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散射通信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89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散射通信天线,属于散射天线技术领域。其包含馈源组件、反射面、北斗组件、收发一体机、伺服转台和三脚架;所述馈源组件采用拆分型波导形式与收发一体机进行信号传输;所述反射面分瓣拼装形式,通过卡槽结构与收发一体机进行连接;所述北斗组件位于反射面顶部,用于获取天线的地理位置和航向信息;所述收发一体机进行信号的收发处理;所述伺服转台对收发一体机进行支撑,且两者通过搭扣进行快速连接;伺服转台具有方位、俯仰两个角度的调整功能,根据北斗模块采集的地理位置和航向信息,自动搜索并建立散射通信链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各个模块之间可以快速高效的组装和拆分,各模块体积小且形状规则,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便携性。性和便携性。性和便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散射通信天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射天线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便携式散射通信天线。

技术介绍

[0002]散射通信与卫星通信等方式相比,具有独特的传输特性和应用领域。散射通信单跳跨距远,抗毁、抗扰和抗截获能力强,可以跨越山丘、海湾、沙漠等复杂地形,进行全天候可靠通信,同时,散射通信不受雷电、太阳黑子、极光等因素影响。散射通信可用于国土防空、快速反应部队指挥以及应急通信等情况,已成为各国战略、战区及战术通信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通信手段。
[0003]散射通信的不足之处是,相比于卫星通信,散射通信的通信容量较小,同时,其信号衰落和传输损耗较大,需要采用大功率发射机、高灵敏度接收机、高增益天线等。
[0004]目前,散射通信更加注重以体积较小的战术级通信单元为主,单兵之间作为通信节点进行点对点散射通信。散射通信天线小型化、便携化成为一项技术发展重点。
[0005]现有的便携式散射通信天线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0006]1.手动便携式散射通信天线,其搜索和建立链路的过程较为困难,操作难度较大,设备的使用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操作经验和技术水平。
[0007]2.自动便携式散射通信天线,由可拆分的模块组成,单个模块的体积和重量较大,各个模块的连接组装较为困难,影响了天线的便携性和天线架设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便携式散射通信天线,可以自动搜索并建立散射通信链路,同时,天线由馈源组件、反射面、北斗组件、收发一体机、伺服转台、三脚架六个模块组成,各个模块之间可以快速高效的组装和拆分,各模块体积小且形状规则,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便携性。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0]一种便携式散射通信天线,包含馈源组件、反射面、北斗组件、收发一体机、伺服转台和三脚架;
[0011]所述馈源组件采用拆分型波导形式与收发一体机进行信号传输;
[0012]所述反射面分瓣拼装形式,通过卡槽结构与收发一体机进行连接;
[0013]所述北斗组件位于反射面顶部,用于获取天线的地理位置和航向信息;
[0014]所述收发一体机进行信号的收发处理;
[0015]所述伺服转台对收发一体机进行支撑,且两者通过搭扣进行快速连接;伺服转台具有方位、俯仰两个角度的调整功能,根据北斗模块采集的地理位置和航向信息,自动搜索并建立散射通信链路。
[0016]进一步的,所述馈源组件包含馈源、副面、副面支架和圆波导,馈源为波纹喇叭,副面采用赋形曲线,副面和副面支架通过定位杆连接,通过调节定位杆,对副面的位姿进行调
整,实现对馈源的相心调整;通过压紧螺母,将圆波导和收发一体机的波导进行连接,并完成反射面的轴向固定;所述副面、馈源和圆波导三者的中轴线重合,且位于反射面的中心线上;所述圆波导的末端通过压紧螺母固定与反射面中心;所述馈源位于圆波导的顶端;所述圆波导顶部侧壁设有多个向上延伸的副面支杆,且多个副面支杆以反射面中心线圆周阵列;所述副面支架位于副面支杆的顶部,所述定位杆为一段螺杆,所述副面通过多个定位杆吊在副面支架的底部。
[0017]进一步的,反射面通过碳纤维复合材料模具成型,反射面包括外围面板和中心面板,其中心面板设背面有三处弧形卡槽,与收发一体机的波导轴进行啮合;三处弧形卡槽关于中心面板的中心旋转对称,反射面绕其中轴线与收发一体机进行旋转锁定。
