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泰杉专利>正文

可加大工作电压的低电压驱动发光元件电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9429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可加大工作电压的低电压驱动发光元件电路装置,其包含:一驱动电路,藉以产生一第一信号;以及一负倍压电路,其是分别连接该驱动电路及该发光元件,用以将该第一信号转换成一第二信号并传送至该发光元件,且该第二信号的电压绝对值大于该第一信号的电压绝对值,使该发光元件能相应该第二信号的电压值及一电源值的加成而被驱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可加大工作电压的低电压驱动电路装置,尤指一种用来驱动发光元件的低电压驱动电路装置。(2)
技术介绍
一些具有高亮度的发光元件(LED)、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及液晶显示器(LCD)等发光元件,由于具有寿命长、驱动电压低、反应速率快、耐震性佳等特性,并可配合各种产品轻、薄及小型化的需求,因而广被业界所应用,也因此更加速了光电产业的蓬勃发展。基于此,低电压驱动发光元件装置在近年来有多种电路装置被开发,而这些电路通常都需要更多个晶体管或使用由复杂电路构成的集成电路元件。在2001年及2002年专利技术人在“一种改进的发光元件驱动器”(廖泰杉发表于2002年4月4日科学仪器评述第73卷的1965至1966页上)曾揭示一种使用两个晶体管Q、Q′、一个电阻R、一个电感L及一个电容C所组成的低电压驱动发光元件装置,此为目前所知不使用变压器的低电压驱动发光元件中所运用的元件数最少的,如图1(a) (b)所示,该低电压驱动发光元件装置驱动点亮发光元件最低电源电压约1V。但因有些发光元件必需有保护电路装置,且要在约3V以上的工作电压下才得以维持正常的运作,并能保护发光元件。因此,如何以最低电压驱动发光元件而又能维持发光元件的稳定运作及最富经济考虑,实为本技术的专利技术重点,而以前所发表的电路虽然可以低电压驱动发光元件,但不足以提供更大电压范围及稳定的驱动具有保护电路的发光元件装置。(3)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可加大工作电压的低电压驱动发光元件电路装置,以不但可低电压驱动发光元件,而且可以提供更大电压范围及稳定的驱动。根据本技术一方面的可加大工作电压的低电压驱动发光元件电路装置包含一驱动电路,藉以产生一第一信号;以及一负倍压电路,分别连接该驱动电路及该发光元件,用以将该第一信号转换成一第二信号并传送至该发光元件,且该第二信号的电压绝对值大于该第一信号的电压绝对值,使该发光元件能相应该第二信号的电压值及一电源值的加成而被驱动。根据上述构想,该工作电压为大于3V以上。根据上述构想,该低电压是指1.5V以下。根据上述构想,该驱动电路是为一电感电容振荡升压电路。根据上述构想,该第一信号是指一交流信号。根据上述构想,该负倍压电路包含一第一电容,连接该驱动电路;一第一二极管,其阳极端连接该电容,且其阴极端接地;一第二二极管,其阴极端同时连接该电容及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端;以及一第二电容,分别连接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端及该发光元件保护电路,且其另一端接地。根据上述构想,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端及该发光元件之间再连接有一保护电路。根据上述构想,该第二信号是指一直流信号。根据上述构想,该第二信号的电压为负值。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的一种可加大工作电压的低电压驱动发光元件电路装置,其包含一驱动电路,藉以产生一第一信号;以及一整流电路产生负电压输出,分别连接该驱动电路及该发光元件的保护电路,用以将该第一信号转换成一第二信号并传送至该发光元件,使该发光元件能相应该第二信号的电压值及一电源值的加成而被驱动。根据上述构想,该工作电压为大于3V以上。根据上述构想,该低电压是为1.5V以下。根据上述构想,该驱动电路是为一电感电容振荡升压电路。根据上述构想,该第一信号是指一交流信号。根据上述构想,该整流电路是包含一二极管,其阴极端连接该驱动电路;以及一电容,其一端是同时连接该二极管的阳极端及该发光元件的保护电路,且其另一端接地。根据上述构想,该二极管的阳极端及该发光元件之间再连接有一保护电路。根据上述构想,该第二信号是指一直流信号。根据上述构想,该第二信号的电压为负值。根据本技术又一方面的一种可加大工作电压的驱动电路装置,其是于一低电压下用以驱动一发光元件,其包含一驱动电路,藉以产生一第一信号;以及一增压电路,分别连接该驱动电路及该发光元件的保护电路,用以将该第一信号转换成一第二信号并传送至该发光元件,使该发光元件能相应该第二信号的电压值及一电源值的加成而被驱动。