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边坡可视化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8882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边坡可视化监测系统,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在边坡各处设置多个数据采集终端,多个数据采集终端用于采集边坡处的环境数据;GNSS系统,GNSS系统包括多个GNSS模块,在边坡上设置多个监测站点,每一监测站点均设置有一GNSS模块;每一GNSS模块用于采集对应监测站点的GNSS数据: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内设置有数字孪生边坡,监测系统与数据采集系统和GNSS系统相连,来获取环境数据和GNSS数据,监测系统根据环境数据和GNSS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监测数据,并进行可视化展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边坡可视化监测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便的技术问题。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边坡可视化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边坡可视化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坡是在一定条件下,受人工活动、雨水冲刷、地壳运动或地震等因素的影响,使坡体的部分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斜面整体下滑的变形现象,由于其灾难性大,且滑坡产生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造成了预测困难、治理困难等问题,是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其中,暴雨引发的滑坡占滑坡总数的90%,降雨时,一部分沿坡体表面向坡脚排泄,一部分从地表向坡体内部下渗,地表水的下渗使坡体的重量不断增大,在坡体内形成渗流场,滑坡下滑力增大;地下水的下渗,使滑带土充分饱和,剪切强度迅速降低;当滑体下滑力大于滑带的剪切强度时,滑坡体开始移动,条件进一步恶化时,导致最终滑坡失去稳定。
[0003]边坡通常采用锚固桩、挡土墙、锚索等边坡加固结构进行处理,然而,边坡加固结构的使用状态及有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差,从而影响边坡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边坡可视化监测系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边坡可视化监测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边坡可视化监测系统,系统包括:
[0006]数据采集系统,在边坡各处设置多个数据采集终端,多个数据采集终端用于采集边坡处的环境数据;
[0007]GNSS系统,GNSS系统包括多个GNSS模块,在边坡上设置多个监测站点,每一监测站点均设置有一GNSS模块;每一GNSS模块用于采集对应监测站点的GNSS数据:
[0008]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内设置有数字孪生边坡,监测系统与数据采集系统和GNSS系统相连,来获取环境数据和GNSS数据,监测系统根据环境数据和GNSS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监测数据,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0009]进一步地,在边坡上设置多个监测站点:
[0010]对边坡进行勘测,根据勘测的结果将边坡划分为高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以及低风险区域;根据高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以及低风险区域的面积,获取高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以及低风险区域内监测站点的数量;
[0011]根据高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以及低风险区域内监测站点的数量,以及勘测的结果来获取各区域内各监测站点的位置。
[0012]进一步地,获取数字孪生边坡,包括:
[0013]获取边坡的在一年中若干时刻边坡的航拍照片;根据边坡的航拍照片对边坡三维模型进行渲染,获取若干数字孪生边坡;
[0014]获取当前边坡的监测照片,将所述监测照片与若干航拍照片一一进行比对,获取相似度最高的航拍照片对应的数字孪生边坡。
[0015]进一步地,高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以及低风险区域在数字孪生边坡中对应设置有区域底色。
[0016]进一步地,所述监测系统还根据环境数据和GNSS数据获取告警信号,并在数字孪生边坡上展示。
[0017]进一步地,监测系统包括系统管理模块,所述系统管理模块用于要进行用户管理、数据库备份、软件升级、重启系统、服务管理,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系统安全。
[0018]进一步地,每一GNSS模块均配置有太阳能供电模块;
[0019]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根据监测站点的位置,获取监测站点处的日照数据,根据所述日照数据获取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角度。
[0020]进一步地,所述边坡的环境数据包括温度数据、湿度数据、积雪数据、降雨数据。
[00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根据边坡的地形地貌以及GNSS模块,构建数字孪生边坡;利用可视化引擎,实现边坡健康监测的可视化全景管理。结合边坡三维模型、实时监测数据信息,通过数据驱动模型引擎,可在边坡的三维模型上实时展示边坡健康的实时健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边坡可视化监测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5]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边坡可视化监测系统,包括:
[0026]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边坡可视化监测系统,系统包括:
[0027]数据采集系统,在边坡各处设置多个数据采集终端,多个数据采集终端用于采集边坡处的环境数据;
[0028]GNSS系统,GNSS系统包括多个GNSS模块,在边坡上设置多个监测站点,每一监测站点均设置有一GNSS模块;每一GNSS模块用于采集对应监测站点的GNSS数据:
[0029]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内设置有数字孪生边坡,监测系统与数据采集系统和GNSS系统相连,来获取环境数据和GNSS数据,监测系统根据环境数据和GNSS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监测数据,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0030]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
[0031]本实施例中,多个数据采集终端包括湿度传感器、雨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雪量传感器。
[0032]所述GNSS系统包括多个GNSS模块,每个GNSS模块可对卫星原始数据进行实时差分处理,数据更新率可达1Hz、5Hz、10Hz、20Hz,本实施例中GNSS模块采用北斗模式;GNSS模块还可根据系统参数设置,对不同的监测站的实时差分结果进Kalman滤波,达到不同的动态要求和精度要求;
[0033]本实施例中,输入接口协议:RS232、CAN、TCP/IP;输出接口协议:TCP/IP。
[0034]监控系统内设置有数字孪生边坡,本实施例中采用数字孪生技术;采用数字孪生理念,利用可视化引擎,实现边坡健康监测的可视化全景管理。结合边坡三维模型、实时监测数据信息,通过数据驱动模型引擎,可在边坡的三维模型上实时展示边坡健康的实时健康。
[0035]通过图纸、测绘、图像等资料,进行边坡全貌的建模,建立外景(外观)与真实场景1:1的地形地貌的数字模型。
[0036]根据图纸、照片等资料建模的建筑、结构、设备等内容,表现设备的位置、尺寸、比例等参数。通过图片、视频格式采集到的建筑、设备、环境外表面,兼顾模型逼真度和轻量化的双重要求,采取模型与贴图两种技术方式建模确保视觉一致性,模型的多场景复用性。静态对象和动态对象建模完成,在3Dmax中进行其他处理,可以对多边形添加材质、光照、颜色、表面纹理等属性提高景物的真实感、沉浸感,包括:纹理贴图、灯光的烘焙、摄像机的设置等。
[003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在边坡上设置多个监测站点:
[0038]对边坡进行勘测,根据勘测的结果将边坡划分为高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以及低风险区域;根据高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以及低风险区域的面积,获取高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以及低风险区域内监测站点的数量;
[0039]根据高风险区域、中风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边坡可视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在边坡各处设置多个数据采集终端,多个数据采集终端用于采集边坡处的环境数据;GNSS系统,GNSS系统包括多个GNSS模块,在边坡上设置多个监测站点,每一监测站点均设置有一GNSS模块;每一GNSS模块用于采集对应监测站点的GNSS数据: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内设置有数字孪生边坡,监测系统与数据采集系统和GNSS系统相连,来获取环境数据和GNSS数据,监测系统根据环境数据和GNSS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监测数据,并进行可视化展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边坡可视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边坡上设置多个监测站点:对边坡进行勘测,根据勘测的结果将边坡划分为高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以及低风险区域;根据高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以及低风险区域的面积,获取高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以及低风险区域内监测站点的数量;根据高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以及低风险区域内监测站点的数量,以及勘测的结果来获取各区域内各监测站点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边坡可视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获取数字孪生边坡,包括:获取边坡的在一年中若干时刻边坡的航拍照片;根据边坡的航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俊马国强熊德军张文红漆更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四川东谷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