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发射模块,在光发射模块中,流经第一偏振分光镜的光会被第一偏振分光镜分为两束,其中一束穿过第一偏振分光镜从第二出光口射出,利用检测设备检测从第二出光口射出的光,并利用检测信息调试第一聚焦透镜就能将第一聚焦透镜调节到更为理想的位置,从而提高光发射模块的输出功率;流经第二偏振分光镜的光会被第二偏振分光镜分为两束,其中一束穿过第二偏振分光镜从第三出光口射出,利用检测设备检测从第三出光口射出的光,并利用检测信息调试第四聚焦透镜就能将第四聚焦透镜调节到更为理想的位置,从而提高光发射模块的输出功率。的输出功率。的输出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发射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光模块领域,特别是一种光发射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光发射模块均包括激光芯片以及聚焦透镜,激光芯片发射的光经由聚焦透镜聚焦后才会从光发射模块中出射,由于聚焦透镜难以调试到理想的位置,以至于光发射模块的输出功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发射模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聚焦透镜难以调试到理想的位置,以至于光发射模块的输出功率比较低的问题。
[0004]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发射模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第一出光口、第二出光口和第三出光口;光学组件,其包括均装设于外壳上的激光芯片、第一聚焦透镜、第二聚焦透镜、第三聚焦透镜、第四聚焦透镜、第五聚焦透镜、第六聚焦透镜、第一偏振分光镜、第二偏振分光镜、第一光信号放大芯片、第二光信号放大芯片和合束器;所述激光芯片具有第一发光端和第二发光端;从所述第一发光端输出的光依序流经所述第一聚焦透镜、所述第一偏振分光镜、所述第二聚焦透镜、所述第一光信号放大芯片、所述第三聚焦透镜、所述合束器,最终从所述第一出光口射出;从所述第二发光端输出的光依序流经所述第四聚焦透镜、所述第二偏振分光镜、所述第五聚焦透镜、所述第二光信号放大芯片、所述第六聚焦透镜、所述合束器,最终从所述第一出光口射出;其中,流经所述第一偏振分光镜的光会被所述第一偏振分光镜分为两束,其中一束穿过所述第一偏振分光镜从所述第二出光口射出,另一束经由所述第一偏振分光镜折射后入射至所述第二聚焦透镜;流经所述第二偏振分光镜的光会被所述第二偏振分光镜分为两束,其中一束穿过所述第二偏振分光镜从所述第三出光口射出,另一束经由所述第二偏振分光镜折射后入射至所述第五聚焦透镜。
[0005]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还设有第四出光口,所述光学组件还包括第三偏振分光镜,所述第三偏振分光镜设置于所述合束器与所述第三聚焦透镜之间,所述第三聚焦透镜输出的光经由所述第三偏振分光镜分为两束,其中一束穿过所述第三偏振分光镜后从所述第四出光口射出,另一束经由所述第三偏振分光镜折射后入射至所述合束器。
[0006]进一步地,所述光学组件还包括装设于所述第一出光口处的准直器,所述合束器位于所述准直器与所述第六聚焦透镜之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光学组件还包括第一光隔离器,所述第一光隔离器装设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镜与所述第二聚焦透镜之间。
[0008]进一步地,所述光学组件还包括第二光隔离器,所述第二光隔离器装设于所述第二偏振分光镜与所述第五聚焦透镜之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光学组件还包括第三光隔离器,所述第三光隔离器装设于所述第三偏振分光镜与所述第三聚焦透镜之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光学组件还包括第四光隔离器,所述第四光隔离器装设于所述合束器与所述第六聚焦透镜之间。
[0011]进一步地,所述光学组件还包括第一增益平坦滤波器和第二增益平坦滤波器,所述第一增益平坦器装设于所述第一光隔离器与所述第二聚焦透镜之间;所述第二增益平坦滤波器装设于所述第二光隔离器与所述第五聚焦透镜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光口、所述第二出光口、所述第三出光口、所述第四出光口处均设置有密封玻璃。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光口处的所述密封玻璃倾斜设置,该所述密封玻璃与所述第一出光口处输出的光的锐角夹角大于等于50
°
且小于等于80
°
