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气线路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9348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便携式电气线路检测装置,涉及电气线路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线路检测装置主体,所述线路检测装置主体包括有检测器本体,所述检测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插座接线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源插座的设置,对插头进行插入进而实现检测,可以判断插座的L、N、PE的接线方式是否正确规范及是否断线缺线等故障,插线接线及线路安装是否正确,且该电源插座外置绝缘材料,能够防止出现因接线错误而导致电器损坏或发生人员触电等安全事故,减少了使用时的安全隐患,此外,通过显示屏和按键面板的相互配合,对检测装置检测时提供便携式的操作,使用者能够直观快速地了解检测状况,加强了装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加强了装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加强了装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电气线路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线路检测
,具体涉及便携式电气线路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气工程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上述定义的范畴,当今的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电气工程中经常需要对线路进行检测,传统的检测一般都是直接将导线插在检测仪本体上,但是直接用导线进行插接容易插接不稳定,而且导线较多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混乱,并且直接接触导线容易带来安全隐患,对于线路的检修时,往往就会用到线路检测装置,但是传统的检测装置不便于携带和日常的使用,因此提出了便携式电气线路检测装置。
[0003]在中国技术专利中:如CN213041883U的一种电气工程用线路检测装置,包括装载箱主体、检测装置主体和连接口主体,所述装载箱主体内部设置有检测装置主体,且检测装置主体顶端设置有连接口主体,所述装载箱主体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承载板、第一腔室、底板、第一伸缩柱和第二伸缩柱。本技术解决了装载箱内部不稳定的问题,使装置在运行中依然能够稳定地在装载箱主体的内部,避免因为碰撞等事故,对检测装置造成损坏,减少了对检测装置的维护资金投入,且装置操作简单易上手,解决了插头连接处无防护装置的问题,避免后期操作者进行电线的调整时产生触电的情况,使操作者在调整时不用直接接触电线,增大了操作者的安全性。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0005]现有技术中的电器检测装置体积和质量较大,在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搬运,费时费力,使用方法复杂,不便于人们的使用,且存在难以快速检测电气线路是否安装规范以及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进一步限制了该检测装置的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便携式电气线路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便携式电气线路检测装置,包括线路检测装置主体,所述线路检测装置主体包括有检测器本体,所述检测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插座接线检测装置,所述检测器本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菜单键,所述插座接线检测装置包括有电源插座,所述电源插座设置在检测器本体的上端顶部位置,所述检测器本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船型开关,所述船型开关的信号连接端固定连接有电路板。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检测器本体包括有下半外壳,所述下半外壳的上端外表面卡接有上半外壳,所述上半外壳的外表面开设有安装槽,通过下半外壳与上半外壳配合,对检测器本体进行快速装配。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卡接有屏幕盖板,所
述屏幕盖板的下表面与安装槽的上表面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通过安装槽的设置,对屏幕盖板进行安装,便于直观地观察检测进程和结果。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按键面板,所述按键面板的下表面与上半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利用按键面板的设置,用于漏电开关断路器检测。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屏幕盖板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外表面与上半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显示屏与屏幕盖板之间配合,用于对显示屏内屏的防护,减少或避免灰尘的进入,延长了线路检测装置主体的使用寿命。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路板的四周通过螺栓与检测器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设置在下半外壳与上半外壳之间,所述下半外壳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的内表面活动安装有电池,通过电路板的设置,用于检测初装检测及定期检测漏电开关断路器是否在正常工作状态,是否能有效地进行电气安全的防护。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池盒的下表面设置有电池盒盖板,所述电池盒盖板的上表面与电池盒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电池盒盖板的外缘与下半外壳的下表面卡嵌连接,通过电池盒盖板与电池盒配合,两者共同采用纤维防水材料,加强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6]1、本技术提供便携式电气线路检测装置,通过电源插座的设置,对插头进行插入进而实现检测,可以判断插座的L、N、PE的接线方式是否正确规范及是否断线缺线等故障,插线接线及线路安装是否正确,且该电源插座外置绝缘材料,能够防止出现因接线错误而导致电器损坏或发生人员触电等安全事故,减少了使用时的安全隐患,此外,通过显示屏和按键面板的相互配合,对检测装置检测时提供便携式的操作,使使用者能够直观快速地了解检测状况,加强了装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0017]2、本技术提供便携式电气线路检测装置,通过电池的设置,实现线路检测装置主体的正常使用,再利用电池盒盖板和电池盒对电池进行安装,电池盒盖板与电池盒共同采用纤维防水材料,加强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减少或避免外界水分子的进入,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通过电路板的设置,用于初装检测及定期检测漏电开关断路器是否在正常工作状态,是否能有效地进行电气安全的防护,具有实用、高效,携带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线路检测装置主体;2、插座接线检测装置;3、菜单键;4、船型开关;11、检测器本体;111、下半外壳;112、上半外壳;1121、安装槽;113、屏幕盖板;114、按键面板;12、显示屏;21、电池盒盖板;22、电池;23、电池盒;24、电路板;25、电源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便携式电气线路检测装置,包括线路检测装置主体1,线路检测装置主体1包括有检测器本体11,检测器本体11的一端设置有插座接线检测装置2,检测器本体1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菜单键3,插座接线检测装置2包括有电源插座25,电源插座25设置在检测器本体11的上端顶部位置,检测器本体1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船型开关4,船型开关4的信号连接端固定连接有电路板24,检测器本体11包括有下半外壳111,下半外壳111的上端外表面卡接有上半外壳112,上半外壳112的外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121,安装槽1121的内壁卡接有屏幕盖板113,屏幕盖板113的下表面与安装槽1121的上表面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电气线路检测装置,包括线路检测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检测装置主体(1)包括有检测器本体(11),所述检测器本体(11)的一端设置有插座接线检测装置(2),所述检测器本体(1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菜单键(3),所述插座接线检测装置(2)包括有电源插座(25),所述电源插座(25)设置在检测器本体(11)的上端顶部位置,所述检测器本体(1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船型开关(4),所述船型开关(4)的信号连接端固定连接有电路板(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气线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本体(11)包括有下半外壳(111),所述下半外壳(111)的上端外表面卡接有上半外壳(112),所述上半外壳(112)的外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1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气线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21)的内壁卡接有屏幕盖板(113),所述屏幕盖板(113)的下表面与安装槽(1121)的上表面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丽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鑫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