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测量肉鸭采食量的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8565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测量肉鸭采食量的装置,装置包括顶部敞口的食槽,食槽内通过隔板支撑有与其同心且突出敞口的第一筒体,第一筒体中收容有预定量的饲料。隔板、食槽内侧及第一筒体外侧之间形成供肉鸭进食的食道,第一筒体外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可供饲料进入食道的出料口。隔板下方与食槽槽底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中设置有用于对肉鸭喂食后的残余饲料进行称重的称重组件。隔板上具有能够传导食道中的残余饲料至称重组件的导料组件。通过设置的食槽、第一料筒、隔板、导料组件及称重组件,可在肉鸭饲喂后,对残余的饲料进行直接称重,可便捷地结合肉鸭进食前后的个体质量变化计算得到准确客观的肉鸭采食量,有利于对肉鸭养殖饲喂的改善。养殖饲喂的改善。养殖饲喂的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测量肉鸭采食量的装置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肉鸭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测量肉鸭采食量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饲料利用率指动物单位体重增长所消耗的饲料(即采食量/增重),是衡量动物生长性能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其数值越小,饲料利用率越高,动物生长效率也越高。虽然对体重选择可以间接实现对饲料利用率的选择,然而随着饲料成本的日益上涨,对饲料利用率直接高效的进行选择将更有必要,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行个体采食量的测定。
[0003]目前,关于肉鸭采食量的测定方法多为利用大部分基础数据估算的经验估算法。经验估算法是基于以往的基础数据来计算和估测肉鸭的采食量。由于肉鸭的采食量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如饲料、肉鸭自身和饲养条件等,导致估算出的肉鸭采食量不准确客观,这不利于对肉鸭养殖饲喂的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测量肉鸭采食量的装置及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效测量肉鸭采食量的装置,包括顶部敞口的食槽,所述食槽内通过隔板支撑有与其同心且突出敞口的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中收容有预定量的饲料;
[0006]所述隔板、食槽内侧及第一筒体外侧之间形成供肉鸭进食的食道,所述第一筒体外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可供饲料进入所述食道的出料口;所述隔板下方与所述食槽槽底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中设置有用于对肉鸭喂食后的残余饲料进行称重的称重组件;所述隔板上具有能够传导所述食道中的残余饲料至所述称重组件的导料组件。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料组件包括四个底板,四个所述底板分别活动设置于所述食槽四个内侧壁处,所述隔板包括基板和四根连接条,四根所述连接条呈辐射状,且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基板四个边角处,另一端则分别固定于所述食槽的四个边角处,所述第一筒体支撑在四根所述连接条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条之间且位于基板相应侧边及食槽相应内侧壁之间形成镂空区间;当所述底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底板能够将镂空区间完全封闭住,以形成所述食槽的槽底。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一侧与所述食槽相应内侧壁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且所述转轴通过步进电机进行驱动,当所述底板向下转动倾斜时,所述底板的低端位于所述称重组件的上方。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板顶部同心固定有位于所述第一筒体内的导料坡。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称重组件包括支撑于所述食槽槽底的电子秤,
所述电子秤顶部安装有顶部敞口的集料槽。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清扫机构,所述清扫机构包括同心固定在第一筒体内壁顶部的定轴,所述定轴外侧转动套设有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外侧套设固定有呈回字形的框架,所述定轴底部固定有第一锥齿,所述框架上转动插设有与第二筒体垂直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固定有与所述第一锥齿相啮合的第二锥齿,所述框架一侧固定有与所述第一连杆平行的第一横臂,所述第一横臂顶部固定有立臂,所述立臂一端套设在第一连杆外侧,且第一连杆可相对所述立臂转动,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固定有第三锥齿,所述第一横臂上转动插设有与所述立臂平行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顶部固定有与第三锥齿相啮合的第四锥齿,所述第二连杆底部固定有能够刷除所述第一筒体内侧壁附着饲料的刷料组件。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刷料组件包括第三筒体,所述第三筒体顶部与所述第二连杆底部固定相连,所述第三筒体外侧套设有环体,所述环体外侧安装有毛刷层。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横臂底部安装有吊架,所述吊架架体底部通过第三连杆安装有第一刮条,所述第一刮条刮面与所述导料坡的坡面接触配合。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环体内周侧周向等距设置有四根径向延伸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三筒体外侧壁上周向开设有四道轴向延伸且与相应所述第一限位块滑动配合的第一限位槽;
