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复位装配式梁柱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6540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复位装配式梁柱节点,包括钢管柱、若干钢管梁、翼缘连接板和若干腹板连接件;所述钢管柱外壁套设有上下两个翼缘连接板;所述钢管梁有多组,钢管梁的端部与钢管柱的外壁紧贴;所述钢管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下翼缘连接板可拆卸式连接;相邻两个钢管柱之间配置有一个腹板连接件,腹板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钢管柱的侧部相连;所述翼缘连接板和腹板连接件分别采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翼缘连接板和腹板连接件均采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作,可显著提高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能力,在震后节点变形可恢复,自动复位,无残余变形。无残余变形。无残余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复位装配式梁柱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自复位装配式梁柱节点。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建筑产业化的不断发展,装配式钢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建筑而言,钢结构建筑采用钢构件替代钢筋混凝土,抗震性能更好,结构强度更高。
[0003]节点是装配式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管柱与矩形钢管梁通常采用焊接连接的形式,现场施工时通常在钢管柱上焊接临时定位牛腿,利用吊车将矩形钢梁吊装到指定位置附近,微调对准构件,最后与钢管柱焊接成一个整体。这种焊接连接节点在地震后会产生较大残余变形,不能恢复到原始,造成结构在震后无法正常使用,须进行大量加固处理,增大了建筑结构的维护成本。此外,焊接连接节点现场施工繁琐;焊接节点对现场人工技术要求较高并且焊接作业大部分均在高空实施,现场焊接难度大;构件对准焊接时对现场精度要求较大,当构件对准过程中误差未控制好时,现场通常采用堆焊的形式将构件强行焊接成一体,安全隐患大。
[0004]因此,开发一种施工方便的自复位装配式梁柱节点显得尤为重要。
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复位装配式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柱、若干钢管梁、翼缘连接板和若干腹板连接件;所述钢管柱外壁套设有上下两个翼缘连接板;所述钢管梁有多组,沿钢管柱周向间隔布置在上下两个翼缘连接板之间,钢管梁的端部与钢管柱的外壁紧贴;所述钢管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下翼缘连接板可拆卸式连接;相邻两个钢管柱之间配置有一个腹板连接件,腹板连接件的内侧与钢管柱的外壁紧贴;腹板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钢管柱的侧部相连,腹板连接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上下两个翼缘连接板相连;所述翼缘连接板和腹板连接件分别采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装配式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连接件包括顶板、底板、内侧板和两个端板;所述顶板与底板平行布置,内侧板分别与顶板与底板相连,内侧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端板,端板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与顶板和底板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复位装配式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上部的翼缘连接板下表面贴合,二者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所述底板与下部的翼缘连接板上表面贴合,二者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所述内侧板为与钢管柱外壁适配的弧形板,内侧板与钢管柱外壁贴合;所述端板与钢管梁的侧壁贴合,二者通过高强螺栓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政超李宏胜陈义平黄银燊侯慧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