根据上述构想,该工作电压为大于3V以上。根据上述构想,该低电压是为1.5V以下。根据上述构想,该驱动电路是为一第一电感电容振荡升压电路。根据上述构想,该第一信号是指一交流信号。根据上述构想,该增压电路是指一负倍压电路。根据上述构想,该负倍压电路包含一第一电容,是连接该驱动电路;一第一个二极管,其阳极端是连接该电容,且其阴极端是接地;一第二个二极管,其阴极端是同时连接该电容及该第一个二极管的阳极端;以及一第二个电容,分别连接该第二个二极管的阳极端及该发光元件的保护电路,且其另一端接地。根据上述构想,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端及该发光元件之间再连接有一保护电路。根据上述构想,该第二信号是指一直流信号。根据上述构想,该第二信号的电压为负值。根据上述构想,该第二信号的电压绝对值大于该第一信号的电压绝对值根据上述构想,该驱动电路是为一第二电感电容振荡升压电路。根据上述构想,该第一信号是指一交流信号。根据上述构想,该增压电路是指一整流电路。根据上述构想,该整流电路包含一个二极管,其阴极端连接该驱动电路;以及一电容,其一端是同时连接该二极管的阳极端及该发光元件,且其另一端接地。根据上述构想,该二极管的阳极端及该发光元件之间再连接有一保护电路。根据上述构想,该第二信号是指一直流信号。根据上述构想,该第二信号的电压为负值。为更清楚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点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4)附图说明图1(a)(b)是习用的低压驱动发光元件装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可加大工作电压的低电压驱动发光元件电路装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可加大工作电压的低电压驱动发光元件电路装置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可加大工作电压的低电压驱动发光元件电路装置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可加大工作电压的低电压驱动发光元件电路装置示意图。(5)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可加大工作电压的低电压驱动发光元件电路装置,将可由以下的实施例说明而得到充份的了解,使得熟习本技艺的人士可据以完成,然而本技术并不限于下列实施例而被限制还可有其它实施型态。请参阅图2,其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可加大工作电压的低电压驱动发光元件电路装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本技术装置是于一低电压下用以驱动一发光元件11,其包含有一驱动电路12及一增压电路13,其中该增压电路13分别连接该驱动电路12及该发光元件11,且该增压电路13及该发光元件之间则又连接一保护电路14,而该驱动电路12可为一电感电容振荡升压电路,而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发光元件11是由一激光二极管(Laserdiode)及一感光二极管(Photo diode)所组成。请参阅图3,其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详细电路结构示意图。该装置中的驱动电路是由两个晶体管Q1-NPN晶体管及Q2-PNP晶体管组成,Q2-PNP晶体管的集极接至Q1-NPN晶体管的基极;Q1-NPN电晶的集极与Q2-PNP晶体管的基极之间用一电容C1连接;一偏压用的接地电阻连接至Q2-PNP晶体管的基极与该电容C1的共接点;Q2-PNP晶体管的射极接至电源Vdd;Q1-NPN晶体管的射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加大工作电压的低电压驱动发光元件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驱动电路,藉以产生一第一信号;以及一负倍压电路,分别连接该驱动电路及该发光元件,用以将该第一信号转换成一第二信号并传送至该发光元件,且该第二信号的电压绝对值大于该第 一信号的电压绝对值,使该发光元件能相应该第二信号的电压值的绝对值及一电源值的加成而被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泰杉陈明丽
申请(专利权)人:廖泰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