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建筑用钢构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057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建筑用钢构组件,包括工形钢主体,所述工形钢主体由上钢板部、中部支撑板和下钢板部构成,所述上钢板部前端一体成型设有第一插接块,所述第一插接块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上钢板部左端一体成型设有第二插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工形钢主体上设置插接块和插接槽,在用螺栓对相邻的工形钢主体之间进行连接,从而当螺栓发生轻微松动时,由于工形钢主体之间相互插接,从而螺栓的轻微松动,不会明显影响工形钢主体之间的稳定性,使用更加可靠安全,在对相邻的工形钢主体之间进行插接后,两个工形钢主体上相应的通孔自动对齐,能够快速用螺栓进行固定,安装方便。安装方便。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建筑用钢构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新型建筑用钢构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钢构组件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0003]现有的工形钢,相互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工形钢相互之间并没有进行插接,从而当螺栓出现轻微松动时,工形钢之间的连接就会很不稳定,使用不方便且不安全;并且由于需要将相邻的工形钢上的通孔进行对齐,安装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一种新型建筑用钢构组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5]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建筑用钢构组件,通过在工形钢主体上设置相应的插接槽和插接块,相邻的工形钢主体在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之前,向相互进行插接,从而当螺栓出现轻微松动时,由于工形钢主体之间相互插接,从而稳定性不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建筑用钢构组件,包括工形钢主体(1),所述工形钢主体(1)由上钢板部(13)、中部支撑板(11)和下钢板部(1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钢板部(13)前端一体成型设有第一插接块(135),所述第一插接块(135)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351),所述上钢板部(13)左端一体成型设有第二插接块(132),所述第二插接块(13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321),所述上钢板部(13)右端开设有第一插接槽(133)和第三通孔(134),所述上钢板部(13)顶端一体成型设有第三插接块(131),所述第三插接块(131)上开设有第四通孔(1311),所述上钢板部(13)后端开设有第二插接槽(136)和第五通孔(137);所述下钢板部(12)前端一体成型设有第四插接块(122),所述第四插接块(122)上开设有第六通孔(1221),所述下钢板部(12)右端一体成型设有第五插接块(121),所述第五插接块(121)上开设有第七通孔(1211),所述下钢板部(12)左端开设有第三插接槽(124)和第八通孔(125),所述下钢板部(12)底端开设有第四插接槽(126)和第九通孔(128),所述下钢板部(12)后端开设有第五插接槽(123)和第十通孔(1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用钢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块(132)和第一插接槽(133)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所述第二通孔(1321)和第三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晨光王兴林陆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兴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