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粉混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07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物料混匀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粉混胶机;包括机架、胶体投加管路、回转驱动器、混胶机主机,其中混胶机主机两侧分别通过旋转空心支撑轴连接在机架内,且其中一侧旋转空心支撑轴回转驱动器连接,混胶机主机顶部设有物料投加阀和金粉投加阀,底部设有金胶体排放阀,且混胶机主机内设有搅拌机构;胶体投加管路与物料投加阀连通,且其上设有胶体投加阀和进气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微米级金粉与胶体的混匀,在不影响微米级金粉粒度与形态的前提下实现金粉与水溶性胶体充分混合的要求。合的要求。合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粉混胶机


[0001]本技术属于物料混匀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金粉混胶机。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金所特有的物化性质:具有极高抗腐蚀的稳定性、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原子核具有较大捕获中子的有效截面;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接近100%;在金的合金中具有各种触媒性质;还有良好的工艺性,极易加工成超薄金箔、微米金丝和金粉,很容易镀到其它金属、陶器及玻璃的表面上;在一定压力下金容易被熔焊和锻焊;可制成超导体与有机金等,使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中,如电子、通讯、宇航、化工、医疗等领域。
[0003]由于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无定形金粉已无法完全满足开发高端电子浆料的要求,微米级单分散片状金粉则是一种专门针对高端金基电子浆料开发的基础材料,另外这种金粉还可用于制备含金颜料。微米级片状金粉制备过程中需要采用水溶性胶体进行固化定型存储,因此需要一种金粉混胶机替代目前市场上人工完成金粉与水溶性胶体混匀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金粉混胶机,适用于微米级金粉与胶体的混匀,在不影响微米级金粉粒度与形态的前提下实现金粉与水溶性胶体充分混合的要求。
[0005]一种金粉混胶机,包括机架1、胶体投加管路2、回转驱动器31、混胶机主机4,其中混胶机主机4两侧分别通过旋转空心支撑轴33连接在机架1内,且其中一侧的旋转空心支撑轴33与固定在混胶机主机4外侧的回转驱动器31连接,受回转驱动器31驱动旋转,所述混胶机主机4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物料投加阀46和金粉投加阀47,底部设有金胶体排放阀48,且混胶机主机4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胶体投加管路2与物料投加阀46连通,且其上设有胶体投加阀21和进气阀22。
[0006]所述机架1包括基座11、支撑臂12、支撑轴承座13、回转驱动支座14,其中基座11顶部两侧分别固定有支撑臂12,支撑臂12上固定有支撑轴承座13,混胶机主机4两侧的旋转空心支撑轴33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在对应的支撑轴承座13上;其中回转驱动支座14固定在右侧的支撑臂12外部,且其上固定有回转驱动器31,回转驱动器31通过联轴器32与混胶机主机4右侧的旋转空心支撑轴33连接。
[0007]还包括旋转接头23,其中旋转接头23固定在混胶机主机4左侧的旋转空心支撑轴33上,胶体投加管路2依次穿过旋转接头23和旋转空心支撑轴33与物料投加阀46连通,胶体投加阀21和进气阀22分别通过管路与位于旋转接头23左侧的胶体投加管路2连通。
[0008]所述混胶机主机4包括釜体41,其中釜体41分为上中下三段,其中釜体41上段下方两侧和釜体41中段上方两侧分别设有上快接法兰411,且釜体41上段和釜体41中段上方通过上快接法兰411螺栓连接,釜体41中段下方两侧和釜体41下段上方两侧分别设有下快接
法兰412,且釜体41中段下方和釜体41下段通过下快接法兰412螺栓连接;所述物料投加阀46和金粉投加阀47固定在釜体41上段,并与釜体41内部连通,金胶体排放阀48固定在釜体41下段底部,与釜体41内部连通。
[0009]所述混胶机主机4内的搅拌机构包括立式驱动电机42、电机支座43、立式搅拌轴44、搅拌桨45;其中驱动电机42通过电机支座43固定在釜体41上段上,且其传动轴与立式搅拌轴44顶部连接,能够带动立式搅拌轴44转动,立式搅拌轴44底部固定有搅拌桨45,其中带有搅拌桨45的立式搅拌轴44穿过电机支座43后伸入釜体41内,使得搅拌桨45位于釜体41内。
[0010]所述立式搅拌轴44与电机支座43之间设有密封法兰支座413。