[0015]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槽向心侧的槽壁与所述第三筒体内部相连通,与该所述第一限位槽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块向心端朝向所述第三筒体内部延伸并固定有第二限位块,所述吊架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二连杆同心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插设于所述第三筒体底部,且第三筒体可相对所述圆柱体转动,所述圆柱体外侧轴向开设有呈八字形且连续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块滑动卡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中。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任一种所述装置的高效测量肉鸭采食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S1、肉鸭采食前,将预定量的肉鸭饲料投放于第一筒体中,使饲料经过导料坡导向后经由出料口进入食槽的食道内,以供肉鸭采食;
[0018]S2、肉鸭采食后,通过步进电机控制底板偏转,使第一筒体及食道内残余的饲料在重力作用下导入至集料槽,再利用电子秤进行称重;
[0019]S3、根据采食前、后饲料量的重量变化及肉鸭自身增加的重量,计算得到肉鸭对饲料的采食量。
[0020]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1、本专利技术的高效测量肉鸭采食量的装置,通过设置的食槽、第一料筒、隔板、导料组件及称重组件,可在肉鸭饲喂后,对残余的饲料进行直接称重,省时省力,且可便捷地结合肉鸭进食前后的个体质量变化计算得到准确客观的肉鸭采食量,有利于对肉鸭养殖饲喂的改善。
[0022]2、本专利技术的高效测量肉鸭采食量的装置,通过设置清扫机构,可在实现毛刷组件周向移动清扫出第一筒体内侧壁所附着残余饲料的同时,还可实现毛刷组件的自转,以提高清扫效率。
[0023]4、本专利技术高效测量肉鸭采食量的装置所具有的清扫机构,可同时且同步地实现毛刷层在第一筒体内周向移动扫出其移动路径上残余饲料、毛刷层自行转动提高清扫效率、毛刷层上下移动实现清扫覆盖更大轴向区域的效果,这可使对第一筒体中残余饲料的清扫更彻底,进而使残料尽可能多的都流向集料槽中,以使残料称重更加准确,从而可使测量的肉鸭采食量更加客观准确。
[0024]5、本专利技术高效测量肉鸭采食量的装置所具有的清扫机构中,通过设置囊体等结构,可还能够同时实现囊体的间歇膨胀形成用于击碎打散第一筒体内侧壁上饲料结块以便毛刷层清扫的效果。
[0025]6、本专利技术的高效测量肉鸭采食量的方法,可高效便捷地测量出肉鸭采食量,客观准确,有利于对肉鸭养殖饲喂的改善。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效测量肉鸭采食量的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中的高效测量肉鸭采食量的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图1中的高效测量肉鸭采食量的装置处于另一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图2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图2中沿圆柱体外侧壁轴向剪切、平铺展开后第二限位槽分布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图2中导料坡位于食槽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测量肉鸭采食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敞口的食槽,所述食槽内通过隔板支撑有与其同心且突出敞口的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中收容有预定量的饲料;所述隔板、食槽内侧及第一筒体外侧之间形成供肉鸭进食的食道,所述第一筒体外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可供饲料进入所述食道的出料口;所述隔板下方与所述食槽槽底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中设置有用于对肉鸭喂食后的残余饲料进行称重的称重组件;所述隔板上具有能够传导所述食道中的残余饲料至所述称重组件的导料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测量肉鸭采食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组件包括四个底板,四个所述底板分别活动设置于所述食槽四个内侧壁处,所述隔板包括基板和四根连接条,四根所述连接条呈辐射状,且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基板四个边角处,另一端则分别固定于所述食槽的四个边角处,所述第一筒体支撑在四根所述连接条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条之间且位于基板相应侧边及食槽相应内侧壁之间形成镂空区间;当所述底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底板能够将镂空区间完全封闭住,以形成所述食槽的槽底。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测量肉鸭采食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一侧与所述食槽相应内侧壁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且所述转轴通过步进电机进行驱动,当所述底板向下转动倾斜时,所述底板的低端位于所述称重组件的上方。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测量肉鸭采食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顶部同心固定有位于所述第一筒体内的导料坡。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测量肉鸭采食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组件包括支撑于所述食槽槽底的电子秤,所述电子秤顶部安装有顶部敞口的集料槽。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测量肉鸭采食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扫机构,所述清扫机构包括同心固定在第一筒体内壁顶部的定轴,所述定轴外侧转动套设有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外侧套设固定有呈回字形的框架,所述定轴底部固定有第一锥齿,所述框架上转动插设有与第二筒体垂直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固定有与所述第一锥齿相啮合的第二锥齿,所述框架一侧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四华邱桂如耿照玉贾富民曹程程李永胜张泰康丁元飞王鑫周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