[0018]进一步的,所述北斗组件包含北斗主机和两个北斗天线,用于获取天线的地理位置和航向信息;所述北斗主机的正面底部设有向前延伸的卡块,北斗主机背面底部设有均与其轴承连接天线支杆;所述两个北斗天线分别位于对应天线支杆的末端;北斗主机上的卡块嵌入反射面顶部的北斗组件预埋件中,完成北斗组件的架设;天线支杆旋转并立实现折叠。
[0019]进一步的,三脚架与伺服转台采用快拆螺纹连接,三脚架的三个支腿可以进行收缩,并绕中轴线进行旋转和折叠收藏。
[0020]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1、天线可以自动搜索并建立散射通信链路,相比于手动式散射通信天线,降低了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提高了通信链路的开通速度和可靠性;
[0022]2、天线由馈源组件、反射面、北斗组件、收发一体机、伺服转台、三脚架六个模块组成,不需要使用辅助工具,各个模块之间可以进行快速连接和拆分,单个模块体积小,形状规则,天线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便携性;
[0023]3、馈源组件和收发一体机之间采用拆分型的波导进行连接,与传统的线缆连接相比,降低了信号的传输损耗,提高了天线效率;
[0024]4、北斗组件通过卡块与反射面进行连接,采集天线的地理位置和航向信息,同时,北斗组件在展开状态时,两个北斗天线的间隔距离远,满足双北斗天线的基线长度要求,收藏状态时,北斗组件可以进行折叠,减小了收藏体积。
[0025]5、收发一体机对信号进行收发处理,伺服转台对收发一体机进行支撑,并通过卡扣进行快速连接。伺服转台具有方位、俯仰角度的自动调整功能,根据北斗模块采集的地理位置和航向信息,自动搜索并建立散射通信链路。
[0026]6、三脚架通过快拆螺纹与伺服转台进行连接,三脚架的三个支腿可以进行收缩,绕中轴线进行旋转,可以进行折叠收藏,减小收藏体积。
[0027]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思路,采用自动模式搜索并建立散射通信链路,同时,不需要使用其他的辅助工具,天线的各个模块可以进行快速连接和拆分,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便携性。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本专利,下面提供附图,旨在对本专利的
技术介绍
、技术原理和/或某些具体实施方案做出辅助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自动便携式散射通信天线组成图;
[0030]图2是自动便携式散射通信天线的各个模块图;
[0031]图3是馈源组件结构图;
[0032]图4是反射面结构图;
[0033]图5是锁扣连接件结构图;
[0034]图6是北斗组件预埋件结构图;
[0035]图7是北斗组件的组成图;
[0036]图8是北斗组件架设图;
[0037]图9是反射面中心面板的卡槽图;
[0038]图10是收发一体机结构图;
[0039]图11是收发一体机的波导轴结构图;
[0040]图12是伺服转台结构图;
[0041]图13是三脚架结构图;
[0042]图14是收发一体机、伺服转台和三脚架的架设图;
[0043]图中标号的含义为:馈源组件1、反射面2、北斗模块3、收发一体机4、伺服转台5、三脚架6、副面支架7、定位杆8、副面9、副面支杆10、馈源11、圆波导12、锁紧螺母13、中心面板14、外围面板15、北斗组件预埋件16、锁扣连接件17、左侧搭接件18、右侧搭接件19、锁紧扳手20、左侧北斗天线21、右侧北斗天线22、北斗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散射通信天线,其特征在于,包含馈源组件、反射面、北斗组件、收发一体机、伺服转台和三脚架;所述馈源组件采用拆分型波导形式与收发一体机进行信号传输;所述反射面分瓣拼装形式,通过卡槽结构与收发一体机进行连接;所述北斗组件位于反射面顶部,用于获取天线的地理位置和航向信息;所述收发一体机进行信号的收发处理;所述伺服转台对收发一体机进行支撑,且两者通过搭扣进行快速连接;伺服转台具有方位、俯仰两个角度的调整功能,根据北斗模块采集的地理位置和航向信息,自动搜索并建立散射通信链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散射通信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源组件包含馈源、副面、副面支架和圆波导,馈源为波纹喇叭,副面采用赋形曲线,副面和副面支架通过定位杆连接,通过调节定位杆,对副面的位姿进行调整,实现对馈源的相心调整;通过压紧螺母,将圆波导和收发一体机的波导进行连接,并完成反射面的轴向固定;所述副面、馈源和圆波导三者的中轴线重合,且位于反射面的中心线上;所述圆波导的末端通过压紧螺母固定与反射面中心;所述馈源位于圆波导的顶端;所述圆波导顶部侧壁设有多个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虎张宁张立军张硕吴云皓郭云玲王孟浩齐子涵王鸿哲张义坡马吉文褚素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