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的适应性测试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868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2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的适应性测试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每个光伏发电站与送端换流站之间的电气距离,根据电气距离对送端新能源电网中所有光伏发电站进行排序得到光伏发电站集;根据光伏发电站集的排序逐一控制光伏发电站运行,获取送端新能源电网各个节点的交流电压;逐一判断每个节点交流电压是否满足运行条件,若满足根据与该光伏发电站运行对应节点的交流电压判断送端新能源电网是否存在振荡;若不存在振荡,完成该光伏发电站的适应性测试;若存在振荡,闭锁该光伏发电站并生成振荡清单。该方法实现对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适应性测试,使得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够稳定运行。够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的适应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新能源输电送端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的适应性测试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高原地区的太阳能资源丰富,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能源渗透率逐步提高,高原地区的光伏资源逐步得到大规模开发,通过新能源输电系统将高原地区的丰富光伏资源发电传输至东部输电的负荷中心。
[0003]由于高原地区的光伏发电单元存在规模大、分布分散的特点,新能源输电系统的送端光伏电站集群之间存在长线路,且其他常规电源规模很小,与现有的新能源送出场景特点均有所不同。大规模光伏接入输电系统,控制输电系统稳定运行十分重要,那么需要对输电系统在应用场景下的光伏发电单元适应性进行测试;目前没有对新能源输电系统的光伏发电单元适应性进行现场测试的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的适应性测试方法、装置及设备,用于解决现有并无对新能源输电系统的光伏发电单元适应性进行现场测试方式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的适应性测试方法,该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送端新能源电网、送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和受端电网,所述送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包括送端换流站、受端换流站以及在所述送端换流站和所述受端换流站之间连接的直线线路,所述送端新能源电网包括数个具有光伏发电单元的光伏发电站,该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的适应性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0.获取每个光伏发电站与送端换流站之间的电气距离,根据所述电气距离对送端新能源电网中所有光伏发电站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光伏发电站集;
[0008]S20.根据所述光伏发电站集的排序逐一控制所述光伏发电站运行,获取送端新能源电网各个节点的交流电压;
[0009]S30.根据所述光伏发电站运行逐一判断对应的每个节点所述交流电压是否满足运行条件,若满足则根据与该光伏发电站运行对应节点的所述交流电压判断送端新能源电网是否存在振荡;若送端新能源电网不存在振荡,则完成该光伏发电站的适应性测试;若送端新能源电网存在振荡,闭锁该光伏发电站并生成振荡清单。
[0010]优选地,该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的适应性测试方法包括:根据步骤S20和S30对所述光伏发电站集中所有所述光伏发电站进行适应性测试。
[0011]优选地,该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的适应性测试方法包括:若每个节点所述交流电压不满足运行条件,调整与该交流电压对应所述光伏发电站的出力水平,以使
与调整后的光伏发电站运行对应的送端新能源电网各个节点的交流电压满足运行条件。
[0012]优选地,所述运行条件为送端新能源电网工作的允许工作电压。
[0013]优选地,根据所述电气距离对送端新能源电网中所有光伏发电站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光伏发电站集包括:根据所述电气距离按照距离从近到远对送端新能源电网中所有光伏发电站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光伏发电站集。
[001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的适应性测试装置,该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送端新能源电网、送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和受端电网,所述送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包括送端换流站、受端换流站以及在所述送端换流站和所述受端换流站之间连接的直线线路,所述送端新能源电网包括数个具有光伏发电单元的光伏发电站,该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的适应性测试装置包括排序模块、数据获取模块和测试判断模块;
[0015]所述排序模块,用于获取每个光伏发电站与送端换流站之间的电气距离,根据所述电气距离对送端新能源电网中所有光伏发电站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光伏发电站集;
[0016]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光伏发电站集的排序逐一控制所述光伏发电站运行,获取送端新能源电网各个节点的交流电压;
[0017]所述测试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光伏发电站运行逐一判断对应的每个节点所述交流电压是否满足运行条件,若满足则根据与该光伏发电站运行对应节点的所述交流电压判断送端新能源电网是否存在振荡;若送端新能源电网不存在振荡,则完成该光伏发电站的适应性测试;若送端新能源电网存在振荡,闭锁该光伏发电站并生成振荡清单。
[0018]优选地,所述测试判断模块还用于根据每个节点所述交流电压不满足运行条件,调整与该交流电压对应所述光伏发电站的出力水平,以使与调整后的光伏发电站运行对应的送端新能源电网各个节点的交流电压满足运行条件。
[0019]优选地,所述排序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电气距离按照距离从近到远对送端新能源电网中所有光伏发电站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光伏发电站集。
[002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装置,其中存储有多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上述所述的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的适应性测试方法。
[002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0022]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所述程序代码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0023]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上述所述的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的适应性测试方法。
[0024]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该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的适应性测试方法、装置及设备,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送端新能源电网、送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和受端电网,送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包括送端换流站、受端换流站以及在送端换流站和受端换流站之间连接的直线线路,送端新能源电网包括数个具有光伏发电单元的光伏发电站。该方法包括获取每个光伏发电站与送端换流站之间的电气距离,根据电气距离对送端新能源电网中所有光伏发电站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光伏发电站集;根据光伏发电站集的排序逐一控制光伏发电站运行,获取送端新能源电网各个节点的交流电压;根据光伏发电站运行逐一判断对应的每个节点交流电压是否满足运行条件,若满足则根据与该光伏发电站运行对应节点的交流电压判断送端新能源
电网是否存在振荡;若送端新能源电网不存在振荡,则完成该光伏发电站的适应性测试;若送端新能源电网存在振荡,闭锁该光伏发电站并生成振荡清单。通过该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的适应性测试方法实现对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适应性测试,使得通过测试的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能够稳定运行,解决了现有并无对新能源输电系统的光伏发电单元适应性进行现场测试方式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的适应性测试方法,该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送端新能源电网、送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和受端电网,所述送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包括送端换流站、受端换流站以及在所述送端换流站和所述受端换流站之间连接的直线线路,所述送端新能源电网包括数个具有光伏发电单元的光伏发电站,其特征在于,该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的适应性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获取每个光伏发电站与送端换流站之间的电气距离,根据所述电气距离对送端新能源电网中所有光伏发电站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光伏发电站集;S20.根据所述光伏发电站集的排序逐一控制所述光伏发电站运行,获取送端新能源电网各个节点的交流电压;S30.根据所述光伏发电站运行逐一判断对应的每个节点所述交流电压是否满足运行条件,若满足则根据与该光伏发电站运行对应节点的所述交流电压判断送端新能源电网是否存在振荡;若送端新能源电网不存在振荡,则完成该光伏发电站的适应性测试;若送端新能源电网存在振荡,闭锁该光伏发电站并生成振荡清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的适应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步骤S20和S30对所述光伏发电站集中所有所述光伏发电站进行适应性测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的适应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若每个节点所述交流电压不满足运行条件,调整与该交流电压对应所述光伏发电站的出力水平,以使与调整后的光伏发电站运行对应的送端新能源电网各个节点的交流电压满足运行条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的适应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条件为送端新能源电网工作的允许工作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的适应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电气距离对送端新能源电网中所有光伏发电站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光伏发电站集包括:根据所述电气距离按照距离从近到远对送端新能源电网中所有光伏发电站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光伏发电站集。6.一种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的适应性测试装置,该光伏发电站接入新能源输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送端新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冠铭奚鑫泽黄立滨邢超朱益华马遵郭海平李胜男罗超许守东胡云覃日升卢远宏李俊鹏陈钦磊戴云航苏明章和鹏何鑫邓灿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