4)上均布置有一组,用以将吊顶板吊设在龙骨骨架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龙骨(3)和纵向龙骨(4)均由角钢制成,并且横向龙骨(3)的槽口朝上,纵向龙骨(4)的槽口朝下;所述横向龙骨(3)与纵向龙骨(4)之间通过龙骨稳固组件(6)连接;所述上吊杆(1)与横向龙骨(3)之间通过第一龙骨挂件(7)连接;所述下吊杆(2)与纵向龙骨(4)之间通过第二龙骨挂件(8)连接;所述龙骨稳固组件(6)包括有龙骨连接件(6.1)和第一拉结螺栓(6.2);所述龙骨连接件(6.1)包括有连接板(6.1.1)、上夹板(6.1.2)和下夹板(6.1.3);所述连接板(6.1.1)呈十字形,设置在横向龙骨(3)与纵向龙骨(4)之间;所述上夹板(6.1.2)有两块,分别设置在连接板(6.1.1)的横边两端;所述上夹板(6.1.2)包括有上斜板段(6.1.2a)和上竖板段(6.1.2b);两块上斜板段(6.1.2a)分别贴设在纵向龙骨(4)两侧的侧板上;所述上竖板段(6.1.2b)设置在上斜板段(6.1.2a)的顶部,并且上竖板段(6.1.2b)的上部超出纵向龙骨(4)的顶部;所述下夹板(6.1.3)有两块,分别设置在连接板(6.1.1)的纵边两端;所述下夹板(6.1.3)包括有下斜板段(6.1.3a)和下竖板段(6.1.3b);两块下斜板段(6.1.3a)分别贴设在横向龙骨(3)两侧的侧板上;所述下竖板段(6.1.3b)设置在下斜板段(6.1.3a)的底部,并且下竖板段(6.1.3b)的下部超出横向龙骨(3)的底部;所述第一拉结螺栓(6.2)有两个,分别将两块上竖板段(6.1.2b)的上部以及将两块下竖板段(6.1.3b)的下部对应拉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活装卸的转换层吊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龙骨挂件(7)包括有第一挂板(7.1)、第一卡板(7.2)和第一连接螺栓(7.3)所述第一挂板(7.1)包括有第一直角板段(7.1.1)、第一折板段(7.1.2)和第一竖板段(7.1.3);所述第一直角板段(7.1.1)托接在横向龙骨(3)的底部,并且第一直角板段(7.1.1)的两侧直角边分别贴设在横向龙骨(3)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一折板段(7.1.2)呈倒置的L形,并且第一折板段(7.1.2)的竖边底端与第一直角板段(7.1.1)一侧的直角边顶端连接,第一折板段(7.1.2)的水平边位于横向龙骨(3)的正上方;所述第一竖板段(7.1.3)连接在第一直角板段(7.1.1)另一侧的直角边顶部;所述第一卡板(7.2)呈倒置的L形,且第一卡板(7.2)的竖边贴设在第一竖板段(7.1.3)的外侧面上,第一卡板(7.2)的水平边贴设在第一折板段(7.1.2)的水平边顶部;所述上吊杆(1)的下端依次穿设在第一折板段(7.1.2)的水平边和第一卡板(7.2)的水平边中;所述第一连接螺栓(7.3)穿设在第一折板段(7.1.2)的竖边、第一竖板段(7.1.3)和第一卡板(7.2)的竖边中,将第一卡板(7.2)与第一挂板(7.1)连接;所述第一折板段(7.1.2)、第一直角板段(7.1.1)和第一竖板段(7.1.3)一体成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活装卸的转换层吊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龙骨挂件(8)包括有第二挂板(8.1)、第二卡板(8.2)和第二连接螺栓(8.3);所述第二挂板(8.1)包括有第二直角板段(8.1.1)、第二折板段(8.1.2)和第二竖板段(8.1.3);所述第二直角板段(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凌峰周雨嫣韩超朱融双晨晨车志岩刘永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