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剂anti-CD90.2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70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抑制剂ant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抑制剂anti

CD90.2的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
,具体涉及抑制剂anti

CD90.2的用途,通过降低肺组织中ILC2细胞的数量从而可作为靶向ILC2的抗脑梗死后肺炎制剂使用。

技术介绍

[0002]中风是世界上第二大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也是一种复发率较高、愈后较差的脑血管疾病,中风的显着增加与人口老龄化有关,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占总病例的80%。据报道,30%以上的脑卒中感染患者在脑卒中发病后1周内死于继发性并发症,其中以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2003年,Hilker等人提出了中风相关性肺炎(SAP)的概念。许多研究表明,严重中风引起的免疫抑制会导致炎症因子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增加多个器官免疫细胞的凋亡,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感染并发症。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减少与中风相关的细菌感染,然而,它一直没有成功。此外,随着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不断增加,未来通过增强宿主免疫力来逆转中风后免疫损伤的治疗方法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
[0003]固有淋巴细胞可能起重要作用,ILC主要是组织驻留的淋巴细胞,ILC分为五个亚群:NK细胞、ILC1、ILC2、ILC3和LTi细胞。ILC2是肺中存在的数量最多的ILC亚群,ILC2是驱除肠道蠕虫、驱动过敏性肺炎和维持组织平衡所必需的。ILC2可以与其他免疫细胞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如T细胞、B细胞,并充当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之间的桥梁。ILC2是2型免疫的关键驱动因素。在肺上皮细胞释放的IL
r/>33、IL

25和TSLP的作用下,ILC2可分泌大量2型细胞因子,促进嗜酸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募集和活化。它还通过促进Th2细胞分化、激活B细胞家庭转化、存活和IgG1和IgE的分泌,在肺部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在不同的疾病反应中,ILC2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包括致病性和对机体的保护作用。然而,ILC2是否参与中风相关肺部感染的发生和发展尚未见报道。因此,鉴于大多数感染发生在中风后的最初几天以及ILC2在早期肺部疾病中的既定作用,我们试图确定ILC2是否受缺血性中风影响,是否导致感染易感性或抑制感染。
[0004]已经报道的抗感染药物包括达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大多数抗感染药物是否有效还取决于病人健康、术后恢复,或者在手术中出现的其他情况,从而限制了它们在临床的潜在用途。因此,寻找副作用更小、靶向清除能力更强的抗感染药物是全球脑梗死术后感染并发症研究领域共同追寻的目标。
[0005]anti

CD90.2是一种广谱ILC抑制剂,作用于ILC1、ILC2和ILC3,广泛用于ILC细胞亚群相关研究。ILC2是一种与炎症相关的细胞,在调节肠道和肺炎方面有重要作用。再者,ILC2细胞还通过分泌相关细胞因子进行作用。有研究表明,ILC2清除会抑制过敏性肺炎相关发生,ILC2亚群清除也抑致哮喘受损和失调。种种研究揭示了ILC2与肺炎有着密切的关系。
[0006]目前关于anti

CD90.2抑制剂是否可以影响ILC2表达、ILC2是否可以调控脑梗死后肺炎以及anti

CD90.2靶向ILC2相关抗肺炎药物,均尚未见报道。介于脑梗死相关术后并发症不断上升,而针对抗脑梗死后肺炎的药物鲜有报道,因此,研发副作用小、特异性高的
脑梗死后抗肺炎药物任重而道远。本专利技术为预防和治疗脑梗死诱导肺部细胞产生炎症相关疾病提供新的靶点,同时也提出抑制剂anti

CD90.2清除ILC2表达,从而可作为靶向ILC2的抗肺炎制剂使用,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为解决防治脑梗死术后并发症肺炎的难题,提供了一种抑制剂anti

CD90.2的用途,即anti

CD90.2通过降低ILC2的表达从而可作为抗脑梗死后肺炎制剂使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本专利技术首先公开了抑制剂anti

CD90.2的用途,通过降低ILC2的表达从而可作为抗肺炎制剂使用。
[0010]抑制剂anti

CD90.2具有降低ILC2表达的作用,其实现机理是:在脑梗死的C57/BL6小鼠中24小时后ILC2表达增加,在脑梗死小鼠中提前注射250ug/鼠抑制剂anti

CD90.2处理48小时后脑梗死小鼠肺组织中ILC2表达下降。
[0011]抑制剂anti

CD90.2作为抗肺炎制剂使用,其实现机理是:在脑梗死后肺组织中ILC2表达增加,清除ILC2后肺组织炎症减弱,表明ILC2具有促进肺组织炎症作用,加入抑制剂anti

CD90.2可清除ILC2的表达,同时检测肺炎相关指标,表明anti

CD90.2处理后肺组织炎症减弱,即anti

CD90.2具有靶向ILC2的抗肺炎作用,可以作为抗脑梗死后肺炎制剂使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抑制剂anti

CD90.2通过降低脑梗死后肺组织中ILC2的表达,起到抗肺炎作用。在脑梗死后肺组织中ILC2表达增加,ILC2清除后肺组织中炎症相关指标差异表达,确定ILC2具有促进脑梗死后肺炎作用;250ug/鼠抑制剂anti

CD90.2提前48小时处理脑梗死模型小鼠使ILC2表达下降,即抑制剂anti

CD90.2可通过降低脑梗死后肺炎中ILC2表达起到抗肺炎作用,因此可作为靶向ILC2的抗肺炎制剂使用,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
[0014]2、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抑制剂anti

CD90.2降低ILC2表达,具有靶向ILC2,达到抗脑梗死后肺炎效果,相较于一些天然产物类抗肺炎药物而言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且对其他器官没有明显影响,具有实际应用的潜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急性脑梗死模型中的肺炎易感性结果图。其中图1A为流式细胞术分析健康个体和ACI患者中三个ILC亚群的表达率,证实了ILC亚群在急性脑梗死发生时会明显变化(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图1B为MCAO手术后C57BL/6野生型小鼠的TTC染色;白色是梗塞区域,通过TTC检测了急性脑梗死小鼠脑组织梗死区域,通过梗死面积分析得出白色梗死区域在模型组中的显著提高(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图1C为再灌注后0、6、12、24h,分别取假手术组(SS)和MCAO手术组(MCAO)C57BL/6野生型小鼠肺标本,通过MPO活性测定中性粒细胞浸润,说明脑梗死后小鼠肺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提高(p&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抑制剂anti

CD90.2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剂anti

CD90.2用于制备抗脑梗死术后并发症肺炎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剂anti

CD90.2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剂anti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姜迪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