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紫外灯在温室大棚辐射处理植物体的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958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紫外灯在温室大棚辐射处理植物体的试验装置,涉及农业领域,包括底框,所述底框上表面开设有四组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将灯座二与顶板连接,并且在灯座二上安装U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紫外灯在温室大棚辐射处理植物体的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试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紫外灯在温室大棚辐射处理植物体的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青藏高原海拔高,紫外线通过的大气光程较短,大气层对于紫外辐射的吸收较少,因此紫外线辐射指数是同纬度平原地区的1.5

2.0倍,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会导致蔬菜作物中纤维素、粗蛋白和角质层的形成,这是植物体对于强辐射的保护性机制之一,但同时也是造成蔬菜类作物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此需要在不同梯度紫外线即UV

B(紫外B)(UV

C在平流层一般几乎会被吸收殆尽)辐射环境下进行各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的初步探索,以便为抗紫外劣变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奠定技术基础,但目前关于紫外辐射对植物影响的研究主要在室内进行,但室内气体流通、土壤环境与大田自然条件下有极大的不同,类型多为生物工厂,其投资损耗较大,并且通常在室内进行的试验紫外B对植物影响的效应通常被放大,因此在高原上大田条件下关于紫外辐射照射植物的简易光照装置具有广泛市场。现有情况下,室外这种装有紫外灯的简易装置尚未使用,缺乏相关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紫外灯在温室大棚辐射处理植物体的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紫外灯在温室大棚辐射处理植物体的试验装置,包括底框,所述底框上表面开设有四组螺纹孔,且四组螺纹孔分别与四组螺钉底端螺纹连接,四组所述螺钉上端分别与四个螺纹座螺纹连接,四个所述螺纹座上表面分别与四个立柱底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立柱上表面均开设有两个插槽,八个所述插槽两两一组并分别与四个横梁活动连接,四个所述横梁上表面均与顶板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板底面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设置有多个灯座二,每个所述灯座二上均设置有多个UV

B灯,所述顶板底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灯座一,每个所述灯座一上均设置有一个中性光荧光灯,左前侧所述立柱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顶板底面四周分别与四个幕布的顶端固定连接。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立柱上端均开设有一组通槽一将其左右侧面贯穿连通,四组所述通槽一两两一组并分别与两个插杆活动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插杆还分别活动连接在三个通槽二内,左右侧两个所述横梁上均开设有两个通槽二将其左右侧面贯穿连通,前后两侧两个所述横梁上均开设有一个通槽二将其左右侧面贯穿连通。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上表面均固定连接在顶板底面上,左侧所述固定板右侧面通过滚动轴承与丝杠的左
端光轴活动连接,所述丝杠的右端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右侧固定板左侧面上,所述电机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丝杠上开设有两段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丝杠的两段螺纹分别与两个螺母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母的底面通过铰接座分别与两个连接杆的上端活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均通过铰接座活动连接在连接架上表面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架底面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连接板上表面均与两个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顶板的底面上,两个所述连接板底面同时与多个灯座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UV

B灯及多个中性光荧光灯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多个所述UV

B灯分别与多个中性光荧光灯垂直放置,前后两侧两个所述横梁的长度为6米且左右两侧两个横梁的长度为5米设置,四个所述立柱的高度均为2米设置,所述顶板的尺寸为6*5米设置,所述顶板材质为铝型材质,所述幕布为单面铝塑反光黑色不透光幕或厚膜。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将灯座二与顶板连接,并且在灯座二上设置有UV

B灯,在使用该装置时可以利用多个UV

B灯对植物进行紫外辐射,并且在使用该装置时可以调整不定数量的UV

B灯对植物进行紫外辐射,达到辐射剂量可控的目的,同时在试验过程中可以随着植物高度的变化利用调节机构对UV

B灯的高度进行调整,随着植物的生长,调节UV

B灯到植物的距离,保证其植物所受到的UV

B辐射强度恒定和可变调控,并为植株的生长提供了一个充足的空间,避免因植物体受辐射强度变化太大而影响试验结果,同时可以避免植株因过度近距离辐射或接触UV

B灯而造成辐射损伤,UV

B灯管等距离的分布在植物升降结构上,经过测量,植物培养架底部各个部位接受到的光强基本一致,从而避免出现植物在不同位置长势不均一的情况,同时通过在顶板底面设置有多个灯座一,并且在灯座一上设置有中性光荧光灯,从而在试验过程中利用多个中性光荧光灯对植物生长提供基本光照,进而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功能性,并且将UV

B灯垂直于中性光荧光灯并置于中性光荧光灯底部,从而将两部分不同性质的光源相互遮挡的程度降到最低,同时通过设置螺纹座将立柱与底框连接,并且设置通槽一、通槽二、插槽及插杆将立柱与横梁连接,从而便于使用者对该装置进行拆卸安装,使得该装置可重复循环使用,跟植物工厂相比大大降低了耗能率,并且制做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无幕布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立柱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横梁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的顶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框、2立柱、3控制器、4螺纹座、5横梁、6灯座一、7中性光荧光灯、8调节机构、81伸缩杆、82连接板、83连接架、84固定板、85丝杠、86螺母、87连接杆、88电机、9 UV

B灯、10灯座二、11顶板、12螺钉、13通槽一、14插槽、15插杆、16通槽二、17幕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紫外灯在温室大棚辐射处理植物体的试验装置,包括底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上表面开设有四组螺纹孔,且四组螺纹孔分别与四组螺钉(12)底端螺纹连接,四组所述螺钉(12)上端分别与四个螺纹座(4)螺纹连接,四个所述螺纹座(4)上表面分别与四个立柱(2)底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立柱(2)上表面均开设有两个插槽(14),八个所述插槽(14)两两一组并分别与四个横梁(5)活动连接,四个所述横梁(5)上表面均与顶板(11)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1)底面设置有调节机构(8),所述调节机构(8)上设置有多个灯座二(10),每个所述灯座二(10)上均设置有多个UV

B灯(9),所述顶板(11)底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灯座一(6),每个所述灯座一(6)上均设置有一个中性光荧光灯(7),左前侧所述立柱(2)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3),所述顶板(11)底面四周分别与四个幕布(17)的顶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紫外灯在温室大棚辐射处理植物体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立柱(2)上端均开设有一组通槽一(13)将其左右侧面贯穿连通,四组所述通槽一(13)两两一组并分别与两个插杆(15)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紫外灯在温室大棚辐射处理植物体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插杆(15)还分别活动连接在三个通槽二(16)内,左右侧两个所述横梁(5)上均开设有两个通槽二(16)将其左右侧面贯穿连通,前后两侧两个所述横梁(5)上均开设有一个通槽二(16)将其左右侧面贯穿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紫外灯在温室大棚辐射处理植物体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8)包括两个固定板(84),两个所述固定板(84)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艳邵登魁邓昌蓉刘敏侯全刚任延靖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