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患者康复锻炼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37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患者康复锻炼设备,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底部的四角皆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床体的两侧皆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连接有防护栏,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固定板的侧边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中间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拉绳的底部连接有划动桶,所述划动桶的内顶部安装有回弹组件,连接绳连接的弹簧片进行收缩,带动连接处的转动杆进行转动,同步使得底部连接的转动块带动侧边的扇叶进行搅动,对拉环处进行拉力增加,从而达到对手臂进行锻炼康复,避免病人长久卧床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增重病情,提高了心脏的强度,早日达到康复出院标准。早日达到康复出院标准。早日达到康复出院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患者康复锻炼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心内科医疗康复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患者康复锻炼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医院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心内科康复需要进行锻炼,通常在病床上进行锻炼,通过锻炼可以提高心脏的强度。
[0003]现有专利(公开号:CN110755815A)公开了一种患者康复步行锻炼辅助设备,该技术所述的一种患者康复步行锻炼辅助设备其特征是:底架设置有对称的两个,底架的底部安装有滚轮,构成底架的移动结构,底架的一端通过橡胶套安装固定在顶块两端的一侧上,顶块的另一侧通过弹簧安装固定有挡板,底架上方设置有横向平行于底架的固定板,固定板经调节螺钉下部的螺纹与底架固定连接在一起,固定板上部固定安装有向上倾斜的支撑架,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连接环,每个连接中插装有固定抓杆。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独特,易生产制备,设备使用安全,效果好,有利于患者阶段性的康复训练,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0004]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上述技术存在针对于一些不便行走的病人恢复锻炼使用频率较低,对病床上的病人无法进行使用;2、上述存在对于病床上需长久卧床的病人,手部达不到锻炼要求,促进不了血液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患者康复锻炼设备,可以达到对万向节进来回转动并可对多个角度层级进行调节的效果。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患者康复锻炼设备,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底部的四角皆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床体的两侧皆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连接有防护栏,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固定板的侧边连接有固定块;
[0009]所述固定块的中间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拉绳的底部连接有划动桶,所述划动桶的内顶部安装有回弹组件,所述回弹组件的底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侧边连接有扇叶。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拉绳的顶部穿过固定块与拉环的底部相连接。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回弹组件包括连接绳、弹簧片和转动杆,所述连接绳的底部连接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缠绕于转动杆的外侧壁上。
[0012]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簧片具有回弹力,所述连接绳的顶部贯穿于划动桶与拉绳相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底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固定连接在转动杆的外侧壁上。
[0013]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板、通孔、横杆、连杆、转动盘和握杆,所述安装板的侧边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中间位置处连接有横杆,所述通孔的一侧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侧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一侧连接有握杆。
[001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处于两个固定板顶部,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组,呈对称位置,所述横杆贯穿于对称通孔的中心位置处。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患者康复锻炼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心内科康复需要进行锻炼时,通过手握在床体一侧的拉环进行向上拉伸,通过拉伸力带动底部连接的拉绳进行受力,带动底部与拉绳相连接的连接绳通过划动桶处进行拉出,与连接绳连接的弹簧片进行收缩,带动连接处的转动杆进行转动,同步使得底部连接的转动块带动侧边的扇叶进行搅动,对拉环处进行拉力增加,从而达到对手臂进行锻炼康复,避免病人长久卧床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增重病情,提高了心脏的强度,早日达到康复出院标准。
[0018]2、在病床上由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所需康复锻炼标准不同,病情严重度稍弱的病人,可通过床体头部固定安装的安装板,安装板上开设有多组通孔,通过通孔内部串联的横杆,通过手握的方式可进行引体向上运动,使用强度较高的运动锻炼方式,病情严重的病人,可通过通孔一侧连接的连杆,与连杆相连接的转动盘,通过手握转动盘一侧的握杆进行转动,进行频率较低的运动方式,使得在病床上并不是那么单调无味,提高了病人锻炼的积极性,并避免了因不同病情的群体适用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划动桶内剖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回弹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床体;2、支撑架;3、固定板;4、防护栏;5、固定块;6、拉绳;7、拉环;8、划动桶;9、调节组件;901、安装板;902、通孔;903、横杆;904、连杆;905、转动盘;906、握杆;10、回弹组件;101、连接绳;102、弹簧片;103、转动杆;11、转动块;12、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6]根据图1

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患者康复锻炼设备,包括床体1,床体1底部的四角皆安装有支撑架2,床体1的两侧皆安装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顶部连接有防护栏4,固定板3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调节组件9,固定板3的侧边连接有固定块5;
[0027]固定块5的中间连接有拉绳6,拉绳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7,拉绳6的底部连接有
划动桶8,划动桶8的内顶部安装有回弹组件10,回弹组件10的底部连接有转动块11,转动块11的侧边连接有扇叶12。
[0028]固定块5的数量为两个,拉绳6的顶部穿过固定块5与拉环7的底部相连接,通过固定块5对拉绳6进行限位,再通过拉环7放置在固定块5的顶部,对拉绳6进行固定,避免拉绳6进行掉落,方便病人拿取锻炼。
[0029]回弹组件10包括连接绳101、弹簧片102和转动杆103,连接绳101的底部连接有弹簧片102,弹簧片102缠绕于转动杆103的外侧壁上,通过拉伸力将连接绳101通过划动桶8处进行拉出,与连接绳101连接的弹簧片102进行收缩,带动连接处的转动杆103进行转动。
[0030]弹簧片102具有回弹力,连接绳101的顶部贯穿于划动桶8与拉绳6相连接,转动杆103的底部连接有转动块11,转动块11固定连接在转动杆103的外侧壁上,通过手握在床体1一侧的拉环7进行向上拉伸,通过拉伸力带动底部连接的拉绳6进行受力,转动杆103进行转动时,同步带动底部连接的转动块11进行转动,转动块11侧边的扇叶12进行搅动,对拉环7处进行拉力增加,从而达到对手臂进行锻炼康复,提高了心脏的强度。...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患者康复锻炼设备,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底部的四角皆安装有支撑架(2),所述床体(1)的两侧皆安装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顶部连接有防护栏(4),所述固定板(3)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调节组件(9),所述固定板(3)的侧边连接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的中间连接有拉绳(6),所述拉绳(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7),所述拉绳(6)的底部连接有划动桶(8),所述划动桶(8)的内顶部安装有回弹组件(10),所述回弹组件(10)的底部连接有转动块(11),所述转动块(11)的侧边连接有扇叶(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康复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拉绳(6)的顶部穿过固定块(5)与拉环(7)的底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康复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组件(10)包括连接绳(101)、弹簧片(102)和转动杆(103),所述连接绳(101)的底部连接有弹簧片(102),所述弹簧片(102)缠绕于转动杆(103)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琴于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