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蓝光抗菌抗静电光学级GPU自修复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65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学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蓝光抗菌抗静电光学级GPU自修复膜。用于显示器的光学级保护膜材料本身不具备防蓝光、抗菌、抗静电以及自修复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蓝光抗菌抗静电光学级GPU自修复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获防蓝光抗菌抗静电光学级GPU自修复膜组分中添加有抗静电剂和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制的抗菌自修复凝胶,所述抗菌自修复凝胶分子结构中含有短波蓝光吸收性能的偶氮苯结构和自修复二硫键,使得所获光学膜具有较好的防蓝光、抗菌、抗静电以及自修复效果。抗静电以及自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蓝光抗菌抗静电光学级GPU自修复膜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蓝光抗菌抗静电光学级GPU自修复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显示设备的实用性和色彩的追求,促使了显示设备向多功能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说,现代显示器件正向高密度高分辨率、节能化、高亮度、彩色化、大屏幕、柔性、透明显示等方向发展。
[0003]通常显示器表面都会设置一层光学级保护膜以保护显示器抵抗外界冲击,例如PET、PMMA、PC、TPU、PI、PVC等保护膜,这些光学级保护膜具有较高的光学透过率,均可以用作各种显示器屏保膜材料。
[0004]平板显示器、iPad、大屏手机等的背景光源,会产生高能短波蓝光。短波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蓝光照射视网膜容易引起视力损伤,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另外,电子产品的显示屏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静电,在使用时静电会吸附大量粉尘,对使用者带来不便。另外,当光学级保护膜应用于医疗场所时,其还被要求具备较好的抗菌性,且在使用过程中均存在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蓝光抗菌抗静电光学级GPU自修复膜,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成分:TPU树脂70

90份;抗菌自修复凝胶10

30份;抗静电剂1

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蓝光抗菌抗静电光学级GPU自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自修复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mol 4

氯苯胺加入到250

400g质量浓度为37wt%的盐酸水溶液中,冰浴下搅拌10min后,加入1.2

1.5mol亚硝酸钠,室温下搅拌反应1h后;再加入1mol萘酚,在0

5℃下搅拌反应15

30min后,反应结束;在反应体系中加入500mL乙酸乙酯,之后经强力搅拌、分液,取油相,减压蒸馏后,80℃真空干燥4h,得到中间产物I;(2)将6.6

7mol中间产物I、1mol三聚氰胺、7mol氢氧化钠、0.1mol碘化铜、0.1mol有机配体溶于1000mL N,N

二甲基甲酰胺中,于90

100℃下搅拌反应8

12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体系的温度降至室温,加入300mL去离子水,搅拌生成沉淀,对反应产物进行过滤,取不溶物,然后对不溶物用乙醇洗涤,并于80℃下真空干燥4h,得到中间产物II;(3)N2保护下,将1.0mol中间产物II、6.6

7mo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溶于1000mL乙酸乙酯中,所述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用量为中间产物I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总质量的0.5%,于80

120℃下搅拌反应12

16h,得到含中间产物III的溶液;(4)将6.6

7mol聚丙二醇溶于800mL乙酸乙酯中,得到预反应液,然后将步骤(3)得到的含中间产物III的溶液置于恒压滴液漏斗中,采取边滴加边搅拌的方式加入到预反应液中,滴加完成后,于70

80℃下搅拌反应至反应体系中异氰酸酯的吸收峰在FTIR谱图中消失,反应结束,之后对反应结束的溶液浓缩,浓缩物中加入1000mL二氯甲烷,然后对其进行过滤,取滤液,最后对收集得到的滤液减压蒸馏,并于80℃下真空干燥4h,得到中间产物IV;(5)N2保护下,将中间产物1.0mol IV、6.6

7mo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溶于1000mL乙酸乙酯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江李钦李鹏李东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易昇光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