[0011]所述搅拌桨45为U形棒。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金粉混胶机双重转动动作模拟人工操作实现金粉与水溶性胶体慢速均匀混合,棒式搅拌桨使用工作过程中不影响金粉的形貌与大小,混合快速均匀,釜内完成无环境温度与粉尘等影响胶体纯度更高,该专利配合其他金粉制备工艺设备使用可实现流程自动化生产控制,对金粉制备工艺的推广有着积极广泛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机架;2—胶体投加管路;3—回转驱动机构;4—混胶机主机;
[0017]11—基座;12—双侧支撑臂;13—双侧支撑轴承座;14—回转驱动支座;21—胶体投加阀;22—进气阀;23—旋转接头;31—回转驱动器;32—联轴器;33—双侧旋转空心支撑轴;41—釜体;42—立式驱动电机;43—电机支座;44—立式搅拌轴;45—搅拌桨;46—物料投加阀;47—金粉投加阀;48—金胶体排放阀;
[0018]411—上快接法兰;412—下快接法兰;413—密封法兰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金粉混胶机,包括机架1、胶体投加管路2、回转驱动器31、混胶机主机4,其中混胶机主机4两侧分别通过旋转空心支撑轴33连接在机架1内,且其中一侧的旋转空心支撑轴33与固定在混胶机主机4外侧的回转驱动器31连接,受回转驱动器31驱动旋转,所述混胶机主机4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物料投加阀46和金粉投加阀47,底部设有金胶体排放阀48,且混胶机主机4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胶体投加管路2与物料投加阀46连通,且其上设有胶体投
加阀21和进气阀22。
[0022]所述机架1包括基座11、支撑臂12、支撑轴承座13、回转驱动支座14,其中基座11顶部两侧分别固定有支撑臂12,支撑臂12上固定有支撑轴承座13,混胶机主机4两侧的旋转空心支撑轴33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在对应的支撑轴承座13上;其中回转驱动支座14固定在右侧的支撑臂12外部,且其上固定有回转驱动器31,回转驱动器31通过联轴器32与混胶机主机4右侧的旋转空心支撑轴33连接。
[0023]还包括旋转接头23,其中旋转接头23固定在混胶机主机4左侧的旋转空心支撑轴33上,胶体投加管路2依次穿过旋转接头23和旋转空心支撑轴33与物料投加阀46连通,胶体投加阀21和进气阀22分别通过管路与位于旋转接头23左侧的胶体投加管路2连通。
[0024]所述混胶机主机4包括釜体41,其中釜体41分为上中下三段,其中釜体41上段下方两侧和釜体41中段上方两侧分别设有上快接法兰411,且釜体41上段和釜体41中段上方通过上快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粉混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胶体投加管路(2)、回转驱动器(31)、混胶机主机(4),其中混胶机主机(4)两侧分别通过旋转空心支撑轴(33)连接在机架(1)内,且其中一侧的旋转空心支撑轴(33)与固定在混胶机主机(4)外侧的回转驱动器(31)连接,受回转驱动器(31)驱动旋转,所述混胶机主机(4)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物料投加阀(46)和金粉投加阀(47),底部设有金胶体排放阀(48),且混胶机主机(4)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胶体投加管路(2)与物料投加阀(46)连通,且其上设有胶体投加阀(21)和进气阀(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粉混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基座(11)、支撑臂(12)、支撑轴承座(13)、回转驱动支座(14),其中基座(11)顶部两侧分别固定有支撑臂(12),支撑臂(12)上固定有支撑轴承座(13),混胶机主机(4)两侧的旋转空心支撑轴(33)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在对应的支撑轴承座(13)上;其中回转驱动支座(14)固定在右侧的支撑臂(12)外部,且其上固定有回转驱动器(31),回转驱动器(31)通过联轴器(32)与混胶机主机(4)右侧的旋转空心支撑轴(3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粉混胶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接头(23),其中旋转接头(23)固定在混胶机主机(4)左侧的旋转空心支撑轴(33)上,胶体投加管路(2)依次穿过旋转接头(23)和旋转空心支撑轴(33)与物料投加阀(46)连通,胶体投加阀(21)和进气阀(22)分别通过管路与位于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成邢志军刘旸方艳红巩小萌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