。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发射模块的有益效果在于:流经第一偏振分光镜的光会被第一偏振分光镜分为两束,其中一束穿过第一偏振分光镜从第二出光口射出,另一束经由第一偏振分光镜折射后入射至第二聚焦透镜,利用检测设备检测从第二出光口射出的光,并利用检测信息调试第一聚焦透镜就能将第一聚焦透镜调节到更为理想的位置,从而提高光发射模块的输出功率,使光发射模块可以应用于更复杂的光路设计中;流经第二偏振分光镜的光会被第二偏振分光镜分为两束,其中一束穿过第二偏振分光镜从第三出光口射出,另一束经由第二偏振分光镜折射后入射至第五聚焦透镜,利用检测设备检测从第三出光口射出的光,并利用检测信息调试第四聚焦透镜就能将第四聚焦透镜调节到更为理想的位置,从而提高光发射模块的输出功率,使光发射模块可以应用于更复杂的光路设计中。
附图说明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0016]图1是现有技术的光发射模块中的光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0020]1、外壳;11、第一出光口;12、第二出光口;13、第三出光口;14、第四出光口;15、密封玻璃;
[0021]2、光学组件;201、激光芯片;202、第一聚焦透镜;203、第二聚焦透镜;204、第三聚焦透镜;205、第四聚焦透镜;206、第五聚焦透镜;207、第六聚焦透镜;208、第一偏振分光镜;209、第二偏振分光镜;210、第一光信号放大芯片;211、第二光信号放大芯片;212、合束器;213、第三偏振分光镜;214、准直器;215、第一光隔离器;216、第二光隔离器;217、第三光隔离器;218、第四光隔离器;219、第一增益平坦滤波器;220、第二增益平坦滤波器;3、聚焦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3]参考图1,现有的光发射模块均包括激光芯片201以及聚焦透镜3,激光芯片201发射的光经由聚焦透镜3聚焦后才会从光发射模块中出射,由于聚焦透镜3难以调试到理想的位置,以至于光发射模块的输出功率比较低。
[00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发射模块,如图2、图3所示,光发射模块包括外壳1和光学组件2。外壳1设有第一出光口11、第二出光口12、第三出光。光学组件2包括均装设于外壳1上的激光芯片201、第一聚焦透镜202、第二聚焦透镜203、第三聚焦透镜204、第四聚焦透镜205、第五聚焦透镜206、第六聚焦透镜207、第一偏振分光镜208、第二偏振分光镜209、第一光信号放大芯片210、第二光信号放大芯片211和合束器212。
[0025]激光芯片201具有第一发光端和第二发光端;从第一发光端输出的光依序流经第一聚焦透镜202、第一偏振分光镜208、第二聚焦透镜203、第一光信号放大芯片210、第三聚焦透镜204、合束器212,最终从第一出光口11射出;从第二发光端输出的光依序流经第四聚焦透镜205、第二偏振分光镜209、第五聚焦透镜206、第二光信号放大芯片211、第六聚焦透镜207、合束器212,最终从第一出光口11射出。即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第一出光口、第二出光口和第三出光口;光学组件,其包括均装设于外壳上的激光芯片、第一聚焦透镜、第二聚焦透镜、第三聚焦透镜、第四聚焦透镜、第五聚焦透镜、第六聚焦透镜、第一偏振分光镜、第二偏振分光镜、第一光信号放大芯片、第二光信号放大芯片和合束器;所述激光芯片具有第一发光端和第二发光端;从所述第一发光端输出的光依序流经所述第一聚焦透镜、所述第一偏振分光镜、所述第二聚焦透镜、所述第一光信号放大芯片、所述第三聚焦透镜、所述合束器,最终从所述第一出光口射出;从所述第二发光端输出的光依序流经所述第四聚焦透镜、所述第二偏振分光镜、所述第五聚焦透镜、所述第二光信号放大芯片、所述第六聚焦透镜、所述合束器,最终从所述第一出光口射出;其中,流经所述第一偏振分光镜的光会被所述第一偏振分光镜分为两束,其中一束穿过所述第一偏振分光镜从所述第二出光口射出,另一束经由所述第一偏振分光镜折射后入射至所述第二聚焦透镜;流经所述第二偏振分光镜的光会被所述第二偏振分光镜分为两束,其中一束穿过所述第二偏振分光镜从所述第三出光口射出,另一束经由所述第二偏振分光镜折射后入射至所述第五聚焦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设有第四出光口,所述光学组件还包括第三偏振分光镜,所述第三偏振分光镜设置于所述合束器与所述第三聚焦透镜之间,所述第三聚焦透镜输出的光经由所述第三偏振分光镜分为两束,其中一束穿过所述第三偏振分光镜后从所述第四出光口射出,另一束经由所述第三偏振分光镜折射后入射至所述合束器。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希亮,
申请(专利权)人:昂纳科技深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